宝钢热镀锌无铬耐指纹产品
240! 烘烤试样 20 m in后 自然冷却, 往复进 行, 共 4 次。 采 用 美 国 H unter Lab 公 司 的 M in iscan 色差仪测试烘烤前后板面的色差。 2. 5 耐指纹性
钢板表面涂少量凡士林, 用脱脂棉均匀涂开, 并擦除多余部 分。采用 美国 H unter Lab公 司的 M in iscan色差仪测试涂凡士林前后板面的色差。 2. 6 耐溶剂性
2. 1 耐蚀性 盐雾试验按照标准 ASTM B117进行, 并根据
试样产生白锈面积的百分比评价其耐蚀性能。对 试样分别进行平面部位、加工部位和碱性脱脂后 的耐蚀性考核。其中, 加工部位采用杯突试验机 对试样进行 6 mm 的挤压加工; 碱性脱脂过程是 配制 浓 度为 20g/L 的 日本 帕 卡 濑 精产 脱 脂 剂 FC- 364S, 加热到 50! , 将试样置于脱脂装置中, 喷淋 2 m in。进行盐雾试验的试样所有切口用胶 带密封。 2. 2 导电性
试验结果见表 3, 可以看到, 分别经过 80% 乙 醇、丁酮、凡士林擦拭, 耐指纹膜没有明显变化, 色 差 ( E )值均小于 3。产品涂装后, 经过百格、冲 击试验, 胶带黏撕漆膜基本不脱落。
表 3 耐指纹性和耐溶剂性及漆膜附着性
Tab le 3 F inge rprint resistance, solvent res istance and coating adhesion prope rty
3 试验结果
3. 1 耐蚀性 试样在经过碱液脱脂后表面没有观察到耐指
纹膜被明显破坏。图 3为未脱脂和经碱液脱脂的 试样盐雾试验的白锈情况, 如图所示, 脱脂后的试 样经过 72 h盐雾试 验后, 其耐蚀性小 幅劣化, 出
图 3 碱洗后耐蚀性
F ig. 3 Co rrosion resistan ce of the sh eet a fter alka line d eg reas ing
K ey w ords: hot d ip ga lvan ized shee;t chrome free; anti fingerprint sheet
0 前言
热镀锌无铬耐指纹钢板是钢铁企业为迎合众 多家用电器和办公自动化设备制造商制定的使用 不含 Cr6 + 钢铁产品政策而提供的对环境更加友 好的产品。耐指纹钢板以其优越的耐指纹性、耐 蚀性、导电性, 广泛应用于电脑、通讯产品、消费类 电子产品等统称为 3C 的行业, 是家电用 钢系列
3. 4 耐高温性 部分用户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由于返工需要, 使
零部件反复进入涂料固化炉, 故希望耐指纹产品在 经过数次高温烘烤后, 表面不发生明显黄变。由于 耐指纹膜中含有机成分, 达到此要求难度较高。目 前, 宝钢热镀锌耐指纹产品基本能达到烘烤前后色 差 ( E )小于 3。图 7、8为产品在经过 4次 240! 高
分别将沾有 80% 乙醇、丁酮的医用纱布擦拭 有机膜表 面 30 次、20 次, 恒定 压力。采用美 国 H unter Lab公司的 M in iscan色差仪测试试验前后 板面的色差。 2. 7 漆膜附着性
在试样表面用静电粉末喷涂机喷涂环氧型粉 末涂料, 经烘烤后形成 60~ 80 m 的漆膜。对漆 膜进行百格试验 (间隔 1 mm)和冲击试验 ( 5 J), 并用胶带黏撕, 观察是否有漆膜脱落, 以此评价漆 膜附着性。同时, 将试样置于沸水中 1 h, 然后进 行相同的百格、冲击试验。
采用三菱化学的 LORESTA EP MCP T360低 阻抗分析仪, BSP 探头 (内针长 2. 2 mm, 针尖半径 为 0. 37 mm, 弹簧压力为 210 g/针 ), 恒定压下力 和探头距离。试样尺寸 300 mm 300 mm, 等分 为 16格, 测试表面电阻小于 1 m 的通过率。
3. 2 导电性 为保证电子、电器外壳具有良好的耐静电性
能, 3C制造商一般要求耐指纹产品表面电阻小于 1 m 。图 6显示的是试样耐指纹膜厚与表面电 阻的关系, 当膜厚小于 1 g /m2时, 表面电阻为 0. 2 m 左右, 且通过 率达到 90% 以上; 当膜厚 大于 1. 5 g /m2 时, 表面 电阻值开始不 稳定, 且不 导通 ( overload)率增加。因此, 对本产品导电性而言, 耐指纹膜厚宜控制在 1 g /m2左右。
ZH U Lan ( R esea rch Inst itu te, B aoshan Iron & S teel C o. , L td. , Shangha i 201900, C h ina )
A bstra ct: The coating structures of hot dip ga lvan ized ant i fingerprin t chrom ium steel and chrome free ant i fingerprint stee l were compared. Characterist ics of Baosteel chrome free hot d ip galvanized anti fingerprint sheets were studied, inc lud ing their corrosion resistance, fingerprin t resistance and conduct ivity. A ccord ing to the requ irements of home app liances users, the eva luation method of the sheet such as hum id ity resistance,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solvent resistance and coating adhesion property were redesigned. The relat ionship between the th ickness of the ant i fingerprint film, the surface resistance of the sheets and the ir passing rate were e laborated. The resu lts show that Baostee l chrome free hot dip ga lvan ized ant i fingerprin t sheets properties are good. They can basically satisfy users requiremen ts.
38
宝钢技术
2010年第 6期
现少量白锈, 未脱脂试样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 好的耐蚀性。图 4显示了经过 6 mm 杯突试验后 的试样耐蚀性 情况, 72 h盐雾 试验后, 加 工部位 出现少量白锈, 图 5为实物图片。
3. 3 耐湿热性 耐湿热性试验是为了考察产品在经过较严酷
的高温高湿运输仓储后能否保持表面不发黑、不 产生白锈而设计的实验室模拟试验, 该试验与实 际情况有较好的关联性。表 2 为产品经过 120 h 湿热单张和叠片试验后表面情况, 与未做湿热试 验的样品比较, 色差 ( E )小于 3, 没有明显差别。
牌号
后处理 方式
40 / 40 DC51D+ Z 无铬有机薄膜
2. 3 耐湿热性 将试样去毛刺面相叠后恒定压力放置在夹具
中, 置于日本 ESPEC 公司的 PL - 3KP 型恒温恒 湿箱, 试验条件为温度 49! 、湿度 98% , 连续试验 120 h。观察试样产生白锈面积百分比, 并采用美 国 H unter Lab公司的 M iniscan 色差仪测试试验前 后板面的色差。 2. 4 耐高温性
1 产品结构
传统的含铬耐指纹钢板基本结构为镀锌钢板 + 铬酸盐层 + 有机薄膜 , [ 2] 其中致密的铬酸盐层 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及自修复功能, 表层的有机膜 则可以有效隔绝水和氧等环境介质。宝钢热镀锌
朱 岚 宝钢热镀锌无铬耐指纹产品
37
无铬耐指纹产品 基本结构为镀 锌钢板 + 含缓蚀 剂、树脂的有机薄膜。这层有机薄膜有优良的导 电性, 同时具有阻挡腐蚀介质的壁垒效应。图 1、 2 分 别为 有铬耐 指纹 和无 铬 耐 指纹 产 品 的镀 层 和 涂层结构。
关键词: 热镀锌板; 无铬; 耐指纹板 中图分类号: TG174. 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8- 0716( 2010) 06- 0036- 04 do:i 10. 3969 / .j issn. 1008- 0716. 2010. 06. 010
Baosteel s H ot d ip G a lvan ized S teel Sheets w ith a Chrom e free An ti fingerp r in t L ayer
朱 岚 助理研究员 1978年生 2001 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 现从事金属表面处理研究 电话 26648714 E m a il zhu lan@ baostee .l com
产品中的高 附加值产 品 [ 1] 。目前 国外主流 钢厂 如新日铁、JFE、韩国东部的热镀锌耐指纹产品质 量稳定, 市场认可度高, 国内宝钢、鞍钢、武钢、马 钢也均具备量产的能力。本文着重介绍了宝钢热 镀锌 耐指纹 产品 的结构 特点、产品 性能和 使用 特性。
参考文献
[ 1] A tsush i Morish ita. E lectro and H ot dip Galvan ized Steel Sheets w ith C hrom ate free T reatm en t Layer on th e Surface, # Z INKOTE 21 and # S ILVER ZINC 21 [ J ]. N ippon S teel T echn ical R eport, 2003, 87 ( 1): 30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