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润肺的中成药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人都明白了养生的重要性,也因此有很多人的身体都处在一个亚健康的状态,很多人的肺部都感觉到不是那么健康的,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的话就要去服用一些具有滋阴润肺效果的中成药,这些药材都是可以给自己的身体带来很多的好处,在一定程度上面去缓解一些症状。
★1、麦冬
麦冬性甘寒质润,有滋阴之功,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既善于清养肺胃之阴,又可清心经之热,是一味滋清兼备的补益良药。
常用量为 10~15克。
亦可入丸、散,或熬膏,或泡茶饮服。
传统认为,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多用去心麦冬,清心除烦多用连心麦冬。
临床上常用麦冬配伍人参、五味子,以增强滋阴润燥的功效,用以治疗因肺阴不足引起的喉痒、咳嗽无痰、口渴咽干以及肠燥便秘等症。
★2、川贝
川贝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
《本草汇言》中论述认为:" 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
"
它多用于缓解燥咳。
川贝味甘、苦、性微寒,治疗阴虚燥咳效果较好。
若肺燥阴虚咳嗽,痰中带血,可用川贝 3 克加适量冰糖和水,用小火炖 1 小时服用。
很多人为了缓解苦味,常将其放在雪梨中蒸 ; 或在煮稀饭时取米汤 200毫升,放入川贝、冰糖隔水炖服。
川贝还可和瘦肉煲汤,每天用量通常在 10 克以内。
★3、款冬花
中医认为,款冬花性味辛、温,入肺经,有润肺下气、止咳
化痰之功。
本品辛散质润,温而不燥,为润肺止咳化痰良药,适用于多种咳嗽气喘。
无论外感、内伤咳嗽,寒性咳嗽,热性咳嗽,均可选用,故有治疗咳嗽要药之称,但其以温而不热、辛而不燥、甘而不滞为特点,因此对于肺虚久嗽、肺寒痰多之咳嗽最为适用。
款冬花常经蜜炙之后使用,称为炙冬花,以增强润肺止咳平喘作用。
临床上冬花多与其他药物配伍以增强疗效,如冬花重在止咳,紫菀重在祛痰,止咳方中,二药常配伍使用,共奏化痰止咳之效; 若与麻黄、杏仁、苏子为伍,称款冬定喘汤,治痰嗽哮喘遇冷即发之症,疗效颇佳。
★4、银耳
银耳又叫做是白木耳、雪耳以及银耳子等,其有 " 菌中之冠 "
的美称。
中医指出,银耳性平,味甘,是名贵的营养滋补的佳品,同时还是扶正强壮的补药。
银耳具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以及滋阴润肺的功效。
银耳 10 克,百合 10 克,秋梨 1 只,冰糖适量。
将秋梨洗净去核切小块,加入水发银耳及百合、冰糖,放入碗中蒸 1小时后,食梨喝汤,有滋阴润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秋燥咳嗽、干咳少痰者。
★5、沙参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
归肺、胃经。
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及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
沙参、麦冬各 15 克,大米 50 克,冰糖适量。
将沙参、麦冬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用此汁液与大米共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调味即可,每日 1剂。
具有益气养阴、润肺生津、化痰止咳的功效。
★6、玉竹
玉竹味甘、性平,入肺、胃二经。
具有滋阴润燥、除烦止咳之功效。
用于热病伤阴、肺胃燥热、咳嗽少痰、心烦口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尿频、筋脉失养挛痛、素体阴虚、风湿自汗、劳疟寒热等症。
《本草纲目》介绍该药主治" 风温自汗灼热,及劳疟寒热,脾胃虚乏,男子小便频数,失精,一切虚损 "。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竹还可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起到辅助降低血糖的作用,特别适合糖尿病合并秋燥者食用。
常用量为 10-15
克,水煎代茶饮,也可与大米一起煮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