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梦游天姥吟留别》(梦中可见李白真性情)解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梦中可见李白真性情)解析
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 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 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 在京仅三年, 被“赐金放还”,仍然继续他那 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 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琳的幕府。不幸, 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 之后, 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
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 久即病卒。
李白一生漫游图
长安
齐
终南山 齐 州
蜀
汉 襄阳 水安 荆 陆 门
江夏
梁
洛阳
洞庭湖 庐 山
宋
姑苏 淮南 扬州
金陵 镜 湖
吴
第一次漫游:
第二次漫游:
越
天姥山
李白的诗豪迈瑰丽,诗里有突破现实的幻 想,也有对当时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对政治黑暗的 抨击。他的散文具有清新明朗,奔放流畅的特点。 他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 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 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 独特风貌。李白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 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素有“诗仙”之称,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 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 肃秦安),他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一 说李白就诞生在安西都护府所辖的碎叶城,五岁 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青莲乡。 李白性情豪放,喜爱纵横家的作风,爱好 任侠之事, 轻视财货。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
艺术特点
1.神奇的想象 2.大胆的夸张 3.浪漫主义
1、对一二诗段的诗句与词语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B A、标题上的“吟”字,表明了古诗中的一种体式。这 类诗篇的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其形式则较自由, 犹如散文中的随笔。 B、“云霞明灭”4字,诗人运用光线强烈对比,侧面衬 托了天姥山的既高且大——有时被云遮掩,足见其硕大 无朋。 C、“连天向天横”5字,诗人正面描写了天姥山的既高 且大——“连天”,极言其高;“向天横”,则极言其所 占空间之大。 D、“一夜飞度”之“飞”,实为神来之笔,给人飘逸 之感——折射出诗人被誉为“诗仙”的气质。若无此 “飞”,则何以“登云梯”,“见海日”,“闻天鸡” ……
留别(别君去 ……开心颜 )
课堂研讨
怎样看待诗中仙境? 诗人理想生活的寄托 现实宫廷生活的映射 诗人遭受上流社会的排挤打击 高处不胜寒的真实经历写照
怎样看待诗人的情感?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时光易逝,好景不长的感慨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逃避现实,寄情山水的逍遥与无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眼,卒章显志,点亮全诗的主题。对自由 的向往,出于对权贵的抗争,表现了李白傲 岸的性格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人格。
绝佳作尤多,例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望 天门山》、《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等,都 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说李白“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月光, 余下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 就 半个盛唐! ”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 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因此 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 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 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 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 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 见苏秦不下机。” 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 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
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 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师读课文,明确读法上的技巧。
生读课文,掌握读法,提出文中的 字、词、句疑难点。
生齐声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明确文章结构
梦 游 天 姥 吟 留 别
梦游天姥 (海 客……东流水)
缘由(“海客”四 梦前(海客……东南倾 ) 句) 山势(“天姥”四 句) 飞度(“我欲”六 句 ) (“脚著”四 登临 梦中(我欲……列如麻 ) 山景 句) (“千岩”六句) 洞天(“列缺”六 句 ) (“霓为”四 仙象 句) 状态(“忽魂悸”四 梦后(忽魂悸……东流水) 句) 感想(“世间”二句) 生活(别君去……访名山 ) 态度(安能……开心颜 )
名称,即乐府诗的一种体裁。“留别”,是临行 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整个题目 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名 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 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 寓着生活的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 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形
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了权贵,连玄宗也对 他不满。他在长安仅住了三年,就被赐金放还, 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 李白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 下友谊。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 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 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这首诗就是 他行前写的。这已是离开长安后的第二年。政治 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 “发愤之作”。
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对之有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评,是屈原之后 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全 集》。《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远 别离》、《梁甫吟》、《将进酒》、《襄阳歌》、 《江上吟》、《梁园吟》、《庐山谣寄卢侍御虚 舟》、《行路难》、《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 云》、《北风行》、《战城南》、《把酒问月》 等,都是名篇。李白的绝句也是唐人中成就最高 的,七
本诗又名《别东鲁诸公》或 《梦游天姥山 别东鲁诸公》。 李白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 山东,在兖(Yǎn)州话别,准备南游吴越,临行作本 诗,借以表白心情。 “梦游”, 梦中游览。“天姥”指天姥山, 在今浙江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山。传说曾 有登此山者听到天姥(老妇)唱歌之声,故名。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