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分析(一)
摘要: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着思想教育的成效。
辅导员在素质方面存在不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为:职业兴趣冷淡、职业能力不强,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文素养不高。
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的维度: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知识结构、组织管理能力、认知能力、表达能力。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素质能力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党校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力量。
但在所有的相关因素中,辅导员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他们与学生交往的时间最多最久,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广泛,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着思想教育的成效。
开展对辅导员基本素质与能力分析,对于加强辅导员的选拔、培训、考核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辅导员素质中不适应的方面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总体上看,辅导员队伍建设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仍是推进工作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目前,高校辅导员在素质方面存在不适应的地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职业兴趣冷淡,职业能力不强。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的辅导员专业化还没有真正开始,辅导员还未形成自身的核心业务,从业人员也相当不稳定。
部分辅导员对辅导员的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肤浅,认为辅导员不是一种职业,对工作缺乏认同感。
抱着“临时”观念,存在严重的“过客思想”,将辅导员工作作为跳板,以消极、被动、随意的态度应付工作,所以也就出现“专职不专心”现象,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生工作中来。
辅导员队伍中的职业倦怠现象日益凸现1]。
辅导员整天陷于日常学生管理事务,往往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这项“主业”。
缺乏对学生整体思想动态的分析把握和个体的思想沟通交流,对学生的思想热点和价值观变化关注不够,开展知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不强。
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本应属于辅导员最重要职责的做得并不到位,社会主义教育、时事政治教育、党员积极分子工作等等都流于形式2]。
在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方面,辅导员对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仅能进行一般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不能进行网络咨询、网络通讯、参加网上讨论等。
在学生干部选拔上,往往凭主观印象、第一感觉或某一方面特点来选拔学生干部,没有形成学生干部选拔的工作机制和规范。
2.教育方式、方法简单。
在新形势下,辅导员还处于传统的角色意识和工作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认为辅导员工作就是上传下达,处理日常琐事,所以凭老经验就行了,经常扮演着办事员、勤杂工、保姆的角色。
习惯于采用传统的灌输、说教和管理方法和手段,忽视了双向交流和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利用经济、法律、文化、传媒等新的手段和方法不够3]。
部分辅导员在工作中把自己仅仅当作是掌握知识,占有知识,传递知识的人,把自己定位为上级,以管理者的身份发号施令,服务意识和人文关怀不够。
因此,学生是被动地接受说教,消极地等待管理。
3.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文素养不高。
辅导员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此外还要为学生提供学习咨询、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对学生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工作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变量。
辅导员单凭着一腔热情,靠学生期间的积累和老辅导员的传帮带来开展工作,显然是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
据调查了解,目前高校辅导员基本上是以大学本科学历为主,而且大多是本校毕业留校的学生,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尤其是一些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和科学管理知识,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较弱。
虽然广大的学生工作者平时比较注重学习,能积极参加一些培训和学习,但总的来说学习的自觉性不够。
统计结果显示,有近40%的辅导员没有具体的读书
计划。
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包括辅导员自身在内,都会遇到前进中的问题,这其中有社会的、经济的,更多的会是思想观念、价值观的问题,辅导员若不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较全面的知识结构,是不可能有效地解答学生的困惑的。
从总体上看辅导员离“人生导师”的要求还有距离。
二、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的维度
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国家对辅导员角色的多重定位决定了辅导员的素质是多维度的。
(一)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高校政治辅导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也是最核心的素质修养4]。
青年中的思想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说到底都是同理想信念有关。
抓住了理想信念教育,就抓住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5]。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辅导员是党在高校的政治工作者,是大学生“政治上的引路人”,辅导员的政治素质直接影响青年学生的政治素质,辅导员要成为青年大学生政治上的引路人,自己首先要成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因此,辅导员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信仰,鲜明的政治立场、观点,较强的政治鉴别力,才能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并将自身较高的政治素质转化为引导、教育学生的传导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是否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是衡量高校辅导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志。
(二)道德品质
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育者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6]。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质上是促进大学生人格逐步完善的过程,这一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品格施加的影响不可忽视。
辅导员能否得到学生的尊重和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品格修养。
辅导员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道德修养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所管理和服务的大学生群体的道德修养水平。
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他们传的是文明之道,授的是立身之业,解的是人生之惑,要承担起这种责任,需要具有很高的人文素养和个人魅力。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影响活动。
辅导员是学生政治上的向导,也是思想上的益友,道德上的楷模。
在道德行为上,辅导员的道德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性。
辅导员的表率是为学生提供思想言行规范性要求的物化模式,其言行直接影响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增强学生抵制外界干扰的能力,有效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要培养学生成为思想道德过硬的合格人才,首先要求作为导航人的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