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高一不分文理科,怎样选科才更有前途

新高一不分文理科,怎样选科才更有前途

新高一不分文理科,怎样选科才有前途?(新高一再不看就晚了)2018-09-21 15:41“新高一”确定不分文理科,实施“3+3”考试模式,高一开始就要考虑大学专业规划,甚至连未来的职业规划都要在高一就得考虑进去。

为此,不知道让高一的新生和家长倍感发愁,生怕一次选择错误就误了终生。

网上很快又流传出各种的“狼来了”式的「选科指南」,更让人不知道该相信谁,就连一些学校和教培机构都为此发愁。

慧选科小编先对新高考改革的一些点作出说明,再结合网上一些很好的建议让大家了解新高考,让大家了解应该如何选科。

明确 2021 年实行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其中,主要变化是本科院校招生将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而是实行语文、数学、外语 3 门统一高考科目和 3 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3+3” 考试模式。

这就意味着今年 9 月入学的高一新生将成为新高考考生。

改革方向:“3+3”高考模式让学生选择权更多“‘新高考’如期而至。

”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将促进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赋予每个学生更多的选择权。

2018年9月起入学的高中生今后在参加“3+3”模式的高考时,除了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以外,其他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所报考高校的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以前是等高考分数出来后再填报志愿、根据分数考虑大学和专业,而新高考则要求从高一开始就要考虑大学、专业的规划。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科就变得格外重要。

学校如何帮助学生应对呢?据悉,有的学校会提供几种选择,让学生在有限范围内进行选择,有的学校会尽量多地进行各种课程的组合排列,以满足更多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一些中学在国家课程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以及学生发展需要,开发了一批课程。

新一届高一学生进校后,该校考虑安排半个学期甚至一个学期的体验期,让学生充分体验各种课程,并允许有一次试错的机会。

中学为了让学生们理性选择科目和未来的专业,在去年有些中学就成立了由跨学科老师组成的学生发展指导委员会,对学生的生涯规划作出指导。

另外,学校还组成了家长讲师团,定期开展讲座,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职业,定下日后的发展方向。

我们慧选科的邓平礼老师最近就经常接到各大高校的讲座邀请。

有些中学则是采取了相对科学选科的方法,就是采用专业的选科系统(例如我们人啊人的慧选科·新高考选科系统),通过对学生的学科兴趣,学习风格,性格,还有职业兴趣进行选科测评,然后根据测评报告来分析推荐出适合学生的科目。

很多中学则从三年前就开始实施数学分层走班,在走班教学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管理机制。

未来,该校考虑在保留行政班级的基础上进行走班。

先行试点反馈:物理“备受冷落”此番高考改革,上海、浙江率先进行了试点。

浙江落地“新高考”,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物理的“寒冬”。

据2017年浙江省公布的数据,七门选考科目中,选物理的学生排到了第六位,即总共25万考生,选物理的学生只有约8.9万名。

总结起来,“新高考”带来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核心素养,这影响到怎么看待语文学科的教学;二是课程架构,这要求对课程进行校本化;三是自主学习,怎么根据学生的特色和需求形成定制化的教学。

(以上部分来源:信息时报)下面说几点新高考的其他政策即将到来的高考改革,会有哪些变革?1.录取模式的变化原来:“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所谓的“一张试卷定终身”。

高考改革后:“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2.考试科目的变化原来:文理分明,语、数、外+“文综”=文科;语、数、外+“理综”=理科。

高考改革后:取消文理分科,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

语数外各科满分仍为150分。

3.考试时间的变化原来:6月,一次性进行所有科目统一考试。

高考改革后:考试分两次进行,选考科目在夏季高考后。

以下为改革方案原文:合格考试每学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每学年上、下学期末。

每个普通高中学生在校期间有多次考试机会,学生应依据课程安排自主选择考试时间,但不得早于高一下学期末。

学生在校期间如有未达到合格要求的合格考试科目,允许其在离校两年内继续参加合格考试。

等级考试每年组织1次,时间安排在6月份夏季高考后进行。

普通高中学生在校期间只能参加1次选考科目的等级考试。

其他高中阶段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参加等级考试,与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同时进行。

等级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4.外语考试的变化原来:只能考一次。

高考改革后:听力可以参加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以下为试点通知原文:外语科目考试分听力和笔试两次进行,其中听力部分有2次考试机会,安排在高三上学期末进行,取最高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笔试部分有1次考试机会,安排在6月份国家统一高考期间进行,取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

5.计分方式的变化原来:考试总成绩各科成绩直接累加。

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加上3门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的相应分数。

高考改革后:考生总成绩由语数外3个科目(必考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选考科目)成绩组成。

以下为试点通知原文:成绩构成。

考生的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

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50分,总分450分;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每科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00分,转换为等级分按满分100分计入,等级考试科目总分300分。

等级考试科目的等级计分规则。

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

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

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

启动高考改革后,孩子们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6选3”选课走班——按照新的高考改革方案,高考将固定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 并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目中,任选3科的考试成绩(自主选择), 这就是所谓“6选3”模式。

按照“6选3”模式,高考科目组合方式有20种不同的选择。

家长们现在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怎样选最有前途?前段时间网上在流传——3种绝对不能选的组合!一、历史+政治+地理不推荐理由:专业选择严重受限传统的三门纯文科组合。

这个组合的最大缺点就是专业选择严重受限!不少高校专业和学院的要求是必须要搭一门理科,所以一门理科都不搭的纯文科组合在专业上就受到很大限制。

就以上海目前的高考要求里,选择纯文三门的可报专业比例只有52.9%!只有一半专业可以报,是所有20种组合里最低的。

二、物理+化学+历史不推荐理由:竞争太激烈物理+化学+历史是适配性最强的一种选择,但也是所有20种选择里难度最大的一种组合!为什么这3门组合选的人最多?因为物理,化学有中考基础,初高中学习是一致贯通的;而历史比之政治更方便记忆和发挥。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高中这三门课的师资力量也都是比较强的。

正因为选的人多,无论对于名校生还是对于一般生而言,选这套组合都极有可能因为碰到太多强手而造成“水涨船高”的情况。

三、地理+生物+政治不推荐理由:大学难以衔接这个组合其实就是把上面那组反过来,也是原来高考文理综三门里比较冷门的科目,属于两文一理组合。

这个组合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和大学课程很难衔接上,除了一些生物相关类专业外,大学许多理工科专业都需要一定的物理、化学知识,文科类专业都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

此外,在选择这3个科目时,学校的教学实力是大家千万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因为不少学校并不是6门科目师资力量都很强大,都很完整,甚至有一些学校根本就没有高三级别的相关科目老师(生物和地理最典型)。

总结一下,无非就是——专业太热不能选,怕遇到强手;专业太冷不愿选,怕受到限制;专业太强不敢选,畏惧得分难;专业太弱不想选,恐怕衔接难。

如果仅从各学科的角度来考虑,20种选择中似乎没有一种是完美的,没有一种是可以让你高枕无忧得高分, 轻轻松松上名校的“最佳选择”!实际上,选科目归根结底要回归尊重个人兴趣,保护特长发展的初衷!学我所爱的、选我想学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莫被各种「选科指南」指乱了阵脚!举例来说——“历史+政治+地理”的专业适配度为52.9%看起来是各种组合之中选择余地最小的。

但是也比以往文理分科情形下的“文科”专业范围增加了不少。

孩子如果想要报考文史哲等各类文科专业,这个选择并不会有任何障碍!再举一个更直接的例子——都说“物理学科是最重要、最热门的”,但在去年率先实行高考改革的上海等地,物理科目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这样一个重要学科、优势学科在新高考改革中却被很多孩子“抛弃”了!凡此种种,均可说明——面对高考改革“6选3”,相信“狼来了”式的「选科指南」不如仔细分析自己的优长与爱好,通过自己未来的职业兴趣,现在的学科兴趣,学习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

专心打造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面对新高考——你的目标VS兴趣是?1.物理2.化学3.生物4.地理5.历史6.政治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目标么?你知道自己的潜能和天赋适合什么学科么?新高考选科可能是决定一辈子发展方向的选择,莫要轻视!无论是如何选择,是按照如今的成绩来选,还是按照科学测评推荐,还是按照家长决定.....这一切都要慎重,三思而行。

小编虽然是慧选科·新高考选科系统的小编,但是我不会硬说自己这块有多好,就算是有同学使用慧选科来当作选科参考,依然还是要认真考虑清楚,你选择的专业是否合适自己!毕竟这可是决定人生的大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