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ipstatin高产菌株筛选

Lipstatin高产菌株筛选

从表4可以看出,当豆油浓度为1.5%(y/y)时, lipstatin产生菌的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同时发现随 着豆油浓度的增加,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速度也随之 变慢,且菌落变小。确定1.5%(v/v)剂量进行耐受突 变株的筛选,进一步对耐豆油变株的生产能力进行了 统计分析,其产量分布结果见图3。
从图3可以观察到耐豆油突变株中,lipstatin合 成能力高于出发菌株的占42%,低于出发菌株的占 10%,与出发菌株持平的占48%。如此高的正变率,说 明了此筛选方法的合理性。
用群体传代的方法考察了高产菌株XC—lp一69的 斜面传代稳定性,结果见表5。
表5
XC—lp一69高产菌株的稳定性考察(/-g/m[)
表5结果显示,经过连续传5代,菌株XC—lp一69 的生产能力基本一致,说明菌株XC—lp一69的高产性能 遗传特性稳定。 3讨论
通过UV和微波复合筛选得到遗传性能稳定的 lipstatin高产菌株XC—lp一69。
从图1、图2可以看出,OT一63培养至发酵结束时 (5d)分泌至胞外的lipstatin只有35%,而w一39达 50%,比原来提高了15%,且总的发酵效价也提高了 18%。
推测微波的作用改变了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促 进了胞内lipstatin的外排,减轻了lipstatin对其自身
表1
冰箱保存菌株产生lipstatin的情况Qlg/m1)
(1)斜面培养条件培养温度(30±0.5)C,相对 湿度35%~50%,培养时间120~150h。
(2)种子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27 C,250ml三角 瓶装量25ml,转速240r/rain,培养时间20~24tl。
(3)发酵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27 C,250ml三角 瓶装量25ml,转速240r/rain,培养时间120h。
分离或其他诱变处理,经不同模型选择的较优菌株), 连续发酵三批,其结果平均值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OT一3菌株lipstatin发酵效价较 高,因此选择OT一3为出发菌株。 2.2 紫外线诱变处理结果
试验中对出发菌株OT一3进行不同剂量的UV诱 变处理,经梯度稀释后涂布平板,待菌落生长成熟后, 从每个处理剂量平板中挑取30个单菌落分别传斜面, 逐一接种发酵瓶,考察诱变株的发酵水平,统计其致死 率、变异率(±10%以上)和正变率,所得结果见表2。
(2)摇瓶种子培养基(g/I。) 冷榨黄豆饼粉15.0, 甘油15.0,酵母膏7.5,豆油5.0,KN03 2.0,MgS04· 7H:O 1.0,自来水配制,pH7.O~7.2。
(3)发酵培养基(g/I。) 冷榨黄豆饼粉30.0,甘油 20.0,大豆卵磷脂12.0,酵母粉10.0,豆油5.5,自来 水配制,pH7.0~7.2。 1.3培养条件
stat in the treatment of oh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J].Diab o 7f。1 998,21(8):1288 [4]周德庆著.微生物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 998 [5]Markus G,Wolfgang E.Adelbert B,et a1.Biosynthesis
由表3可以看出,随着微波照射时间的延长致死 率上升,正变率下降,但产量最大提高率随时间延长而 上升,故后续试验采取微波照射7rain。
以OT一63为出发菌株,进行微波诱变,微波处理 后的孢子悬浮液经适当稀释后涂布于分离平板,待菌 落成熟后,挑单菌落传斜面,进行摇瓶发酵初筛和复 筛。得到高产菌株w一39,总发酵效价和胞外发酵效价 均高于菌株OT一63,结果见图1、图2。
表4 不同浓度豆油对lipstatin产生菌生长的影响
经过5轮UV和微波交替处理,高浓度豆油平板 选择,得到菌株XC—lp一69发酵效价达911弘g/ml,较原 始菌株XC—lp一2(300>g/m1)提高了2倍多。推测这种 诱变和筛选方法有助于提高菌体的脂肪酶的合成能力 或活性,或提高脂肪酶的分泌速度,增加lipstatin合成 所需前体浓度,提高lipstatin的效价。 2.5高产菌株XC—lp一69的稳定性考察
+++:长得好; ++:长得一般; +:长得差; ~:几乎不长。 40
一 琶 30
暴 惫20 : 牲 通lO
0 70
90
110
130
150
荆lX,J效价(%)
圈3
耐豆油变株产量分布图[耐受剂量1.5%(V/V)]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1]Wendy M,Paul B.Olistatat口].Drugs,1998,56(2):241 [23 Melia A T,Zhi J,Ze lasko R,el a1.The interaction of
油突变株,获得了高产突变株XC—lp一69,其lipstatin发酵效价达到91lpg/ml,较出发菌株OT一3提高了71.6%。传代试验表明突变
株XC—lp一69的高产遗传特性稳定。
关键词:Lipstatin; 菌种选育; 诱变; 毒三素链霉菌
中围分类号:TQ465
文献标识码:A
Selection of high lipstatin producing strain
由表2可知,随紫外线照射时间的延长,致死率、 变异率相应增加,但正变率较高出现在偏低剂量 .(60s),这与有关报道[4]一致,故后续试验中均采用 UV照射60s。经多次UV诱变选得菌株OT一63,较出 发菌株OT一3效价提高20%,达到63699/ml。 2.3微波诱变处理结果
试验中对出发菌株进行了不同时间的微波照射处 理,稀释涂平板,待菌落成熟后转接斜面,摇瓶发酵考 察。统计致死率、正突变率和产量的最大提高率,结果 见表3。
中国抗生索杂志2007年8月第32卷第8期
·459·
文章编号:1001—8689(2007)08—0459—03
Lipstatin高产菌株筛选
韩俊茹 陈锡永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新昌312500)
摘要: 以毒三素链霉菌XC—lp一2的变株OT一3为出发菌株,经UV和微波复合诱变处理,并在含豆油的平板上定向筛选耐豆
§60 一 墨 皇dO 叁 裁 越20 蜊

40
80
120
160
时问(h)
1:对照0T一63;2:W一39
图2
菌株w一39和OT一63分泌lipstatin至胞外
比例的比较
生物合成途径的反馈调节作用,促进lipstatin的合成。 2.4耐豆油突变株筛选
文献报道,豆油为lipstatin的合成提供前体[5“]。 通过选育耐豆油突变株,能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豆油 合成大量前体物质参与lipstatin的生物合成,大幅度 提高产量。以OT一63的单孢子悬浮液经适当稀释后, 涂布于含不同浓度豆油的分离平板上,培养观察,结果 如表4。
the lipose inhibitor orlistat with ethanol in healthy volun—
teers口].Eur J Clin Pharmacol。1998,54(9~10):773 [3]Hollander P A,Elbein S C,Hirsch I B,et a1.Role of orli—
将经过UV照射、微波处理或两者交替处理后得 到的孢子悬液梯度稀释后,分别涂布于含一定豆油浓 度的分离平板上,30℃培养。 1.6分析方法
(1)I.ipstatin发酵效价测定 试样制备 取发酵液10ml,4000r/min离心 15min,上清液用丙酮1:4的比例稀释摇匀浸泡1h, 取上清液再次10000r/min离心3min或膜过滤,取清 液进行HPI。C测定胞外效价,并用同样的方法测定菌 丝体沉淀中的产物量(胞内效价)。本文中发酵效价为 胞内外效价之和。 HPI。C色谱条件 色谱柱C,。ODS(4.6mm× 250mm,5肛m),柱温35‘C,检测器DAD(HPll00),检 测波长210nm,流动相为乙腈:水(86:14),流速 0.8ml/min。 (2)pH测定用酸度计测定。 (3)菌丝浓度测定 取10ml发酵液,4000r/min 离心15min,测定沉淀物在发酵液中所占比例作为菌 丝浓度。 2结果与讨论 2.1 出发菌株的选择 取4+C冰箱保存的10株菌(XC—Ip一2经多次自然
KEY WORDS I。ipstatin; Strain breeding; Induced mutation; Streptomyces toxytricini
Lipstatin(利普司他汀)是毒三素链霉菌(Streto— rnyces toxytricini)的代谢产物,能选择性抑制胃肠道中 胰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脂肪的分解和吸收,其四氢衍生 物奥利司他(orlistat)已被Roche公司开发为减肥药 (商品名:赛尼可,Xenical)[1.z3,是目前唯一一个作为 非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上市的治疗肥胖症的药物[3]。因 此,发酵法生产lipstatin备受关注。
Han Jun—ru and Chen Xi—yong (Xinchang Pharmaceutical Factory,Zhejiang Medicine Co.,Xinchang 312500)
ABSTRACT After Stretomyces toxytricini OT一3 was treated by UV and microwave irradiation,the soy— bean oil tolerant mutants were screened and a high—titre strain XC—Ip一69 was obtained.The productivity of strain XC—lp一69 reached 91 1 tlg/ml,which is 71.6%more than that of the starting stain OT一3.The subculture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hereditary character of high productivity of strain XC—lp一69 is stabl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