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某市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某市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源源别断培养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全然大计。
近年来,市委高度重视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加大了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坚持在培养上下功夫,在治理上强措施,在使用上求突破,在创新机制上做文章,切实把年轻干部教育好、培养好、使用好,促使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目前,市共有35岁以下的科级干部144名。
强化培训,教育好年轻干部为让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市委首先从强化培训着手,教育好年轻干部,提升年轻干部综合素养和能力。
一是制订切实可行的年轻干部培训打算。
经过党校培训、选送培训、教育等方式,有打算、有步骤地加强年轻干部培训,大力提高年轻干部的理论素质和知识水平。
二是加强党性锻炼。
针对新阶段年轻干部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比较活跃,而党性锻炼相对欠缺的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党性锤炼。
每年举办年轻干部培训班,重点培训那些年轻优秀、进展潜力较大的后备干部,经过组织他们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国防教育、进行军训活动、到基层单位参观学习等多形式多角度培训年轻干部,着力增强年轻干部的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年轻干部说党性、重品格、作表率。
三是选派年轻干部到上级党校院校培训。
市委每年都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上级党校院校培训,使他们开阔视野,提高素养。
实践锻炼,培养好年轻干部为让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市委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最好课堂,积极制造条件,搭建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能。
一是坚持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年轻干部。
采取下派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挂职锻炼等方式,有打算地选派年轻干部到镇、村挂职,使年轻干部在基层摸爬滚打的实践中增长才能。
二是坚持在艰难地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
市委依照工作需要,有重点有目的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市中心工作、重大项目和一些时期性重点工作。
如在杨梅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迎宾大道等一些重大项建设中,选派大批年轻干部参与建设,促使他们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磨练意志、增长才能。
三是坚持在关键岗位培养锻炼年轻干部。
坚持故意识地安排年轻干部到艰、难、险、重的岗位上工作,丰富阅历、多岗锻炼才能,促使他们提高做好群众工作、协调利益关系、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
别拘一格使用好年轻干部使用是培养年轻干部最好途径。
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基础上,别拘一格落人才,大胆使用年轻干部,让优秀年轻干部在使用中脱颖而出。
一是创新机制。
市注重从创新选拔机制着手,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扫清制度障碍。
先后制定出台了《对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市领导干部调整交流工作暂行规定》等文件,把年轻干部培养性交流作为重要内容,并且,明确规定各级班子必须配备有1名35岁以下干部,明确科级领导干部的改任非领导职务年龄界限,疏通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渠道,为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制造有利条件。
二是创新方式。
健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等竞争性选拔年轻干部机制,为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制造公平竞争环境。
在调整补充各级领导班子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思考年轻干部。
积极推进轮岗交流,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党政机关任职,从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基层单位领导班子。
经过轮岗交流,使许多年轻干部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逐渐成熟成长起来。
如张梅同志是一名年轻女干部,素养好,学历高,能力强,由人大机关交流到官桥镇任镇长后,因其工作表现出色,前别久被茂名市委擢升为副处级领导干部。
并且,今年4月经过公推公选的方式选拔5名镇长,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和实际效果。
三是大力加强后备队伍建设。
坚持实行动态治理,优进劣退,及时调整后备干部队伍。
目前,全市共梳理确定科级正副职后备干部382名。
并且,对全市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年轻干部人才库,并按1:2:4的比例梳理出可近、中、远期上岗使用的
人选共400多名。
市经过加大年轻干部培训选拔力度,今年以来先后有30多名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走上科级领导岗位。
大批优秀年轻干部的脱颖而出,为市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为实现“四个第一、四个打造”战略目标,推动科学进展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