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乡收入差距的文献综述

城乡收入差距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摘要]本综述主要围绕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描述分析了当前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并结合目前已有的研究,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城乡二元结构一.观点回顾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凸显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所以在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主要有以下观点:1,两极分化论:该观点认为中国城乡分配差距已经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赵人伟、李实(1999)提出“两极分化”不等于整体收入差距的扩大,而是指“整体中的部分”有向两极方向变动的趋势,因而可以用绝对收入趋势比较法和相对收入趋势比较法研究不同收入组收入变动趋势,从而界定有无两极分化;张东辉等(2002)进一步指出,两极分化的绝对标准是指最高收入组的绝对实际收入提高的同时,最低收入组的绝对实际收入下降,两极分化的相对标准是指最高收入组的收入与中位数平均收入的比值上升的同时,最低收入组的收入与中位数平均收入的比值下降。

并通过对1985—1999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不同分组研究发现:从绝对标准看,中国城乡居民并没有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但从相对标准看,中国城乡居民中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邓涛(2006)利用城乡家庭收入分组资料计算得到历年基尼系数、不良指数及各组收入增长速度,分析得出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城乡之间的贫富差异日益显著,出现了个人收入悬殊问题。

2,适当论:该观点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适当即两极未分化论。

陈云( 2008)通过对城镇居民1985—2007年不同收入分组之间的收入增长速度、收入份额、基尼系数等多指标的综合分析,发现这些年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加速扩大,收入增长的不平衡性不断加剧,但收入差距仍在合理区间。

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观点很多,众说纷纭。

李伯霞认为近年来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有如下几点:(1)农村改革中的政策因素所起的作用已逐渐减弱;(2)税收政策的影响;(3)乡镇企业发展减速;(4)传统的户籍制度对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的限制赵欣欣、夏万利、白雪梅概括了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基本轨迹、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变动对全国总收入差距及其变动的影响。

然后从诸多的文献中提炼出了现行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1)从发展战略角度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促进了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的收入差距的扩大;(2)体制改革本身带来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城乡改革不平衡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衡,而转轨时期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使差距进一步扩大;(3)二元经济结构而有些学者认为城乡收入差距仅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固有特征,林光彬(2004)认为城乡二元结构不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而城市和农村收入分配差距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层结构。

三.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经过整理分析发现影响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城市偏向政策及制度。

因为我国的非农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所以政府大多采取一些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来推动短期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这样的政策会让社会总体损失惨重,因为这会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程开明,李金昌,2007)。

程开明还列举了一系列具有城市偏向性的制度及政策,例如,财政在农业方面的支出资金投入严重短缺,导致农业不能正常发展,农村资金向非农化方向转移,极大地减弱了农业有效发展的基础,公共产品的提供对农村歧视,等。

(2)外商直接投资。

杨特(2008)总结出以下结论:一是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持续增长的利益分配不均,每一个居民所得到的利益不平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城市及农村之间收入差距的作用是显著增加的;二是外商直接投资能够减少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并且这种作用正在逐步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却在减慢;三是外资企业在我国地区间的投资分布不均,造成了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地区间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杨永兵、雷昭明(2012)从时间方面分析,他们认为虽然在短期内外商直接投资可以相对的减少我国收入不平等的状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商直接投资会加剧我国收入不平等的状况。

这是由于外商直接投资虽然带来了科学技术,但它所缩短的收入差距长期内会被技术进步所抵消,不同的区域的影响程度不同且影响程度在逐步增大。

(3)收入分配。

李实(2012)研究发现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收入分配格局也在一步一步改变,并伴随着一些新特点的呈现,首先就是农村与农村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速度减慢,而城市间的收入差距扩大速率有增无减。

其次则是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在扩大,乃至全国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王小鲁(2007)则认为这是由于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正在偏向于垄断性与资源性行业。

(4)人力资本。

在考虑资本积累的前提下,一些学者认为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有影响。

如郭剑雄(2005)认为,农村地区实行计划生育的能力不强,人口多、教育质量差是农民贫困的原因;而城市恰恰相反,再加上城市高质量的人力积累,这都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5)收入来源。

依据一些学者的观点,收入来源有三类,工资性收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大,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次之。

高质量的教育可以拉大工资性收入差距,城乡间的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也可以扩大经营性和转移性收入的差距。

而有些学者则不认同这样的排序,戴平生、庄赞(2012)通过对各个收入来源的基尼系数研究得出,经营性收入是减少收入差距的基础,其他两个要素为次之。

童海滨(2012)的观点则是对上述两种不同观点做出总结,他们认为,工资和经营性收入都是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工资性收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力大,且正在上升,经营收入反之。

(6)金融的发展。

有些学者认为金融的发展和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关系不大,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张立军(2007)和孙华臣(2012)都指出,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金融的发展较慢,但还是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

另外,还有些学者认为银行对穷人贷款利息高,导致穷人贷款难度加大,使穷人更穷,富人更富,这就极大地拉开了城乡收入的差距。

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但是在人们整体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两极分化趋势和中等收入者比重相对过低的情况,形成了一种“马太效应”:富裕的更加富裕,贫困的更加贫困,社会公平日渐突出的问题已充分体现在收入分配上。

中等收入者比重过低以及大量的低收入者存在的结果导致了消费倾向降低、有效需求不足、消费结构断层、持续发展受阻,同时还会造成社会的畸形分层,致使不稳定因素增加,当前出现的仇官、仇富等诸多问题就是明显的反应。

现在,对于收入分配问题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十八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缩小分配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减少扶贫对象。

改变目前的金字塔型分配格局,努力建立起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从近期看,它有缓和矛盾、稳定社会的作用;从长远来看,则可以为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与之相配套的社会结构(祁岩2008)。

肖红叶、王健和刘清、林双指出:收入差距扩大具有二重性,合理、合法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打破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在本质上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地意义:(1)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大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有利于鼓励知识创新、科技创新。

而不合理、不适度的收入差距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危害、阻碍和破坏作用:(1)违背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2)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并抵消一部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

(3)影响社会稳定。

五.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李伯霞提出了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建议:(1)增加农业和农村的投资;(2)积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继续减免农业税费。

谢倩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1)加大对农村科技和人力资本的投入;(2)完善分配政策,保证农民的收入;(3)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4)建立适合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5)保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可行性及持续性。

六.主要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

用实证分析研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趋势,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用规范分析法研究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及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同时应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对其进行分析参考文献[1]赵人伟、李实.收入差距还会继续扩大吗[J].中国改革.2006(07)[2]李伯霞.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不容忽视[J].成都师专学报.2002(03)[3]程开明.聚集抑或扩散—城市规模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机制及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08)[4]杨永兵、雷昭明.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与城乡收入差距[J].企业经济.2012(11)[5]李实.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J].北京大学学报.2007(02)[6]张立军.金融发展门槛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07)[7]谢倩.论城乡收入差距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合肥学院学报.2012(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