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PPT
(四)创新体系的建设是机制保障 中远集团总公司早在1996年即成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经 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建设成以集团总公司技术中心为核 心,各下属企业技术中心为分中心的支撑和专业支持体系,形成了一个职责分明、 资源配置合理、资源共享的创新体系。
(五)产学研的结合是提升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 产学研结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技术与经济的结 合越来越紧密,相互间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通过产学研结合,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可持续 发展能力是中远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形式。 我们不仅与行业内的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同时,不断拓宽产学研合作范围,涉 及专业广泛合作方式多样,达到了多赢的效果。
外文名称:China Ocean Shipping(Group) Company
公司性质:上市央企
总部地点: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58号 远洋大厦F11-12
员工数:约13万人(2012年)
成立时间:1961年4月27日
所获荣誉:世界500强(2013年第401位)
12/22/2014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概观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简称中 远或COSCO,是中国大陆最大的 航运企业,中国中央政府直管的特 大型国有企业,全球最大的海洋运 输公司之一,在《财富》世界500 强企业中排名第327位。2011年中 国物流企业50强排名第一。
简介
公司名称: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 经营范围:航运、物流码头、修造船
汽车 物流 解决 方案:
凭借丰富的物流运作管理经验和对汽车行业的深刻理解,我们与众多汽车 生产厂商建立 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向他们提供专业的汽车物流服务。 服务的内容涵盖采购物流的海运、清关、陆运、仓储、JIT配送、信息管 理,以及销售 物流的商品车运输、整车和零配件中转库、零配件的仓储配送,具体如下: • 海运:根据汽车生产厂商的生产计划,安排CKD、SKD的海上运输。 • 清关:为客户提供独特的清关服务,按零件的属性、税率归类,经海关 确认备案后, 对单个零件计征关税。 • 内陆运输:装配GPS卫星定位系统的专业运输车辆为客户提供门到门的 运输服务。 • 仓储配送:为了保证生产车间的正常工作,设立物流优化中心,将各零 配件供应商 提供的生产用零配件先期分类、储存、管理,并按照生产需要及时配送到 生产车间。 • 成品车运输:装配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商品车运输专用车为汽车厂商的 成品车提供 零公里运输服务。 • 中转库:整车和汽车零配件的集散中心。
零售业物流解决方案:
在零售业物流领域,中远物流在信息系统方面实现了与客户的对接, 成功为法国欧尚超市集团、百事可乐等客户提供仓储管理,为 北京及华北地区的华联超市等提供仓储管理及物流配送服务。
货运服务 解决方案:
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是知名的公共货代服务商,和众多的班轮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合作 关系,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最低的成本、最合适的时间,按需要将您的货物送到世界各地。 在长期的业务发展中,众多的直接货主成为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的重点客户,稳定、 大量的货源也使我们能够为班轮公司、航运公司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有专业化的操作能力,我们熟知口岸、海关、检验、检疫单位的 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并在这些单位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口碑,因此能够保证您的货物 顺畅、及时地办理好进出口手续。我们能够为您提供拼箱、报关、集装箱堆存、集卡车 运输、危险品运输在内的一体化、全方位的服务。 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通过中远在全球的网络,以及选择合适的海外代理,形成了全球 货运服务体系,能够为您提供门到门多式联运服务,中远物流多式联运提单已经在美国 FMC注册,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也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批准的无船承运人。
存在的问题:
中远集运在我国国际航运业无论从运力或者船队规模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然而,在我国 各港口的吞吐量站所有船公司的吞吐量份额比例却不乐观,与丹麦的马士基航运,法国的 达飞轮船相比仍然有很大一段距离。 通过对中远集运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的分析研究,发现中远这个机构存在很多问题:决策 慢,决策不易实施;机构庞大,人员过多,仍有员工存在吃大锅饭的思想;在公司软件方 面,信息系统还不完善,各方面服务还不到位;在经营上,集团航线的覆盖面不广等。
发展简史
中远集团作为全球第二大航运企业,始终坚持科技进步,通过体 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科技创新,为集团发展战略的实 现和主业的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对创新的追求是企业活力所在 企业的长期成功必须建立在企业管理系统的持续创新上,创新是 企业的生命所在,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中远集团内已经形成良 好的创新氛围,企业文化提倡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敢为人先、 勇于实践,将创新贯穿于经营管理全过程。 (二)业务需求的驱动是源动力 “业务需求驱动”是中远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原则,只有根据业 务的需求,去解决各业务部门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才 能将科技真正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根本上避免科技、生产相 脱节的现象,另一方面也推动、牵引了中远集团对新技术的应用。 (三)资金的不断投入是重要保障 中远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集团的一项战略,制定科技创新五年规 划、年度计划,将科技投入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以确保集团科 技创新保持强劲后劲,“十五”期间中远集团科技创新投入为 15.5亿。 通过选择对提升核心竞争力有重要作用的领域作为突破口,增加 科研经费投入,在信息化、船舶配套技术、节能降耗、运输安全、 运输集成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通过科技攻关,力争取得明显成 效。
建议:
1.调整公司体制,改革营销结构传统的国企所共有的弊端严重阻碍了中远集运的发展,可 以从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下放决策权和精简结构等三方面来调整公司体制。 2.实施联合,兼并,提上搜索,书 籍参考 小组分工:搜集资料 张青, 张玉燕,陈天瑞 做PPT:戴金辉 演讲:王蒙
发展简史 工作历程
市场合作 战略联盟
案例分析
1961年4月27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在北京宣告成立。同日,中国远洋运 输公司广州分公司宣告成立。4月28日第一艘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光 华”号客轮,在广州黄埔港举行隆重的首航典礼。随后,“光华”轮驶往印度 尼西亚雅加达港接运受难华侨回国。 1967年5月,中远广州分公司“敦煌” 轮从黄埔起航,开往西欧,标志着新中 国第一条国际班轮航线的开通。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中远船队规模大发展 时期。到1975年底,中远公司船队总吨位突破500万吨。这期间几乎是每年以 近百万吨的巨额数字增长,受到国际航运同行瞩目。 70年代中国第一艘集装箱班轮、中远上海分公司的“平乡城”轮1978年9月26 日从上海港启航,驶往澳大利亚悉尼港。标志着中国远洋集装箱运输经营从此 正式开始。 1979年4月18日,中远上海分公司“柳林海”轮从上海启航抵达美国西雅图港。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艘驶抵美国港口的中国商船。从此恢复了自新中国成立 即中断的中美两国海上运输航线。 1992年12月25日,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务院经贸办批准“中国远洋运输 总公司”更名为“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同意以中国远洋运输(集 团)总公司为核心企业,组建“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简称中远集团)。1993 年2月16日中远集团在北京宣告成立。 2002年1月8日,中国远洋物流公司在北京宣告成立,重新组建的中国远洋物流 公司下设大连、北京、青岛、上海、宁波、厦门、广州、武汉8个区域公司。 2002年4月18日,中远航运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挂牌上市交易,标志着中 远集团航运核心主业正式登陆中国资本市场。 2009《财富》世界500强排名327
市场合作 战略联盟
发展战略联盟 中远物流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本土大型国家重点生产制造企业,通过寻求与这 些企业的合作, 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发展,互利双赢。所谓战略联盟就是以双赢为目标, 与客户结成战略同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由中远物流为其提供 总包物流服务。 在战略合作的过程中,中远物流为客户量身定制物流解决方案、企业发展战略、发展目标, 提供专为合作伙伴配置的服务资源和工作团队,使得生产制造企业依赖于中远物流实现企业 的战略目标,同时也为中远物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中远物 流在家电物流项目上的“借船出海”战略。 “借船出海”就是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市场,作为其供应链上一员的物流公司也随之走 向国外市场,其实就是一种伴随客户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策略。 中远物流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最强的物流企业,那么,跨出国门, 走向世界,参与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就成为其必经之路。 中远物流借鉴国外物流公司的经验,通过与长虹、TCL等一些大的家电企业合作,伴随着它们 到国外,伴随着它们在国外的一些兼并行动,伴随着它们在国外的市场开发,从而与他们实现 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