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6个主要铁矿成矿区带成矿特征与找矿潜力1.阿尔泰成矿带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西南和东南少部分处在塔城地区和昌吉州境内。
北部、东北部和西部分别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接壤。
面积 8.08 万平方公里。
阿尔泰成矿带已知铁矿床(点)在成因、时间、空间和物质来源上均与泥盆系火山岩密切相关,铁矿层受地层层位、岩性和北西向断裂构造所控制。
矿床类型以海相火山岩型为主,矽卡岩型次之。
已知各类矿床、矿点数百处。
已发现的蒙库、阿巴宫、巴利尔斯、加尔巴斯岛、乔夏哈拉、老山口等铁矿床多属平炉富矿和一般富矿,多属易选磁铁矿石,开采条件较好。
预测铁矿石资源量 7 亿吨,其中富矿2.8 亿吨,铁矿找矿潜力主要位于蒙库-阿巴宫和乔夏哈拉铁矿找矿远景区。
2.西天山铁矿成矿带西天山铁矿成矿带位于新疆天山西部,东起巴仑台、西止伊宁,北自博罗霍洛山南坡,南至哈里克塔乌山北坡。
面积 6.33 万平方公里。
西天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铁矿区带之一,铁矿产出于天山中间隆起带及其南北两侧,北侧处于隆起带与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过渡的断隆带上,有石炭系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南侧断陷盆地中有石炭系海相沉积型铁矿;在隆起带轴部,元古界星星峡组及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的志留系中有一些沉积变质型铁矿点存在。
西天山铁矿成矿带已发现铁矿床(点)共 88 处,预测铁矿石总资源量 8 亿吨。
根据本区航磁反映的岩性构造特征和对区域磁场、局部异常的解释,结合本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划分出式可布台一查岗诺尔和莫萨沙拉(铁锰)2 个找矿远景区。
3.东天山-北山铁矿成矿带位于新疆哈密南部天山、甘肃及内蒙古北山地区,面积 13.05 万平方公里。
东天山-北山成矿带是我国西部著名的铁矿成矿带,主要分布在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红石山晚古生代裂陷海盆褶皱带和中天山卡瓦布拉克前寒武纪隆起区。
铁矿成因类型主要包括:海相火山岩型(如雅满苏铁矿床等)、海相沉积型(如库姆塔格菱铁矿矿床)、沉积变质型(如天湖铁矿床、帕尔岗铁矿床、梧桐沟矿床等)、陆相火山岩型(如磁海铁矿床等)及与辉长岩类有关的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如尾亚矿床等)。
东天山-北山铁矿成矿带已发现有铁矿床(点)百余处,其中大-中型矿床 10 余个,有阿齐山一矿和骆驼峰、红云滩、白山泉、雅满苏、梧桐沟等铁矿。
预测铁矿石资源量达 15 亿吨以上。
该成矿带可划分出库鲁克塔格和北山 2 个重要铁矿找矿远景区。
4.西南天山铁矿成矿带位于新疆西部克孜勒苏克尔柯孜自治州西部、喀什北部,面积 4.24 万平方公里。
西南天山铁成矿带位于中亚天山成矿带的东南部位,包括两个构造单元:北为南天山造山带,属塔里木板块北缘晚古生代早期构造一建造带,火山作用均相对强烈,岩石区域变形程度高。
该带发育志留纪-泥盆纪具浊流沉积特征的复理石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和蛇绿岩建造,岩石组合为变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及含炭千枚岩化泥质板岩等,火山岩主要为超镁铁岩、玄武岩、细碧岩、细碧玢岩、钠长粒玄岩和少量中性火山岩;南为塔里木古陆及其被动陆缘,具有统一的前南华纪变质基底,广泛发育南华纪-古生代碎屑岩-碳酸盐岩稳定沉积盖层。
西南天山地域辽阔,但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贫乏。
主要找矿远景区包括普昌铁矿找矿远景区和红山铁矿找矿远景区。
该成矿带预测铁矿石资源量 5 亿吨以上。
5.西昆仑铁矿成矿带西昆仑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西南部山区,西及西南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控克什米尔、印控克什米尔接壤。
行政区划分属新疆克孜勒苏克尔柯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管辖。
面积 5.43 万平方公里。
自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在塔什库尔干陆块上的古元古界布伦阔勒群底部和中部发现了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层位,已发现多处磁铁矿产地,初步评价 3 处,获得铁矿资源量 1.5 亿吨;苏巴什达坂-西若大坂已发现塔合曼、乔普卡里莫、吉尔铁克沟、塔阿西等磁铁矿点,铁矿化受控于布伦阔勒群硅铁建造,其成矿类型为沉积变质型。
与全国其他成矿带相比,西昆仑成矿带一直是我国地质工作程度最低的地区之一。
西昆仑铁矿成矿带主要找矿远景区包括:塔什库尔干和布穹铁矿找矿远景区。
勘查靶区包括塔什库尔干、契列克其、黑黑孜占干、布穹 4 个铁矿勘查靶区。
预测铁矿石资源量 12 亿吨以上。
6.祁漫塔格铁矿成矿带位于新疆且末县-祁漫塔格、青海格尔木西部布伦台地区。
面积 11.55 万平方公里。
祁漫塔格铁成矿带位于青藏高原北缘东昆仑西段,西北部以阿尔金南缘断裂带与阿尔金陆缘地块相邻;东北部以祁漫塔格北缘隐伏断裂与柴达木陆块相接;南部以鲸鱼湖-阿尼玛卿缝合带为界,与华南板块的可可西里-松潘甘孜晚古生代-中生代前陆盆地相隔。
区内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印支期两个旋回的陆块开合历史,建造组成极为复杂,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并具有多旋回复合叠加的特征。
该构造带在早古生代(奥陶-志留纪)以祁漫塔格洋盆的发育为特征,泥盆纪时处于陆相环境,石炭-二叠纪主要以稳定的陆表海沉积为主。
侵入岩以加里东期、海西期花岗岩类为主,少量印支期花岗岩类。
祁漫塔格成矿带铁矿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较低,仅发现了一些中小型矿床(点)。
该带包括阿尔金和祁漫塔格 2 个铁矿找矿远景区,包括野马泉、尕林格、莫斯图、那林郭勒、迪木那里克、英格布拉克和苏巴里克等 7 个铁矿勘查靶区,预测铁矿石资源量 15 亿吨以上。
7.祁连铁矿成矿带祁连成矿带西起托勒、尕河乡,东至冷龙岭、加定乡,南以疏勒南山、大通山为界,北至甘青边界。
全长约 620 公里,宽 30-110 公里,面积约 4.40 万平方公里。
祁连成矿带分别由北祁连缝合带和中祁连陆块两个构造单元组成。
铁矿主要为与早古生代火山活动有关的海相火山岩型铁铜铅锌矿和沉积变质型铁矿。
祁连铁矿成矿带划分了北祁连西段铁矿找矿远景区,包括阿克塞红柳沟-长草沟、肃北红柳沟、镜铁山、古浪峡-洛龙台、向前山-拦门石、朱藏沟和铁城沟等 7 个铁矿勘查靶区,预测铁矿石资源量 10 亿吨。
8.东昆仑铁矿成矿带东昆仑铁成矿带西起五龙沟以东(东经96°线),东至东经99°线,北界大致以昆北断裂为限,南界大致以乌兰乌苏郭勒河为止。
面积 3.32 万平方公里。
该成矿带处于古亚洲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叠接复合部位,华里西-印支期俯冲碰撞型造山花岗岩大面积出露,成为我国重要的古老活动大陆边缘成矿带。
主要铁矿类型为沉积变质型和矽卡岩型,约占已发现铁矿床(点)总数的 85%左右。
因此,主攻铁矿成因类型选择为沉积变质型和矽卡岩型。
东昆仑铁矿成矿带找矿远景区,包括清水河-洪水河、南戈滩-海寺和白石崖-香日德 3 个铁矿勘查靶区,预测铁矿石资源量 10 亿吨。
9.唐古拉铁矿成矿带东南西三面都延至西藏自治区,呈北西向展布,东西长约 700-800 公里,南北宽约 50-150 公里。
面积 15.55 万平方公里。
唐古拉铁矿成矿带位于青海省西金乌兰深大断裂以南广大地区,铁矿分布遍及全区,从石炭纪至侏罗纪均有产出,可划分 3 个铁矿亚带,即:通天河沿-囊谦晚古生代铁矿带、沱沱河-玉树晚三叠世铁矿带、唐古拉中侏罗世铁矿带,成因类型以海相沉积型为主。
代表性矿床有当曲铁矿、碾廷铁矿、冶金山铁矿床、车拉涌铁矿床、开心岭铁矿床、小唐古拉铁铅矿床等,其中当曲铁矿具大型矿床规模。
该成矿带工作程度低,资源潜力巨大。
唐古拉铁矿成矿带有青海雁石坪铁矿找矿远景区,包括冶金山、车拉涌、开心岭和小唐古拉 4 个铁矿勘查靶区,预测铁矿石资源量 5 亿吨。
10.羌南铁矿成矿带羌南(班公湖-怒江西段)铁成矿带位于西藏西部羌多地区,面积 6.45 万平方公里。
富铁矿是羌南盆地的特色优势矿种,主要为矽卡岩型,代表性矿床有材玛、狮多、弗野、鲁玛、亚尼多部等,其中以材玛铁矿和弗野的规模较大,具大型矿床的潜力。
另外在班戈岩浆弧带的雄梅、青龙等地亦有系列中小型矽卡岩型富铁矿床(点)分布。
羌南铁矿成矿带划分革吉-日土 1 个找矿远景区,圈定日土 1 个铁矿勘查靶区,预测铁矿石资源量 3 亿吨。
11.冈底斯铁矿成矿带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南部地区,西起措勤隆格尔东至拉萨以东的工布江达县。
面积 12.04 万平方公里。
富铁矿主要分布于冈底斯成矿带西段的措勤地区,在中东段的拉萨和谢通门等地区亦有分布,矿床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
新发现了尼雄铁矿、恰功、甲龙、堆龙马乡等一批大中型富铁矿床。
冈底斯铁矿成矿带有措勤 -昂仁和谢通门-南木林 2 个找矿远景区,包括尼雄和恰功 2 个铁矿勘查靶区,预测铁矿石资源量 10 亿吨。
12.西南三江铁矿成矿带位于西藏东部、云南省西南部、青海省南部。
面积 21.21 万平方公里。
陆相火山岩型(玢岩型)为本区最主要的铁矿类型,主要分布于昌都-兰坪-思茅带,并多沿澜沧江、金沙江两深断裂带发育;少数分布于保山-耿马带南段及玉树-义敦 -中甸带。
该类型铁矿不但储量较大,而且多数质量较好。
西南三江地区已初步查明有大型矿床 2 处、中型 12 处、小型 16 处,共 30 处;另矿(化)点甚多。
西南三江铁矿成矿带有藏东和云南澜沧-勐海两个找矿远景区,包括加多岭、玉龙、南甸-惠民、曼老-疆峰等 4 个勘查靶区,预测铁矿石资源量 20 亿吨。
13.康滇铁矿成矿带位于川滇邻区,包括四川西昌、攀枝花和云南楚雄、昆明和玉溪地区。
面积 11.26 万平方公里。
该带铁矿类型齐全,主要包括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攀枝花式);海相火山岩型铁铜矿床(大红山式)。
其它还有沉积变质型(鹅头厂式、满银沟式)、海相沉积型(大龙口式、美党式)、矽卡岩型(泸沽式)等。
康滇地轴铁矿资源丰富,已发现铁矿(含共生矿产)产地 332 处,其中,大型、超大型矿床 8 个、中型 29 个、小型 107 个。
勘查工作程度在详查以上者,约占 20%左右,普查、预查 40%左右,对航磁异常也缺乏系统研究、查证。
进一步开展康滇地轴成矿带富铁矿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仍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
康滇铁矿成矿带有攀西和滇中两个找矿远景区,包括沙坝-太和、巴硐-攀枝花、泸沽-喜德、满银沟小街、新平大红山和撮科等 6 个勘查靶区,预测铁矿石资源量 200 亿吨。
14.二道井-温都尔庙铁矿成矿带位于内蒙古中部二连-苏尼特右旗一带,面积 6.43 万平方公里。
温都尔庙地区铁矿床(点)呈群呈带展布,分南北两个矿带(找矿远景区),南矿带地处温都尔庙复背斜带上,有小敖包、哈拉哈尔、乌兰敖包、白音诺尔、白音车勒等铁矿床;北矿带地处二道井-红格尔复背斜带上,有白音敖包铁矿床(规模达中型)和卡巴、包日汗喇嘛庙、红格尔庙等铁矿床。
该区铁矿资源潜力较大,元古界温都尔庙群为主要含矿地层,矿床类型为沉积变质型。
依据含矿地层的展布、已发现的铁矿床以及推断为铁矿引起的航磁异常,该成矿带圈定出温都尔庙和二道井-红格尔 2 个找矿远景区,包括 5 个铁矿重点找矿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