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灾详查
云 南 省 地 质 灾 害 详 细 调 查 项 目 管 理 流 程 框 图
云 南 省 地 质 灾 害 详 细 调 查 项 目 管 理 流 程 框 图
一、收集资料、现场踏勘
资料收集内容《规范》11.1:
11.1.1 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及主要诱发因素 11.1.2 地质灾害灾情和防治现状 11.1.3 与地质灾害有关的社会、经济资料 11.1.4 收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 和群测群防体系等减灾防灾资料 地形图、自然地理图、交通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图、矿产资源规划图等基础图件。遥感资料
四、现场联合调查——地质灾害调查
3、调查方式
调查方式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专业调查为主的方式进行。
点: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和群众报险线索,对灾害点或出险点 逐一进行现场调查。对城市、村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 施、主要居民点都须进行现场地质调查,不得“漏查”地质 灾害。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对所有的居民点须进行现场核 查。
四、现场联合调查——地质灾害调查
1、调查对象
《技术要求》:调查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 地裂缝、地面沉降等6种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 泥石流为调查重点。
《规范》4.1: 调查灾种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根据现 场实际,可以增加其它灾种。对危及人员及财产的潜在灾害 点,如不稳定斜坡、泥石流流通区、采空区等也须进行调查。
5、遥感调查技术成果 遥感调查报告、 地质灾害分布遥感解译图
四、现场联合调查
调查人员:一般由承担单位、县级国土资源局、乡镇级国土 分局(所)、村委会相关人员等人员组成。 包括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和地质灾害调查两部份。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调查 《规范》6:以收集资料为主,同时根据遥感解译结果,补 充调查或核查。
地质环境背景主要调查与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 育有关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表覆盖状况以 及人类经济活动等。
《技术要求》补充要求(一)1、遥感
(1)超前安排遥感资料处理和调查解译工作,重视远程地 质灾害隐患识别,为地面调查、工程地质剖面布置、重点调 查区确定、调查路线优化等提供依据。
《技术要求》补充要求(一)5、(3)不稳定斜坡不作为独 立灾种进行记录,根据可能发生岩土体失稳地段的地形坡度, >45°的归入崩塌隐患点,≤45°的归入滑坡隐患点。
四、现场联合调查——地质灾害调查
2、工作手图 《规范》11.3.1:在一般调查区应采用1:50000或更高精 度的地形图;在重点调查区宜采用1:25000或更高精度的 地形图。
云南省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2015年2月
主要执行标准和要求
1、标准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 1:50000地质灾害调查信息化成果技术要求
2、要求 云南省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云南省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技术要求 云南省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信息系统建设要求 云南省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资料汇交要求
三、遥感解译
3、技术要求 (1)遥感解译工作比例尺、成图比例尺均为1:5万 (2)遥感解译包括整个行政所辖区域 4、解译步骤 建立解译标志:在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野外实地踏勘建立 初步解译:初步解译草图,存在不确定点及疑问点 野外验证:对象为初步解译结果及所有不确定点及疑问点
野外验证率:重点调查区尽可能100%,其他不少于80% 详细综合解译:遥感解译图
现场踏勘目的任务:
工作区基本情况进行初步调查 与地方政府沟通协商,确定重点调查区等相关事宜
屏边县详查
(一)任务书
(二)野外工作说明
(1)项目来源、(2)目标任务、(3)工作部署、(4)工作计划、 (5)项目预期成果
(三)收集资料清单
(1)县志、年鉴、气象基本情况; (2)地灾防治规划、国民经济建设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城镇建 设规划、水利水电建设规划、交通建设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水 土保持现状及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规划等; (3)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和群测群防体系等 减灾防灾资料; (4)历史地震情况; (5)其他相关资料。
屏边县详查
屏边县详查
屏边县详查
屏边县详查
三、遥感解译
1、调查内容:
《规范》11.2Βιβλιοθήκη 2:主要包括地质灾害体及其发育地质环境 背景条件两大方面。
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的重点是:对城镇、村庄(包括灾害易发 区内的分散居民点)、厂矿、重要交通沿线、重要工程设施 及主要江河沿线及其附近的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遥感 地质调查,并对地质环境背景进行解译分析。
《技术要求》补充要求(一)1、遥感
(2)重点地段的遥感解译和地质灾害测绘,尽量利用高分 辨率的遥感影像(如SPOT-5、IKONOS、Quick Bird等)、 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规划图(1:1万)和土地“二调”资料。 在地质灾害发展动态分析中,鼓励进行多时相遥感影像对比, 深化地质灾害发生、发展及危害特点的研究。
三、遥感解译
2、遥感信息源
《规范》11.2.3.2:根据调查内容和调查精度要求,主要 采用TM/ETM和高分辨率(SPOT-5、IKONOS、Quick Bird等) 卫星或航空数据资料作为主要遥感信息源,其中TM/ETM卫 星数据资料用于区域环境地质背景条件及特大规模地质灾害 体的遥感调查;高分辨率卫星或航空数据资料则用于对地质 灾害体的遥感调查。
二、编写工作设计
设计书编写提纲《技术要求》补充要求(二)1: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区域环境地质背景 第三章 工作部署 第四章 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第五章 实物工作量 第六章 经费预算 第七章 组织管理 第八章 管理措施 第九章 预期成果 附(插)图
二、编写工作设计
第三章 工作部署:
第一节 工作部署原则:包括总体工作思路、技术路线和部 署原则。 第二节 总体工作部署:包括不同层次和各类地区的工作部 署,分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第三节 工作安排:包括安排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量。工作安 排要详细具体。
线:沿泥石流、滑坡、崩塌易发生的沟谷和人类工程活动强 烈的公路、铁路、水库等进行追索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