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服务工作座谈会

心理服务工作座谈会

心理服务工作座谈会1、下功夫建好用好基层心理骨干队伍近年来,我们从抓好心理骨干队伍建设入手,提高心理服务工作质量。

目前,全师有138人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其中20人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

一、着眼部队需要,建起覆盖全员的心理骨干网络。

我们对抓好心理骨干队伍建设的认识,是在实践中逐步深化的。

2006年入伍的装甲团战士小刘,到部队后感到连队严格管理是和自己过不去,心理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干部骨干多次做工作见效不大,最终患上精神分裂症。

全师2005年以来出现的4起精神病例,其中3起是由于不适应紧张生活、婚恋事业受挫等原因,导致不良情绪郁积引发的。

这既给他们个人和家庭带来了痛苦,也给部队建设增加了负担,牵扯了领导精力,占用了大量人力财力,影响了部队战斗力。

2005年,我们对全师官兵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发现近90%的官兵处于亚焦虑状态。

为此,我们多次请专家来部队开展心理服务,但请专家只能是管一时、管不了长远,能应急、做不到经常。

我们感到,及时发现和解决官兵心理问题,必须在基层培养一支能随时开展工作、长期为官兵服务的心理骨干队伍。

师党委专门制定下发了《加强基层心理骨干队伍建设的意见》,按照思想素质过硬、工作责任心强、文化基础扎实、心理品质优良的标准,采取基层营连推荐、专业人员联审、团级党委研究确定的办法,严格规范选拔,建起了层次合理搭配、兵员地域适当兼顾、连级单位均衡分布的心理骨干网络。

目前,师团卫生机构都有1名兼职心理医师,连级单位有1名心理咨询师,班排有1至2名心理工作骨干。

二、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心理骨干队伍素质。

抓好基层心理骨干队伍建设,素质是基础,培养是关键。

我们以“会讲解心理知识、会发现心理问题、会开展心理咨询疏导、会组织心理训练”为目标,内外结合抓培养,多措并举强素质。

一是借助外力,解决好培训力量不足的问题。

我们与北华大学、吉林省仁爱心理学校等单位联合办学,组织基层政工干部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

先后聘请吉林大学、208医院的9位心理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定期到部队面对面传经验、教方法。

结合上级办班培训、选送卫训学兵、干部入学深造等时机,分批组织优秀心理骨干到军地院校或医疗系统进行专门学习。

三年来,共邀请专家辅导授课23次,428人参加过系统学习培训。

二是岗位实践,解决好学用结合不紧的问题。

针对一些心理骨干为拿证而学、学了不会用的问题,把普及心理常识、组织心理训练纳入部队教育训练计划,定期组织心理骨干上讲台、进训练场,督促他们深入实践学在经常、练在经常。

建起心理咨询室、测评室、治疗室等场所,开发“1028”语音心理咨询系统,在局域网开设“心理许愿墙”、“成长悄悄话”专栏等,让心理骨干轮流上岗值班,丰富实践工作经验。

开展经常性岗位练兵活动,组织心理骨干就官兵常见心理问题和疾患,进行案例剖析、难题会诊,提高他们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目前,90%的心理骨干能独立开展工作。

三是持续培养,解决好充实提高不够的问题。

在部队任务紧张繁重的情况下,专门安排时间为心理骨干提供进修机会,并报销学习费用,鼓励他们晋级深造。

密切关注地方开展的各种心理研讨活动,适时组织心理骨干观摩交流,为他们了解前沿信息、更新知识储备创造条件。

围绕新形势下基层心理服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心理骨干开展课题研究,提高他们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实际能力。

该团心理骨干针对官兵心理压力普遍增大的实际,摸索出了简便实用的“心理减压手指操”,官兵形象地说,“每天五分钟,心理放轻松;天天做一做,快乐属于我”。

三、加强管理使用,充分发挥心理骨干队伍作用。

积极做好建章立制、激励引导、搭建平台的工作,保证心理骨干工作有规范、队伍有活力、服务有成效。

一是明确开展工作的职责遵循。

师专门研究制定《心理工作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各级心理骨干要履行好普及心理知识、组织心理测查、开展心理咨询、实施心理干预等职责。

同时,对心理测评、情况报告、危机干预、检查考评等制度进行规范。

规定官兵心理档案只限心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心理咨询师调阅,组织心理测评必须报经政治部门批准,最多每半年一次,测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得乱下结论、随意扩散,切实维护官兵隐私权。

二是激发干好工作的动力热情。

坚持把心理骨干工作成效与“双争”评比、评功评奖、干部调整和士官选改等挂起钩来,每年组织一次心理服务先进单位和个人评比。

近两年,全师共有2名工作成绩突出的心理医生提前晋级,21名心理骨干优先选改士官,37人被评为各类标兵,形成了做心理服务工作有奔头、当心理服务骨干有甜头的良好导向。

三是抓好重大任务中的服务工作。

每当组织重大演习、完成重大任务,我们都针对生活环境变化、工作节奏加快、训练强度增大给官兵心理带来的影响,组织心理骨干跟进服务,及时发现问题,有效疏导调适,使官兵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旺盛的斗志。

2007年,师担负“勇士2007”涉外演习任务,面对“课题新经验少”、“演不好丢国格”的压力,官兵不同程度出现畏难和忧虑心理。

各级组织心理骨干运用转移、暗示、宣泄等方法帮助官兵缓解压力、稳定情绪,保证了演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2、着眼培养官兵健康心理积极开展挫折教育我们师进行挫折教育,是在不良心理对官兵健康成长带来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开展起来的。

2006年,战士小莫因承受不了父母离异带来的打击自杀身亡,时隔半月,又有一名战士因考军校落榜自杀未遂。

接连发生的两件事引起了我们的深思:风华正茂的战士为什么遇到点挫折就走极端?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在全师进行了专题调查,分析发现全师10年来发生的事故案件,74%与官兵受挫产生不良心理情绪有关。

师党委感到,新一代官兵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优越,成长经历单一,对人生过于理想化,意志情感比较脆弱,由挫折引发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必须通过积极有效的教育疏导,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挫折,增强抗挫能力。

一、讲清基本道理,正确认识挫折。

围绕“提高承受挫折能力,促进心理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区分保持阳光心态、培育健全人格、搞好自我调节、勇做生活强者4个方面,编写专题教育辅导提纲,精选50例中外名人勇于面对挫折的故事和200条励志格言发到官兵手中,采取专题辅导、讨论交流、案例剖析等形式,引导大家解决好“挫折现象怎么看,遇到挫折怎么办”等基本问题。

列举“人生自古多磨难”、“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等至理箴言,讲清任何事物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矛盾中发展的,让官兵懂得人生挫折在所难免的道理;引述司马迁含悲忍辱著《史记》、爱迪生不怕失败搞发明、丁晓兵身残志坚写忠诚等生动故事,讲清对待逆境坎坷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结果,让官兵懂得挫折面前强者胜的道理;阐释长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中蕴含的矢志不渝的信仰追求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讲清人生信念是战胜挫折的动力源泉,让官兵懂得抵御挫折必须胸怀远大理想的道理,努力打牢正确认识挫折、从容应对挫折的思想基础。

二、传授调适方法,提高耐挫能力。

聘请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261医院的9名专家开办心理讲坛,针对青年官兵中常见的挫折心理现象,讲解自诊、自防、自疗心理知识,帮助官兵学习掌握心理暗示、合理宣泄、放松调节、激励强化、环境感染等心理调适方法。

梳理挫折心理的类型、表现、成因,借鉴军内外心理专家研究成果,汇编心理健康成长《应知应会手册》、《指导服务手册》,向官兵提供学习咨询、调节疏导的对策办法。

指导基层开展“我的人生不言败”体会交流,请身边那些遭遇挫折后能够看得开、顶得住的“乐天派”、“硬汉子”,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切身感受。

师后勤部副部长刘树洪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失去了右腿,他以“独腿迈步人生路”为题,介绍自己通过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实现情绪转移、破除心理障碍的经历,使那些受挫消沉的官兵深受触动。

我们还组织大家开展“感受失败”、“自信呐喊”、“换位体验”等特定情境下的心理行为训练,编排自我调节减压操,组织情绪放松团体游戏,增强官兵对挫折的适应力和承受力。

三、搞好个体疏导,化解挫折心理。

各级建立健全以心理医生、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心理服务骨干队伍,充分发挥他们身在基层的优势,对官兵的心理问题做到早预测、早发现、早化解。

注重把握官兵家庭遇到变故、婚恋发生危机、进步愿望落空、受到批评处分等容易诱发挫折心理的时机,及时靠上去进行心理干预。

在搞好面对面谈心疏导的同时,建立网上“阳光聊吧”,开通“心灵之约”咨询电话,让官兵把不便当面说的事讲出来,把闷在心里的话倒出来,既尊重了个人隐私,又拓展了化解问题的渠道。

去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们发动心理骨干对全师81名家在灾区的官兵及时实施面对面、一对一的抚慰疏导。

装甲某团战士小张跟家里连续几天联系不上,感觉亲人生存渺茫,出现焦虑、绝望、梦魇等应激反应。

连队3名心理骨干全时陪护在他身边,引导他尽情倾诉、合理发泄,逐步使小张走出了阴影。

四、营造良好环境,减少挫折诱因。

我们积极构建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环境,公开公正处理入党考学、立功受奖、士官选改、干部调整等官兵关注的敏感问题,师团每月召开基层代表议政会,开通“网上热线直通车”,设立廉政建设监督牌,让官兵的愿望能表达,想不通的事有处说。

积极改善部队的物质生活条件,满腔热情地解决官兵的实际问题,实现网吧进军营,电脑入班排,购物有超市,看病通班车。

去年以来,先后为21名官兵家庭提供法律援助,发放慰问金107800元,举办“军地联谊鹊桥会”17场次,努力让官兵感受到尊重、感受到关爱、感受到温暖。

师团还建起了集文化娱乐、强身健体、心理服务于一体的身心健康活动中心,购置智能呐喊宣泄仪、智能拥抱引导仪、反馈型音乐放松仪等专业设备,使官兵在身心愉悦、科学调适中放松减压。

挫折教育的深入开展,对于帮助官兵塑造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品质、走好军旅之路发挥了积极作用,过去一些情绪失常、行为失控的现象明显减少,部队事故案件逐年下降,上下之间、官兵之间的关系和谐顺畅,勤奋学习、乐观向上的氛围更加浓厚,广大官兵在实兵对抗演习和迎外表演、国际维和、支援奥运、阅兵训练等多样化任务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作风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3、认真履行专科中心职责高标准做好精神疾病防治工作一、以强烈的责任感做好精神疾病救治工作。

精神疾病患者是牵扯领导精力、影响部队建设的老大难问题。

工作中,我们始终以对官兵和部队认真负责的精神,下大力强科建院,不断提高救治能力水平。

一是坚持优先发展,创造一流条件。

把专科中心作为医院建设的重点突出出来,研究实施精神病科中长期建设规划,投入4600余万元,新建国内领先水平的专科中心大楼,购置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仪等10多种先进医疗设备,引进培养16名硕士以上专业人才。

目前,精神病科已发展为5个病区、展开床位260张,救治能力显著提高,完全满足战区部队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需求。

二是坚持因人因症,实施精细诊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