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22
(二)中学生良好性格特点的培养途径
❖ 1、榜样的作用 ❖ 2、民主的教育方式 ❖ 3、运用集体的力量
23
(三)塑造中学生的优良的性格品质
❖ 1、道德品质: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行为时所
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倾向和特征,在性格结构中属于 高层次部分。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 2、自尊心:是个人要求社会、集体和他人尊重自己, 尊重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荣誉的心理倾向。
16
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与教育
❖ 一、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 (一)自我意识的高涨 ❖ 初中生自我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自我中心性和
对成人的反抗性。 ❖ 高中生的自我意识继续发展,对自己各方面的看法
和评价更加客观公正,不再过于强调自我的独特, 而是努力在强调自我独立和与环境和平共处之间寻 求一个平衡点。
大家好
1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 什么是心理发展? ❖ 心理发展是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经衰老
至死亡的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2
一、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 (一)青春期带来的心理变化 ❖ 1、身体外形的变化,使其产生了成人感; ❖ 2、性的成熟,使其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
3
❖ (二)青春期带来的心理变化 ❖ 1、反抗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 2、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 ❖ 3、勇敢与怯懦的矛盾 ❖ 4、自负与自卑的矛盾 ❖ 5、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的矛盾
6
❖ 2、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 (1)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导致初中生逆反心
理的出现 ❖ (2)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导致初中生
逆反心理的出现 ❖ (3)独立意识的发展导致初中生产生逆反心

7
二、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 (一)高中生智力的发展 ❖ 研究表明:智力发展在18岁之前是直线上升
的,以后缓慢发展,到25岁 时达到高峰,此 后很长一段时间维持在一个高原水平,直到 老年期到来才出现明显的下降。
14
❖ 2、如何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记忆策略? ❖ (1)培养学生养成使用记忆策略的习惯 ❖ (2)激发学生去发现有效的记忆策略 ❖ (3)激发学生创造新的记忆策略
15
四、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 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思考的愿望和兴趣 ❖ 2、重视课堂提问,使学生思维的隐性过程外显化 ❖ 3、架设探索的桥梁,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具体和深化 ❖ 4、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 ❖ 5、做好归纳总结,升华思维 ❖ 6、把思维的教学和知识的教学完美地结合起来
环境的影响
21
二、中学生的人格塑造
❖ (一)中学生需要、兴趣、价值观的培养 ❖ 1、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信念 ❖ 2、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 ❖ (1)鼓励学生多参加有益的活动; ❖ (2)注意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促进间接兴趣
向直接兴趣转化; ❖ 3、对中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 (1)顺从 ❖ (2)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 1、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和
内省性 ❖ 2、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
展 ❖ 3、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 ❖ (1)各种思维成分基本趋于稳定状态 ❖ (2)个体的思维差异已基本趋于定型 ❖ (3)从整体来看,思维的可塑性已大大降低
❖ 3、自信心:肯定自身存在的价值,相信自己的能力。
❖ 4、责任心:是指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社会有
关,积极主动地对自己、他人和社会负责和承担义 务的性格品质。
❖ 5、自制力:是指一个人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行动
的品质。
24
复习思考题
❖ 1、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及 教育对策
❖ 2、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 3、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8
(二)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 1、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 2、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 ❖ 3、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 4、自我评价已基本成熟 ❖ 5、有较强的自尊心 ❖ 6、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
9
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 一、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 1、中学生有意识记开始占主导地位 ❖ 2、中学阶段意义识记能力逐渐提高,机械识
17
(二)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 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 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 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连串 的感觉。
❖ 同一性发展的核心是职业的同一性,即将来 要从事什么职业。
18
(三)中学生价值观的确立
❖ 高中阶段是个体价值观的初步确立时期,也 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记能力反而有所下降。
10
二、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 (一)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 1、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 ❖ 2、初中生思维品质表现出矛盾性 ❖ (1)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 ❖ (2)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 ❖ (3)思维中的自我中心再度出现 ❖ A 假想的观众 ❖ B 独特的自我
19
❖ 1、为什么高中生特别关注价值问题? ❖ (1)认知能力的发展 ❖ (2)面临就业或继续求学的重大选择 ❖ (3)体验到更为广泛的内心冲突和压力 ❖ (4)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
20
❖ 2、高中生价值观的特点 ❖ (1)对理论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2)高中生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生意义问题 ❖ (3)高中生的价值观反映个性色彩 ❖ (4)高中生的价值观尚缺乏稳定性,容易受
4
(三)初中生的逆反心理
❖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 产生的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我们把这种不 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叫做逆反心 理。逆反心理在中学生身上表现比较突出。
5
❖ 1、逆反心理的表现 ❖ (1)态度强硬,举止粗暴 ❖ (2)漠不关心,冷淡相对 ❖ (3)“恨乌及屋”,反抗迁移
12
三、中学生记忆策略的培养
❖ (一)初中生的记忆策略 ❖ 1、复述 ❖ 2、组织 ❖ 3、精加工 ❖ (1)人为联想(记忆术) ❖ (2)内在联系(生成策略)
13
❖ (二)中学生记忆策略的培养 ❖ 1、学生为什么不能有效地使用记忆策略呢? ❖ (1)没有掌握记忆策略 ❖ (2)不能主动使用记忆策略 ❖ (3)不恰当地使用记忆策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