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

• 结构化系统分析,强调系统分析员与用户一起按 照系统的观点对组织活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 调查分析清楚系统的逻辑功能,并用数据流程图 等工具把系统功能描述清楚。用户可以判断未来 的系统是否满足其功能要求,而系统设计人员根 据这种描述进行系统设计,保证系统功能的实现。 这就是结构化方法的由来。
Made by Jin Long 10
•完成系统的
分析与设计。

(2)严格区分工作阶段。

(3)面向用户

(4)充分预料变化情况

(5)开发过程工程化
• 结构化方法的缺点

(1)起点低、工具落后、开发周期长。

(2)难于在实际中实施。
• 结构化方法适用范围
•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信息需求明确、规模较大、 结构化程度较高的系统的开发。
2.1 结构化方法
• 结构化方法的产生结构化方法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 代中期。“结构化”一词出自程序设计,即我们熟知 的结构化程序设计。
• 1964 年,波姆(Bohn)和雅科比尼(G. Jacopini) 提出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程序都可 以用图中所示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来编制。
• 这种思想也是借鉴于工程技术中的建模方法,例如,没有 制造万吨水压机的经验,可先造一台百吨水压机以便取得 经验。
Made by Jin Long 12
原型法
• 原型法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兴起的一种开发模式, 其动机主要是针对传统生命周期法缺乏弹性的缺 陷,为了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开发风险
• 这种开发方法有效地增进了用户与系统分析员的
▲ 画数据流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经过多次反复 的调查、分析理解、起草和修改。
▲ 画数据流图的过程就是调查的过程、逻辑分析的过程 和综合描述系统的过程。
保持平衡的原则进行绘制。
■ DFD分层表示
■ 平衡原则
DFD的分层表示
顶层 (第0层)
S
(基本系统模型)
2
1层
1
3
(系统的子功能)
2层 2.1
2.2 2.3
3.1
3.2
Made by Jin Long 26
数据流程图的画法
a b
P0
e
0层
a
P1
c
b
P3
d
a P1.1
P1.2 c P1.3
c P2.1 d P2.2
订货单
应收款
编制财 务报表
经理
Made by Jin Long 21
4、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数据的仓库,表 示系统产生的数据存放的地方。 例:
D2 学籍表
Made by Jin Long 22
3.2 数据流程图的特征与画法
数据流程图有两个特征:抽象性和概括性。
• 抽象性指的是数据流程图把具体的组织机构、 工作场所、物质流都去掉,只剩下信息和数 据存储、流动、使用以及加工情况。
Made by Jin Long 11
2.2 原型法
• 原型法(prototyping)的基本思想 原型法的思想基 础在于一开始就凭借着系统分析人员对用户要求的理解, 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尽快给出一个满足用户基本 要求的交互式的初始原型系统,在原型系统的运行中用户 发现问题,提出修改意见,然后系统分析人员和用户一起 对此原型进行评价,再对原型进行修改,如此反复,直到 完全满意为止,形成实际系统。。
Made by Jin Long 14
3 数据流程图
• 信息系统分析(introduction)

通过对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明确用户需求,运用一
系列的图表工具进行详细分析。建立一个可行的、优化的
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 (一)系统调查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
• (二)现行系统分析
Made by Jin Long 19
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表示对数据的加工
处理,它把流入的数据流转换为流出的数
据流。
例:
P2.2
标识部分
统计成绩
功能描述部分
教管科
功能执行部分
Made by Jin Long 20
3、数据流:指处理功能的输入或输出,由一 组确定的数据组成。
例:
编 辑 合格订单 计 算
计阶段解决新系统“怎么做”的问题。
Made by Jin Long 5
1.4 系统实施
任务:是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施的阶段。这一阶段 的任务包括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 程序的编写和调试,人员培训,数据文件转换, 系统调试与转换等。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几个互相 联系、互相制约的任务同时展开,必须精心安排、 合理组织。系统实施是按实施计划分阶段完成的, 每个阶段应写出实施进度报告。系统测试之后写 出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 原型法的优点 • (1)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易被接受。 • (2)充分利用最新的软件工具很快形成原型。开发周期
短,开发成本低。 • (3)用户的主导作用。 (4)引入模拟手段。 • 原型法缺点 • (1)对于大系统、复杂系统,很难快速建立起原型。
(2)整个开发过程要经过“修改—评价—再修改”多次 反复,开发过程管理要求高。 • (3)原型法缺乏规范化的文档资料,给系统的维护工作 带来困难。 • 原型法适用范围 原型法适用于用户需求不清,且需求 经常发生变化,管理及业务处理不稳定,系统规模较小且 不太复杂的情况。 • 一般将原型法和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 取长补短。
3 数据流程图
• 3、业务流程分析

业务流程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业务的具体处理过
程,一般采用业务流程图(TFD)进行业务流程分析。
TFD是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
处理过程。TFD基本上按照业务的实际处理步骤和过
程绘制。

4、数据分析

信息系统是以数据为核心的,合理地组织和设计
数据库是以充分的数据分析为前提的,因此,数据分
➢一般应先给数据流命名,再根据输入/输出数据流名的 含义为处理命名。 ➢从左到右地画数据流程图。 ➢画数据流程图时,先只考虑稳定状态,即系统启动后 正常工作状态,稍后再考虑系统启动和终止的问题。
Made by Jin Long 25
数据流程图的画法
绘制原则
数据流程图应遵守自顶向下、逐层分解、输入输出、
Made by Jin Long 7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系统 维护
系统 评价
开发 请求
初步 调查
可行性 研究
验收
维护和评价
可行性分析
审批
系统 转换
编程 调试
系统实施
总体规划
总体 规划
开发 计划
审查
系统设计
系统分析
审查
详细 设计
总体 设计
审查
逻辑 设计
详细 调查
Made by Jin Long 8
2.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概述

1、组织结构分析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的部门划分以及它们的相互关
系。描述组织结构的方法,通常采用组织结构图。
• 2、功能结构分析

在组织中,常常有这种情况,组织的各个部门的名称
并不能完整地反映该部分所包含的所有业务,但对于其功
能是可以发现的。因此,在分析组织情况时,还应画出业
务功能一览表来

Made by Jin Long 15
成果:系统分析说明书。
Made by Jin Long 4
1.3 系统设计
任务:根据系统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 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也 即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这个阶段又称为物理 设计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 计两个阶段。
成果:系统设计说明书。 • 系统分析解决新系统“做什么”的问题,系统设
• DFD是结构化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
Made by Jin Long 17
3.1 数据流程图的组成
组成数据流程图共有四个基本元素,它们的代表符号及名称 如图所示。
数据流
数据处理
数据存储 数据流程图的符号
外部实体
Made by Jin Long 18
• 1、外部实体:指系统以外与系统有联系的 人或物。它表达该系统数据的外部来源和 去出,例如顾客、职工、供货单位等等。 它也可以是另外一个信息系统。
结构化分析方法
• 1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的划分 • 2.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概述 • 3 数据流程图 • 4 数据字典 • 5 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
Made by Jin Long 1
1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的划分
• 任何系统均有其产生、发展、成熟、消亡 或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 生命周期 ( System Life Cycle)。系统生命 周期的概念对于复杂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
沟通,在分析与设计过程中用户处于主导地位。
一个可实际运行的原型系统可以帮助系统分析员
辨认动态的用户需求。某些需求在用户缺乏系统
使用经验时,用户本身也无法预先知道。在原型
运行过程中,用户可以发现这些需求,并将这些
需求告诉开发人员。决策支持系统这种开放性而
无固定需求范围的系统,更适合用原型法进行开
发。
Made by Jin Long 13
析是系统分析的重点与关键。数据分析的出发点是业
务流程图,结果是数据流程图(DFD)、数据字典
(DD)以及处理逻辑说明。
Made by Jin Long 16
3 数据流程图
• 数据流程图(Data Flow Diagram,DFD) 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系统数据流程的主要工具, 它用一组符号来描述整个系统中信息的全貌, 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 储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