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市中学篮球教学的调查与分析摘要:篮球教学是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对篮球知识技能有组织活动的学习和传授来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的教学过程,是实现体育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它是在明确教育目的的情况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篮球运动知识、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体质、培养道德、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过程。
通过篮球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有关知识,掌握篮球运动的方法和技术技能,把篮球运动作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增进健康的方法手段。
同时篮球运动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篮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对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篮球教学;教学过程;教师指导1前言:在中学篮球教学中.中学篮球教学是为了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和锻炼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以及简单的战术配合,了解一些篮球竞赛的简单规则,并通过比赛逐步巩固、提高所学的技术和战术,提高中学篮球运动水平。
并在篮球教学中发现人才,为国家输送人才。
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和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保卫祖国、建设四化培养合格人才。
但是中学篮球教学是否起到了这些作用,结果发现不容乐观。
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等方面的原因,制约着中学篮球教学的顺利发展。
从而导致中学生对课堂中的篮球教学越来越疏远,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也越来越淡。
长此以往篮球教学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就难以得到较好的发挥。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对即墨市即墨一中(高中)、即墨二中(高中)、即墨四中(高中)、即墨七中(高中)、移风店镇中心中学(初中)、兰村中心中学(初中)、刘家庄中心中学(初中)和即墨市二十八中(初中)八所中学的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随机抽样,样本为230人。
教师30人;学生200人,其中,初中男生60,女生40人,高中男生60,女生40人。
2.2 研究方法2.2.1 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法分为三部分,即个人简况、教师和学生对中学篮球教学看法,以及教师和学生在该方面的做法。
通过直接发放,共发放学生问卷200份,回收196份,回收率为98%,其中有效问卷191份,有效率95.5%(男生的有效问卷113份,女生的有效问卷78份);体育教师问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100%。
2.2.2 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国内外中学篮球教学、体育场地资源配置、中学体育改革等问题的相关资料。
2.2.3 现场观察法到即墨市八所中学去,观察中学篮球课在各校的开展情况,以及篮球教学硬件设施。
2.2.4 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2.2.5 数理统计法对所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分析,将调查问卷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统计结果进行了检验和运算。
3 调查结果与分析3.1 即墨市中学篮球教学的现状3.1.1 即墨市中学篮球教学的内容表1 中学篮球教学的主要内容学校教学内容移风店镇中心中学 1.熟悉球性的练习2. 移动:变向跑,滑步等3.传球的基本练习4.投篮的基本练习5.教学比赛兰村中心中学 1.熟悉球性的练习2. 移动:变向跑,滑步等3.传球的基本练习4.投篮的基本练习5.教学比赛刘家庄中心中学 1.熟悉球性的练习2. 移动:变向跑,滑步等3.传球的基本练习4.投篮的基本练习5.教学比赛即墨市二十八中 1.熟悉球性的练习2. 移动:变向跑,滑步等3.传球的基本练习4.篮球游戏5.投篮的基本练习6.教学比赛即墨一中 1.熟悉球性的练习2. 移动:变向跑,滑步等3.传球的基本练习4.投篮的基本练习5.已学基本技术的综合性练习6.教学比赛即墨二中 1.熟悉球性的练习2. 移动:变向跑,滑步等3.传球的基本练习4.投篮的基本练习5.已学基本技术的综合性练习6.教学比赛即墨四中 1.熟悉球性的练习2. 移动:变向跑,滑步等3.传球的基本练习4.投篮的基本练习5.已学基本技术的综合性练习6.教学比赛即墨七中 1.熟悉球性的练习2. 移动:变向跑,滑步等3.传球的基本练习4.投篮的基本练习5.已学基本技术的综合性练习6.教学比赛篮球的教学在1961年与1978年的大纲中是作为基本教材出现的;1992年与2001的大纲中,篮球是作为球类教材中的选用项目出现的。
从表1可以看出,在调查的即墨市八所中学中,篮球课教学的内容基本相同,并且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内容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教学的趣味性较高的内容安排显然较低,如:篮球游戏只有在二十八中的教学中有所体现。
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篮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熟悉球性的练习、移动:变向跑,滑步等、传球的基本练习、投篮的基本练习、教学比赛等。
而且,高中和初中的教学内容也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初中学的内容还要在高中重新学习;篮球游戏也只有在二十八中有所体现,其他学校根本没有篮球游戏。
教材都选择了一些基本技术进行教学,基本遵从原地动作到行进间动作;从单个技术到综合技术;从基本技术到简单技术配合,基本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
但是,单纯这些教学内容己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很难满足中学生的需求,不能适应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
3.1.2 即墨市中学篮球教学的模式表2 即墨市中学篮球教学的模式学校篮球教学的模式移风店镇中心中学课程为中心兰村中心中学课程为中心刘家庄中心中学课程为中心即墨市二十八中课程为中心即墨一中课程为中心即墨二中课程为中心即墨四中课程为中心即墨七中课程为中心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方法等诸方面的具体体现形式,它是按照一定的原理设计的一种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教学活动的模型或策略。
通过对即墨市八所中学篮球教学模式的调查,表2显示,各学校的教学模式都是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中学篮球教学主要通过每周两课时教学来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的,体育课是按计划授课,教学是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篮球项目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再加上教学内容和时间的限制,就决定了传统篮球运动教学模式难以达到促进学生健康的目的,缺乏发展能力以及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中学篮球教学是以健康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编写材料,从问题入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示有趣的知识,提供学习的策略,以活动带动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
从而最终使学生学会并掌握一些锻炼身体的方法、技能和知识,同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更注重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了使体育教学更加主动地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中学篮球教学必须进行大的改革,这种改革必须首先从更新和转变教学观念入手,以观念的变革来带动整体篮球教学模式的革新。
3.1.3 即墨市中学篮球教学的手段表3 即墨市中学篮球教学的手段学校篮球教学的手段移风店镇中心中学教授兰村中心中学教授刘家庄中心中学教授即墨市二十八中教授即墨一中教授即墨二中教授即墨四中教授即墨七中教授在对即墨市八所中学教师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即墨市中学篮球课中多数是实践课,理论课很少,甚至是没有理论课,造成即墨市中学生大多数对篮球规则一知半懂。
同时,表3显示,即墨市篮球教学的手段都以口授为主。
采用的媒体也只限于黑板、粉笔、书本等,只能以数值、文字、声音或静态图像表达、传递信息。
使寓意深刻、需要发散性思维的篮球技、战术理论活不起来,变得枯燥乏味,限制了即墨市中学生对篮球运动内涵的理解与把握。
这样,篮球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很难把动、静有机的联系起来,动作示范只能是瞬间的,或者是全静态的动作演示,在语言描述上难度加大大,准确性降低。
一个技术动作或一个战术训练只能是示范、演示与讲解分别进行,或以静态挂图为模拟对象进行演示、讲解给学生的动作表象是孤立的缺乏有机的联系,使学生不容易理解或产生误解,最终难以掌握技术和战术。
视听效果差教师的演示没有背景对象,讲解空洞,要点难以突出,动作过程演示短暂,缺乏时空变化的关联性,因而动作细节讲解难、不准确。
3.1.4 即墨市中学篮球教学的师资力量表4 教师的年龄结构统计表(%)性别年龄男女 20-29 30-39 40-49 50以上76.7% 23.3% 29.5% 43.7% 21.7% 5.1%表5 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统计表(%)学历职称本科专科高级一级二级三级78.8% 21.2 % 7.2% 30.9% 54.8% 7.1%表6 体育教师的专业(人数)学校专业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健美操其他初中 1 1 0 6 0 0 3高中 2 2 2 9 1 1 2教师的情况见表4和表5,从表可见,教师的年龄结构和学历都比较合理,应该能够顺利有效地完成中学的篮球教学任务。
从表6可以看出,中学专业的篮球教师相对较少,田径老师占主要部分,这样也就必然导致需要一些田径等专业的体育教师来教授篮球,示范动作的准确性就难以得到保证。
在《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新的课程标准给教师提供了充分发挥自己的舞台,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由于教学的多样性,变化性等特点,要求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个执行者。
在这种课程环境下,教师具有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但教师必须是一个真正的专业人员。
从篮球的教学来说,教师必须对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战术原理有深刻的掌握,对篮球运动中所蕴涵的社会、文化内涵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知道如何发挥篮球教学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教师教育理论的丰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篮球的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
3.1.5 即墨市中学篮球教学的硬件设施表7 篮球场馆器材的现状(个或副)学校篮球馆篮球架(副)篮球数(个)移风店镇中心中学0 3 12兰村中心中学 0 4 14刘家庄中心中学 0 4 17即墨市二十八中 1 7 29即墨一中 1 8 36即墨二中 1 6 28即墨四中 0 5 24即墨七中 0 4 26 通过表7,我们不难看出,即墨市高中的篮球教学硬件设施明显比初中要高,重点中学都有篮球馆,而普通中学则还没有,重点中学的篮球架和篮球也要比普通中学的数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