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孔子为师之道
对孔子的了解,仅只源于我在上学的时候学过几段《论语》,从其他小说中读过几篇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并没有过深入的了解。
直到今天通过岳鹏山老师的讲解,我才对孔子思想的了解深了一点,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艺术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上级或教师作风行为正派,就是不发命令,下级或学生也会执行;上级或教师作风行为不正派,就是发命令,下级或学生也不听从。
他还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又怎么能端正别人呢?孔子的这些话,充分说明教师的以身作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子贡称赞孔子教人“正身以俟”,荀子颂扬孔子教人是“早正以待”。
聪明的教师既不要错过人才,也不要浪费语言,应采用“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
孔子相信“无言之教”的威力。
他对学生说过:“予欲无言”,学生说:“您老人家假若不说话,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传述的呢?”孔子说:“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所谓无言之教,即是通过暗示或榜样去教育学生,这是有其一定的心理学依据的。
2、爱护学生,无私无隐
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是一个教师成功的必须具备的条件。
孔子说过:“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孔子热爱关心学生品德和学业的增进以及学生们的生活与健康状况。
他看到他的学生闵子骞、子路、冉有、子贡的表现,感到由衷的高兴。
原宪家贫,他常接济。
冉伯牛有病,他去看望,并十分伤感。
颜渊、子路死了,他非常悲痛。
他和学生有深厚的情谊,他曾说过,自从得了颜回,学生们更加亲密;自从得了子路,再也没有人敢骂我了。
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爱学生,能够不叫他勤劳吗?忠于学生,能够不教诲他吗?又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否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意思是说,学生以为我会隐瞒什么吗?我对你们是没有任何隐瞒的。
我没有什么不告诉你们的,这正是我孔丘的为人。
这说明孔子对学生传授知识毫无保留,做到了“无私无隐”。
3、讲究教法,循循善诱
孔子认为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教师必须自己经常温习故业,融会贯通,做到有新的领悟、新的体会、新的发现,才能胜任教学工作。
教师不仅给学生以知识,还要使学生独立求知,独立思考,并能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这样才算是好的教师。
他说:"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小子勉之"。
孔子教育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讲究教育教学方法,这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
正如颜渊所赞叹的"夫子循循善诱人",善
于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欲罢不能"之势,说明孔子教育技巧之高超、教育能力之高强。
总之,热爱教育,忠于学生,对教育事业表现出充沛的精力和毅力,对青年一代表现出满腔的热情和关怀,这就是孔子表现出来的教师应该具有的良好品质。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经验是非常丰富的,他的一些具有方法论因素的格言警语,实际上已成为一个优秀教师不可缺少的营养,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认真地加以总结,并认真学习和实践。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