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题综合检测: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含解析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题综合检测: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含解析

课题综合检测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一、选择题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指出,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民对村务进行民主监督的机构。

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的探索性实践,要不断总结经验,切实保障村民合法权益和村集体利益,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有利于( )①保障村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②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完善村级决策体系③提高村民参与基层自治的热情④适应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政权组织机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A 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为村民加强对村务的监督、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提供了条件,提高了村民参与基层自治的热情,①③符合题意;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民“监督”组织,不是村民“决策”组织,排除②;④说法错误,村务监督委员会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无关,且村务监督委员会不属于政权组织。

2.《中国共产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体现和切实保障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为了配合这一目标的实现,请你拟定一条宣传标语。

下列最适宜的是( ) A.实行村务公开,完善民主监督B.发展基层民主,推进村民自治C.巩固基层政权,人民当家作主D.参与民主决策,增强社会责任解析:选B 实行村务公开是村民自治的一项内容,但是不能切实保障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A项排除;农村基层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排除C项;农民参与民主决策不能保障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D项不选;B项符合题意,发展基层民主,推进村民自治有助于实现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

3.发展基层民主,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在农村,村两委中村支部的职能是宣传共产党政策、帮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带领广大基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家致富奔小康;村委会是村民民主选举的自治组织,带领广大村民致富,协助乡镇政府工作。

发展基层民主( )①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和最广泛的实践②有利于改进村(居)委会等基层政权机关的工作③为基层群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提供了更多机会④为基层群众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创造了条件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选A ②说法错误,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属于基层政权机关;③说法错误,基层群众不能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①④符合题意,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和最广泛的实践,为基层群众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创造了条件。

4.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民对村务进行民主监督的机构,重点加强村务决策和公开情况、村级财产管理情况、村工程项目建设情况、主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等工程情况、惠农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等方面的监督。

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有利于( )①健全基层权力机关的监督,夯实党的执政根基②完善自治地方自治,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③遏制村民身边的不正之风,促进农村和谐稳定④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监督,提升乡村治理水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D 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涉及的是基层民主自治,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而不属于基层权力机关,也不属于完善自治地方自治,①②表述错误;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有利于遏制村民身边的不正之风,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监督,提升乡村治理水平,③④符合题意。

5.干部用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

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

这是某市干部实行公示制的通俗说法。

该市选用干部通过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最后一关,将干部人选交给群众评审把关。

这种制度的实行( )A.表明了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C.说明人民群众决定国家工作人员的任免D.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解析:选B 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项说法错误,决定国家工作人员的任免的主体是人大,不是公民;D项不符合题意,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是指民主权利和主体的广泛,材料没有涉及;这种制度的实行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B项符合题意。

6.2018年“五一”、端午节期间,为紧盯重要节点“四风”问题,防止不良风气反弹,中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推出“五一端午节期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欢迎网友对不正之风进行监督举报。

这一做法( )①可以杜绝节日期间的腐败问题②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独特作用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④体现了监督权,是我国公民监督国家事务的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C ①错误,“可以杜绝节日期间的腐败问题”夸大了这一做法的作用;④错误,监督权不是我国公民监督国家事务的基础;材料中的这一做法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独特作用,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②③正确。

7.18世纪英国首相威廉·皮特说:“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这句话强调了公权力和私权利有明确的界限。

然而,近年来我国在城市棚户区改造过程中,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强行拆迁事件时有发生,如果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想向有关部门反映自己的意见,可以通过(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信访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B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都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途径,而材料强调的是公民通过参与民主监督来维权,①④不符合题意;如果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想向有关部门反映自己的意见,可以通过信访制度、舆论监督制度参与民主监督,②③符合题意。

8.中国政府网联合人民网等10家网络媒体,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

截至2018年3月1日,共收到网民建言61 905条,其中有598条建言书面报送国务院领导,或转送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单位。

网民们的做法是( )①公民社会责任感增强的表现②公民履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③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监督④人民群众通过献计献智参与民主决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C 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在行使权利,没有涉及履行义务;③说法错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的是民主决策,不是民主监督;网民积极向“我向总理说句话”提出意见和建设,表明人民群众通过献计献智参与民主决策,这是公民社会责任感增强的表现,①④符合题意。

9.2018年3月30日,国家发改委将《关于建立健全水电开发利益共享机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利于( )①改进政府工作,提高决策效率②增强决策的公民参与度,更好地集中民智③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消除决策失误④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D ①不符合题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不是为了提高决策效率;③说法错误,“消除决策失误”的说法过于绝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利于增强决策的公民参与度,更好地集中民智,可以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②④符合题意。

10.随着互联网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公共空间,“公共讨论”逐渐成为常态。

然而时下很多网民的观点表达,并非理性的“公共讨论”,而是“谩骂式批评、情绪化建议、抱团式声讨”。

这警示我们,网民参与公共讨论应( )①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②牺牲个人利益以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③理性地、有序地行使监督权④坚持言论自由,这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C 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有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出现矛盾时,才能要求牺牲个人利益来维护国家利益,②错误。

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是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④错误,排除。

公民参与网络空间讨论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理性地、有序地行使自己的监督权,①③正确,入选。

11.(2019·扬州模拟)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在党的领导下,某市在协商民主的实践中,统筹推进政党协商、政府协商、社区基层事务协商、人民团体协商,从多个层面保证人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参与的权利。

协商民主( )①是加强权力监督体系建设的必要前提②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③是推动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主要方式④既丰富了民主形式也拓展了民主渠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 某市在协商民主的实践中,从多个层面保证人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参与的权利,表明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既丰富了民主形式也拓展了民主渠道,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在材料中未体现。

12.(2019·江淮联考)“村民说事”,是某县委探索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的创新机制。

“村民说事”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引领,以“共商共信、共建共享”为遵循,融合了“说事、议事、办事、评事”环节。

“村民说事”制度对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①发挥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密切了基层组织和村民的联系②搭建民意表达平台,切实保障基层群众的知情权和决策权③推进协商民主,落实基层管理和服务目标,促进依法行政④创新民意评价方式,加强基层民主监督,规范村级权力运行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C 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引领表明了“村民说事”制度发挥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密切了基层组织和村民的联系,故①符合题意;以“共商共信、共建共享”为遵循,融合了“说事、议事、办事、评事”环节,表明了“村民说事”制度创新民意评价方式,加强基层民主监督,规范村级权力运行,故④符合题意;②错误,基层群众有参与决策的权利,但没有决策权;③错误,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能依法行政。

二、非选择题13.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为此,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某县S村坚持村民自治,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选出依法办事、勤劳实干、热心为村民服务的带头人;村民通过村民会议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的决策;村民共同制定村规民约,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通过强化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形式,保证村民监督村委会和村干部的工作。

上述一系列措施,有力促进了S村乡村振兴。

结合材料,说明S村是怎样通过公民的政治参与促进乡村振兴的?解析: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试题,依据材料可知,应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及民主监督等角度进行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