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一、培养基的营养构成与类型划分
营养构成 划分依据 培养基 种类 制备方法 用途
水、无机 物理 盐、碳源 性质 和氮源
还要满足特
殊营养物质 化学 (生长因 子)、氧气 以及温度、
分离、纯化、 加凝固剂如:鉴定、计数 固体培养基 半固体 观察微生物运 琼脂
培养基 液体 培养基 天然 培养基 动
土壤“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与筛 选 土壤“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
稀释涂布平板法
【实验设计】
土壤取样
什么样的环 境取样?
选择培养*
①选择培养的目的? ②液体培养基
样品稀释 (梯度稀释)
挑选产生透明 圈的菌落
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 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2)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 的是( ) 样品稀释(梯度稀释) 后将样品涂布在鉴别纤维素分

C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 212和256,取平均值163 D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 240和480,取平均值310
E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 240和250,取平均值233
【平板涂布与菌落统计】
90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0.1mL 0.1mL 0.1mL
【例题1】为了获得β-胡萝卜素产品,某小组开 展了产β-胡萝卜素酵母的筛选与色素提取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4)为了将分离到菌株纯化,挑取菌落在3块 相同平板上划线,结果其中一块平板各划线区 接种环温度过高, 均未见菌生长,最可能原因是 。 菌被杀死 (5)为增加β-胡萝卜素提取量,在研磨酵母 细胞时,添加石英砂的目的是 研磨充分 ;研 磨时
将样品涂布在选择尿素 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同种微生物菌落特征:颜色、形状、大小、 隆起程度(突起)、边缘等方面基本一致, 这些都是区分细菌的重要手段。
土壤“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
【样品稀释】 【平板涂布】
【统计菌落】
【计数菌数】
【样品稀释】
90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 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几位同学分别得 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 A同学: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 B同学: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5和260 ,取平均值238
(1)甲操作称为 倒平板 ,指出乙、丙操作的 错误:乙未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旁)划线 , 丙 最后一区域划线与第一区域相连 。 (2)判断:固体培养基上由一个细胞繁殖而 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叫做 菌落 ,属于 生命系统的 种群 层次。
(3)判断: 稀释度足够高的 ①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 的菌落( ) 口 ②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 ) ③溶化时将称好的牛肉膏从称量纸上直接倒入 烧杯( ) 连同称量纸一同 ④熔化琼脂时,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 糊底( ) (4)分散细菌得到单菌落 稀释涂布平板法 法 比 法效果更好。 平板划线法
安全阀 压力表
放气阀
排气软管 灭菌桶 高压蒸汽灭菌锅
【例题1】为了获得β-胡萝卜素产品,某小组开 展了产β-胡萝卜素酵母的筛选与色素提取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3)右图是灭菌锅及其局部剖面示意图,图 中甲、乙、丙依次是 ① 。(填序号) ①安全阀、放气阀、压力表 ②放气阀、安全阀、压力表 ③安全阀、放气阀、温度表 ④放气阀、安全阀、温度
不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 β-胡萝卜素较耐酸 添加CaCO3,理由是 。 (较稳定)
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培养
(一)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计算称量 溶化(调节PH) 灭菌
倒平板(50℃)
倒平板(50℃)
倒平板(50℃)
打开一条缝隙
平板倒置 平板冷凝
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
×
×
× √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研究者得到一个经培养后菌落分布如图 所示的平板,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 误? 涂布不均匀
(5)每次划线前和划线后,接种环都要通过 灼烧灭菌,完成右图丙的划线操作,
6 共需灼烧接种环________ 次。灼烧接种环之
后,要冷却后再进行划线操作的原因 是 以免接种环温度过高,杀死菌种 。 (6)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
形成(或红色消失),培养基中出 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四种纤维素分解菌 在刚果红培养基上 形成的透明圈
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琼 脂培养基上的黑色带金 属光泽的菌落
二、 操作技术 无菌 ——微生物分离培养成功关键(消毒与灭菌) 1、实验操作者双手: 70%酒精消毒 2、接种环、接种针或试管口、瓶口:
不加尿素的培养基(对照组)与尿素选择培养基都接种后同时培养, 对照组培养基细菌不生长,菌落数目明显少于选择培养基(实验组) 的数目,说明起到了筛选、选择作用。
90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0.1mL 0.1mL 0.1mL 240个
如何根据平板上统计的平均菌落数推测计数 出原来每克样品中的活菌数(菌株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原因是 末端细菌数目比起始端少 ____________________,多次划线的目的 是 使细菌数目随划线次数增加逐渐减少, 。 以便分离得到单菌落
(7)右图是某同学修正丙操作后的正确的“微生物平 板划线”示意图。划线顺序为1→2→3→4→5。下列有 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培养
(二)分离纯化大肠杆菌 方法一、平板划线法
方法一、平板划线法



单菌落
方法二、稀释涂布平板法 (一)系列稀释操作
移液管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移液管吸取菌液稀释时,轻压橡皮头,吹吸三次 的目的是?
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
(二)涂布平板操作
【例题2】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是现代生物 工程应用中的重要环节。据此回答:
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培养
(三)分离纯化后培养
无菌落产生
有菌落产生
未接种培养基 接种培养基
(三)分离纯化后培养
1、对照培养方法:将 。 未接种培养基和已接种培养基都放入适 宜温度恒温箱中培养适宜时间观察结果 2、对照培养结果: 若未接种培养基上 无菌落产生 ,
接种培养基上 有菌落产生,且菌落颜色、 形状、大小基本一致并符合 , 大肠杆菌菌落特点 则说明符合要求。
A
A.经选择培养 解菌的培养基上
B.选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的纤维素分解
菌少
C.经稀释涂布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
D.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
素的培养基上
【实验设计】
土壤取样
什么样的环 境取样?
选择培养*
①选择培养的目的? ②液体培养基
样品稀释 (梯度稀释)
观察菌落
统计菌落数 计数细菌数
不加凝固剂
工业生产
成分
成分不明确的 工业生产 天然物质 成分明确已知 分离、纯化、
用途 PH要求。 功能
鉴定、计数 加入某种化学 分离筛选特定 选择培养基 物质 微生物 鉴别培养基 加入某种指示 鉴别不同微生 试剂 物
合成培养基
需分离 微生物
选择培 鉴别培养 养基 基
鉴定原理
尿素作 酚红指 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 尿素 解生成氨。使培养基的碱 分解菌 为唯一 示剂 氮源 性增强,pH升高,指示剂 变红 纤维素 纤维素 刚果红 刚果红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 分解菌 作为唯 染色法 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 解后,刚果红—纤维素复合物不能 一碳源 大肠 杆菌 一般 培养 基 伊红美 蓝培养 基 大肠杆菌菌落呈现黑色,, 带有金属光泽
灼烧灭菌
3、锥形瓶、培养皿: 干热灭菌和高压蒸 汽灭菌(湿热灭菌) 4、培养基: 高压蒸汽灭菌 (不能采用干热灭菌)
【例题1】为了获得β-胡萝卜素产品,某小组开 展了产β-胡萝卜素酵母的筛选与色素提取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用的培养皿常用的两种灭菌方法是 干热灭菌和高压蒸 ;为了防止冷凝水渗入 汽灭菌(湿热灭菌) 及减少灭菌后器皿或培养基被污染,灭菌前应 该 牛皮纸或几层报纸包扎紧 。 (2)为了筛选出酵母菌,培养基中添加了青霉素 ,其目的是 抑制细菌生长 。
某一稀释度下的 每克样品中 平均菌落数(C) ×稀释倍数 菌株数= (M) 涂布平板时所 用的稀释液体 积 mL (V)
每克样品中的活菌数=(C÷V)×M
至少涂布3个平板;菌落数目在30-300个之 间的平板最适宜计数
设置对照实验
判断选择培养基中是否有杂菌污染:
未接种培养基(对照组)与接种培养基同时进行培养, 若对照组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未被杂菌污染。
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筛选作用: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对照组)与尿素选择培养基都接种后同时培 养,观察两种培养基上菌落数目,若对照组培养基菌落数目明显大 于选择培养基(实验组)的数目,说明起到了筛选、选择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