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压力加工车间设计复习题及答案1. 车间设计的目的、任务、内容及依据是什么?答:目的:建设新的企业,扩建或改建老企业。
任务:1. 对所设计的车间做出技术和经济的详细规划;2.确定车间的生产经济状况,技术经济指标及施工组织方案等。
内容:工艺、设备(机械和电控)、土建、水处理、供气、供电、总图运输、采暖和通风、以及概预算和技术经济分析等。
依据:设计任务书2. 为什么正确选择建厂地址是建设任何一个新厂的首要问题?建厂地址的选择需要满足什么具体要求?答:原因:因为设计中很多基本的原始资料是由厂址的具体条件所决定的。
若没有地质、水文、气象的具体资料,土建设计就不可能进行,从而影响到设计的主体部分——工艺设计的进行。
同时厂址选择不合理,会给建厂和以后带来重大损失,若地质条件不好,就会增加建厂投资,因此厂址选择是建设新厂的首要问题。
厂址要求:(1)厂区面积与外形满足总平面布置的要求;(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满足建厂的要求;(3)适应城市总体规划;(4)运输条件满足工厂生产要求;(5)距电源和水源最近;(6)公用设施、生产设施和环保设施( 三废处理) ;(7)选择合适的居民点(生活区)。
3. 如何才能很好的完成金属材料工厂设计任务?答:出了要学习和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外,还要深入生产实际,总结和推广科研成果,并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技术。
4. 车间设计的原则及程序是什么?答:程序三个阶段: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可行性研究:对项目各方面进行调查和综合论证,为拟建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初步设计:按设计任务书给定条件,在可行性研究基础上进行设计。
施工设计:按已经批准的初步设计绘制施工图,把设计内容变成施工文件和图纸,据此进行车间建设。
原则:(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国家经济建设方针、政策,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从全局出发,服从国家或地区对产品的需求。
(3)从实际出发,确定设计标准,对生产工艺,主要设备,主体工程做到先进、合理、可靠、经济、美观(4)注意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到可持续发展。
(5)节约能源,节约用地,合理使用劳动力。
3. 5. 什么是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和内容是什么?答:定义:是对所拟建工程项目从有关的各方面进行调查和综合论证,为拟建项目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证所建项目在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
任务:研究上项目的原因,资源,市场,厂址,规模,工艺技术外部条件,投资效果,风险等进行调研,综合论证,做出明确的结论,为投资决策做依据。
内容:(1)市场需求的情况;(2)工程条件(原料,资源,厂址气象,水文地质等);(3)技术保障(工艺技术);(4)劳动组织,工程进度;(5)资金和成本;(6)经济效果。
4.可行性研究的作用和步骤是什么?答:作用:(1)确定建设项目,编制初步设计的基础(2)向银行贷款,筹措资金的依据。
(3)有关部门相互签约,互承责任,建立协作关系的依据。
(4)向当地政府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
(5)安排科研和设备试制的依据。
步骤:(1)调研收集资料——写出调查报告(生产工艺;产品品种、产量、规格;国内外市场;销售价格等)(2)资料分析提出方案;(3)方案比较;(4)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5.什么是产品方案?如何编制?答:产品方案:工厂或车间拟生产产品名称,品种,规格,状态以及年计划产量。
编制:由设计任务书规定或设计者调研提出经主管部门批准确定。
6.制定生产工艺流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主要设备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答:主要依据:生产方案( 依据) ;产品质量( 基础) ;生产规模( 出发点)原则:(1) 满足产品方案的要求( 产品品种,规格,产量,质量) ,保证获得高质量的产品。
(2) 满足生产方案,工艺流程的要求。
(3) 注意设备的先进性和经济上合理性。
(4) 考虑设备间合理配置与平衡。
主要设备包括熔炼设备,轧制设备和挤压设备7.试编制年产80 万吨棒材、板材生产工艺流程。
答:第四章8.什么是生产方案?生产方案制定与选择的依据是什么?答:生产方案:为完成设计任务书规定产品生产任务而采取的生产方法和选用的成型设备。
依据:(1)材质,品种,规格,状态及质量要求:(2)年产量的大小。
(3)投资,建设速度,装备水平,劳动条件,定员,及发展规划等。
(4)国家技术政策。
9.简述主辅设备选择的原则要求和主要内容。
答:主要内容:(主)熔铸设备的选择、轧机的选择、挤压机的选择、拉拔机的选择、(辅)加热及热处理设备选择、切断设备选择、矫直机选择、冷却设备选择、起重运输设备选择、其它设备设备选择原则如下:(1)满足产品方案的要求(2)满足生产方案及生产工艺流程要求;(3)满足设备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4)考虑设备之间的合理配置与平衡10.什么是金属流线?在工厂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工作者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车间平面布置的原则是什么?答:金属流线:生产各类产品由原料到成品的工艺流程线。
工作者遵守的原则:(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国家经济建设方针、政策,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从全局出发,服从国家或地区对产品的需求。
(3)从实际出发,确定设计标准,对生产工艺,主要设备,主体工程做到先进、合理、可靠、经济、美观(4)注意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到可持续发展。
(5)节约能源,节约用地,合理使用劳动力。
平面布置的原则:11.满足工艺要求,生产流线合理(通畅),避免运输线相互交叉。
12.有利生产,且占地面积小,运输线短,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13.操作方便,利于安全生产和工人健康,人行道与生产线平行。
14.节省投资,并为将来发展留有余地。
5.编制车间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的意义何在?答:是设计效果的总反映,既可表明该设计的优点,又可进一步找出差距,加以改进6.环保对车间设计的要求是什么?答:(1)在厂房建筑和总图布置时要留有绿化区(2)保证车间有良好的通风;注意车间纵轴布置成东西向;厂房主要迎风面与夏季主导风向呈60~80°角;放散热大的设备应放在下风口位置或采取通风措施。
(3)污水处理后排放或循环使用。
(4)有毒害物质应回收,有回收设施,不允许外排。
(5)粉尘应有集尘设施,集中处理。
(6)尽量实现工艺过程机械化,自动化。
7.环保的内容与对策是什么?答:绿化:厂内要设绿化带,空地和道路两侧均种植树木,车间四周种灌木和花草,形成整个企业的绿化环境水质处理:净环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噪音处理:选用低噪音设备;采用防震隔音措施;改变设备操作规程大气污染的防治:SOx的控制;NOx的控制:燃烧控制;酸气控制;粉尘控制固体废弃物的治理:综合利用;燃烧,掩埋环境监测及管理:15.金属平衡与成品率,烧损与熔损,工艺废料与工艺损失答:金属平衡:反应在某一定时期,制品金属材料的收支情况成品率:是指成品重量与投料量之比的百分数烧损:金属在高温状态下的氧化损失。
约0.2%。
溶损:指在酸、碱洗或化学处理等过程中的溶解损失。
约0.2%~0.3%。
工艺废料:由工艺损失造成的废料工艺损失:又称技术损失,是指各工序生产中由于设备和工具、技术操作以及表面介质问题所造成的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定与车间的技术装备、生产管理及操作水平有关。
填空8.一个完整的金属压力加工车间设计,其内容包括生产工艺、设备、土建、供水和排水、供气、供电、运输、采暖与通风等设计。
9.车间工艺设计是整个车间设计的主体。
10.设计任务书是进行车间设计的依据。
11.厂址选择工作实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厂地区的确定;二是建厂地址的选择。
12.车间的相互位置上的关系即构成所谓工厂的总平面图。
13.金属压力加工企业是由主要生产车间和各种辅助车间组成的。
14.对于现代钢铁企业来说,一般多为联合企业,其中包括熔铸、炼钢、轧钢三个主要生产部分及其辅助车间。
15.考虑总图布置时首先要满足生产操作及安全的要求,其次是节省投资,既要做到技术上的可行性,又要达到经济上的合理性,另外要考虑施工方便,同时要留有发展余地。
16.车间设计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与施工设计。
17.产品的技术要求包括尺寸精度、板型、表面质量、性能四个方面。
18.生产方案是编制生产工艺流程的依据。
19.金属压力加工产品的工艺流程有共同性,大致可归纳为几个工序:即铸锭与坯料的准备、加热、轧制、轧制后冷却、热处理、精整等。
20.加热炉燃料有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燃料选择主要根据供应何种燃料,一般在冶金联合企业中用高炉煤气或焦炉煤气。
21.设计时确定变形程度主要是制定总的变形量和道次变形量。
16.轧制温度是指轧件的开轧温度和终轧温度。
通常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开轧温度根据钢料的出炉温度以保证必需的终轧温度为前提,而终轧温度主要考虑确保产品的组织与性能及质量。
17.设备选择的主要内容是确定车间设备的种类、形式、结构、规格、数量及能力。
18.产品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冶金工业部标准、企业标准等。
19.车间工艺高度是指地面至吊车轨道面的距离。
20.车间设备标高是指设备工作面高度。
判断22.进行车间设计之前,应从技术经济部门取得设计任务书,而设计任务书是有关部门根据国家计划经过充分讨论之后制定的。
123.车间的生产方案是进行车间设计的依据。
024.建厂地区选择时应该考虑自然条件和气候环境。
125.厂址选择应适应城市的整体规划,因此,厂址一般设在城市的水运上游。
026.企业的运输包括企业外部运输及企业内部运输。
127.考虑风向条件,对厂前区的布置要放在上风向,放射有害气体的车间宜放在下风向。
128.金属压力加工车间设计要以人为本,保证劳动安全和职工的身心健康,造福于职工。
129.金属材料加工厂的噪声是非常严重的,主要来自车间的设备。
130.生产周期即指从坯料加热至检验入库的生产过程中的天数。
031.加热及热处理设备属于压力加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主要设备。
0名词解释1.产品方案产品方案是指所设计的工厂或车间拟生产的产品名称、品牌、规格、状态及年计划产量。
2.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一门运用多种科学成果保证实现工程建设最佳经济效果的综合性科学。
3.总平面图车间的相互位置上的关系即构成所谓工厂的总平面图。
4.产品的技术要求人们把对产品的牌号、规格、表面质量以及组织性能等方面的要求统称为产品的技术要求。
5.生产方案所谓生产方案是指为完成设计任务中所规定的产品生产任务而采取的生产方法。
21.金属平衡表反映在某一时期轧制金属材料的收支情况的表格。
简答32.车间设计的目的是什么?33.车间设计的任务是什么?车间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建设新的企业、扩建或改建老企业。
车间设计的任务是对需建设的企业做出技术与经济的详细规划,确定出企业的生产经济状况、技术经济指标及施工的组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