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调查分析报告———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国示建设办公室为了解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现状,研究发现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中的问题,提出推动校企合作有效发展的新思路和工作建议,我们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山东、广东、江苏、浙江福建、重庆、四川、安徽等十几个省市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结构以及不同行业的100 多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配合问卷调查,分别赴北京、上海、山东、广东、江苏、浙江福建、重庆、四川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我们选取了100 个企业的反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实地调研中座谈会了解的情况,形成了校企合作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一、校企合作企业基本状况按照规模不同,我们将这100 家企业(包括问卷与座谈会的企业)分成了三类:职工人数<=1000人的企业31 家,占比31% ;职工人数为1000~5000人的企业26家,占比26% ;职工人数>=5000人的企业43 家,占43% 。
在100 家企业中,有77家已开展了校企合作,占比77% ;其余23家尚未开展校企合作。
在已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中,职工人数>=5000人的企业有35家,占比45.54%;职工人数1000~5000人的企业21 家,占比27.27%;职工人数<=1000人的企业21家,占比27.27%。
在没有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中,职工人数>=5000人的企业有8 家,占未开展校企合作企业的34.78%;职工人数1000~5000人的企业5家,占比21.74% ;职工人数<=1000人的企业10 家,占比43.48%。
总体看,规模小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比例低于规模大的企业。
在开展校企合作的77家企业中,制造业有54家,占开展校企合作企业的70.13%;服务业15 家,占比19.48%;IT企业8 家,占比10.39%。
而在开展了校企合作且职工人数>=5000人的35家企业中,制造业31 家,服务业3 家,IT业1 家。
在1000人以下企业中,制造业9 家,服务业7 家,IT 企业5 家。
以上说明,制造业是开展校企合作的重点行业。
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情况分析(一)对开展校企合作认识的分析为了解不同企业中不同层次人员对开展校企合作的态度,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校企合作宣传教育,我们在问卷中对企业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分别设计了选择题,并进行了座谈访问。
1、企业领导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认识。
为分析企业领导对校企合作的认识程度与开展校企合作的关系,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以下六个问题选项:(1)非常有必要,有利于企业选择高素质员工和企业员工队伍建设,要支持做好校企合作;(2)有必要,由于企业投入一定成本,可以有选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择并控制成本,没必要用太多精力开展校企合作;(3)没必要,但上级领导有要求,为完成上级任务而开展校企合作;(4)企业费时、费力,对企业发展没有太多好处。
不搞校企合作照样能招到企业合适的人才,成本还低;(5)校企合作主要有利于学校方面,不搞校企合作;(6)从来没有思考过校企合作。
经分析发现,企业领导对开展校企合作的认识比较好,有92家企业领导认为非常必要或有必要开展校企合作。
其中:61 家企业领导选择了选项1,占61% ;选择选项2 有31 家,占31%;认为费时费力不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只有8 家,占8%。
企业领导对于这项工作的认识到位将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推进和健康发展。
以下对开展校企合作的77家企业仍按不同规模大小企业进行了分类分析。
第一类:职工人数<=1000企业领导对校企合作的认识。
这类规模样本企业共31 家。
其中,有21家开展了校企合作,占67.74%。
在这21 家企业中,选择选项1的企业有12家,选择选项2 的有7 家,没开展校企合作的有10家。
而在这10家企业中,有7家企业认为有必要开展校企合作而没有开展。
第二类:职工人数为1000~5000企业领导对校企合作的认识。
这类规模样本企业共26家。
其中,有21 家开展了校企合作,占80.77%。
在这21 家企业中,选择选项1的企业有16 家,选择选项2 的企业有5家,认为没必要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为零。
第三类:职工人数>=5000企业领导对校企合作的认识。
这类规模样本企业共43 家,有35 家开展了校企合作,占开展校企合作77 家企业的45.54%,占该类43 家企业的81.4% 。
在开展校企合作的35 家企业中,选择选项1的企业有31 家,选择选项2 的企业7 家,有8 家企业没有开展校企合作。
其中有3 家企业认为根本没必要开展校企合作。
总的看,企业领导对开展校企合作的认识是比较好的。
但对不同规模企业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规模大企业的领导的认识水平要高于小企业领导。
2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校企合作的认识。
针对这一情况调查,我们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选项:(1)很必要,校企合作培养的员工好于其他渠道选用的员工素质,要搞好校企合作,并争取各方面特别是领导的支持;(2)有必要,因企业需要一定投入,领导要求做就做,没必要主动去做;(3)根本没有必要去做,目前不做,将来也不做。
经分析发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认识好于企业领导。
有70家企业选择选项1,占开展校企合作77家企业的90.91%,比企业领导高出11.69%(企业领导为9.22% )。
认为没必要开展校企合作的只有2 家企业,远远低于8 家企业领导的选择。
分析结果说明:在企业具体做人力资源工作的同志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认识比企业领导更为深刻,他们认为企业开展好校企合作对企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进一步对不同规模样本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了分析,发现仍是大企业好于小企业。
第一类:职工人数<=1000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校企合作的认识。
该类规模样本企业共有31家。
其中,开展校企合作的有21家。
在21家企业中,有19 家企业选择选项1,占比90.48%。
有9 家企业选择了选项2 ,占比42.68%。
此外,在着31 家企业中,有3 家认为没有必要开展校企合作;有7 家有一定认识,但未开展校企合作。
第二类:职工人数为1000~5000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校企合作的认识。
该类规模样本企业共26家。
其中,有21 家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
在这21家企业中,有18 家选择了选项1,占比85.71%。
有3家企业选择了选项2 。
5家企业有一定认识,但未开展校企合作。
第三类:职工人数>=5000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校企合作的认识。
该类规模样本企业共有43家。
其中,有35家开展了校企合作。
在开展校企合作的35家企业中,有31家选择选项1 ,占比88.57%。
选择选项2 的企业7 家。
在8 家未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中,有5 家认为没必要开展;有3 家认为有必要开展,但没有开展。
在三类不同规模企业中,规模较大(职工人数>=5000)企业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认识远远高于规模小(职工人数<=1000)的企业。
此外,规模大的企业中,实际开展校企合作企业的比率也较高。
(二)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动因分析为了解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动力因素,我们设计了以下六个问题选项:有利于企业职工队伍建设;既有利于企业职工队伍建设,又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行政交办,必须开展;企业与学校有一定关系,碍于面子。
经对100 家企业问卷以及座谈访谈搜集到的信息分析发现:多数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动因是积极而健康的。
对100 家企业校企合作动力因素分析显示,至少超过50% 以上的企业在开展校企合作时,把企业职工队伍建设和承担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为完成行政交办和碍于面子开展校企合作的只有8 家企业。
这说明:多数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动力因素是积极的,是正动因。
这与社会上反映企业对开展校企合作非常冷淡的议论不太吻合。
为进一步分析不同规模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动力因素,我们又对三类不同规模样本企业进行了分类分析。
经过对21家职工人数≦1000家企业、21家职工人数为1000—5000人企业和35家职工人数≧5000企业三类不同规模样本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动因分析,可以发现不同规模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目标基本一致,即促进企业职工队伍建设和承担社会责任。
在企业职工队伍建设和承担社会责任两方面中,企业更加重视企业职工队伍建设。
我们在调查访问中还发现,企业有主动找学校合作开展在职职工提升培训的积极性。
三类规模不同的样本企业还有一个显著的不同点,即规模小的企业将开展校企合作同塑造企业形象联系得更加紧密,他们在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同时,利用学生、学员宣传、企业和产品,塑造企业的形象,将校企合作的功能放大。
应当说这是一个好的策略,利用校企合作带动了企业发展。
(三)开展校企合作,企业最关注学校哪些因素企业在开展校企合作时,最关注学校哪些因素?从社会、政府,尤其是合作方职业学校方面,应该清楚一点。
这样既有利提升职业学校适应企业的能力,也有利于政府对校企合作开展有针对性指导,从而促进校企合作工作的健康发展。
为此,我们设计了以下五个问题选项:看学校整体素质,特别是校园文化;看学校专业同企业岗位对口程度;看学校往年毕业生素质(社会企业认可度);看企业成本承受力(学校对企业的经济压力);学校与企业沟通的主动性。
通过对100 家企业关注职业学校因素分析的数据显示,企业的选择重点很明显:一是专业对口,二是学校综合素质和往年毕业生素质。
企业对成本承受力看的并不太重。
通过对21家职工人数≦1000家、21家职工人数为1000—5000人和35家职工人数≧5000三类不同规模的企业样本对学校重视因素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大企业更重视专业对口。
此外,规模大的企业重视学校整体素质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比例反而低于规模小的企业,而关注学校同企业的联系程度反而高于规模小些的企业。
据分析,这与大型企业自身文化建设强有一定关系。
大企业重在将企业文化早日传送到学校,让学生接受。
还有一种因素,大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联系的学校,基本上都是实力比较强的学校,一般说来,学校的综合素质比较好,这与调查所获取的信息是基本吻合的。
企业对成本承受力的重视不高,说明校企合作工作的主要矛盾不是成本投入问题,这一点与企业领导认识也基本上一致。
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看重的更多的是政策制度和培训效果。
三、开展校企合作企业自身较为关注的因素在召开校企合作座谈会或走访调查中,我们经常听到企业老板这样一句话: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和学校很难找到共同点。
校企双方坐在一起研究问题时,学校关心有多少学生能够在实习企业就业,在企业实习或就业的学生综合薪资多少,能否在学生和家长中有吸引力;而企业则关心能够招到多少新员工,优秀员工,或能招到多少优秀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