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化验室组织与管理第二节
第二章化验室组织与管理第二节
违章现象的危险认识不足任其存在,管理不到位,负主要管理 责任。 4)、生产技术科分管中心化验室副科长任海波,平时管理不力、 要求不严,负管理责任。
5)、生产技术科科长韩启明负管理责任。
• 整改措施: • 1)、对中心化验室的各项标准制度进一步进行完善,
强调仪器设备、药品安全等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要 求一切化验工作必须按标准制度和操作流程执行,确 保万无一失。
• 责任分析: • 纠正预防措施:
• 1)样品收到后应立即贴上标签,写明日期、名称、送样 单位或送样人,并放在专用室内;
• 2)所有化学药品不能进入办公室,可以吃饭或饮水之处 要与化验室绝对分开;
• 3)任何来历不明的东西不能吃。
案例二: 误操作事故
事故经过:
当晚8时许,当事人在准备处理一瓶四氢呋 喃时,没有仔细核对,误将一瓶硝基甲烷当作 四氢呋喃投到氢氧化钠中。约过了一分钟,试 剂瓶中冒出了白烟。当事人立即将通风橱玻璃 门拉下,此时瓶口的烟变成黑色泡沫状液体。 当事人叫来同实验室的一名博后请教解决方法, 即发生了爆炸,玻璃碎片将二人的手臂割伤。
身边的化学事故
三、工作人员职责
1、检验人员职责 2、质量监督员职责 3、计量管理员职责 4、设备管理员职责 5、资料管理员职责 6、样品管理员职责 7、记录报告审核员职责 8、标准溶液制备员职责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 案例一:误服甲醇事故 • 发生时间:2005年5月 • 事故经过:某化验室收到一瓶用矿泉水瓶装的甲
黄某将色谱仪通入载气氢气后,打开主机开关,当打开加
热控制器开关2miຫໍສະໝຸດ 后,仪器发生爆炸,致使仪器前门飞出
打在2m外的实验台上,严重变形;幸好黄某打开加热开
关后,转到仪器侧面检查柱尾气,未造成人员伤害。
• 原因分析:
• 1)直接原因经事后调查分析,色谱仪内一色谱柱被 卸走,导致大量氢气泄漏到色谱柱箱内,与柱箱内 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当开启箱内加热丝开关, 使加热丝加热烧成红色,产生明火引起爆炸。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
第二章 化验室组织机构与权责
第二节 机构职责
1、资源的分类 2、检验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3、化验室人员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4、中心化验室的权利有哪些? 5、化验室系统的设置一般由那三个体系构成?
第二节 机构职责
岗位职责的制定
基本原则:职、责、权统一。
岗位责任制的条文应精炼、简洁、准确。 忌拖泥带水,更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否则职责 不清,工作人员无所适从。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新入厂职员、工人的厂级安全教育、 车间级安全教育和岗位(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它是厂 矿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制度的基本形式。
企业必须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 育、班组教育;对调换新工种,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 设备、新材料的工人,必须进行新岗位、新操作方法的安 全卫生教育,受教育者,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 4)、自我防范意识差,未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
• 责任分析: 1)、朱晓娟配制溶液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操作责任心不强,
负主要责任。 2)、溶液配制员魏杰,在前一天配制溶液结束后,没有将剩下的
98%浓硫酸按规定进行收藏,存在习惯性违章,负主要责任。 3)、中心化验室组长尚树芹,对零散的酸、碱试剂长期混放这一
四、不同层次人员的技术职责
1、技术员职责 2、助理工程师职责 3、工程师职责 4、高级工程师职责5年
5年
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
5年
助理工程师
技术员
化验员职责
1、负责肉类制品厂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生产操作中 微生物、理化指标的监测、检验,做到准确无误。 2、负责本岗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维护保养,严格执行仪器 、 设备的操作规程,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转。 3、负责认真填写《检验原始记录》。 4、负责认真填写《检验报告单》,(化验结果核对后填写 ,一式五份)。 5、负责本岗药品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药品、化学试剂、 危险品管理制度,按照程序标准使用,确保化验工作的安全 。 6、负责化验室的清洁卫生,按照要求搞好本岗的日常卫生 ,(包括地面、墙壁、门窗、桌案及仪器、设备)
走廊上的鲜血
通风橱的玻璃门起到了良好的防爆作用
事故原因: 该事故是由于当事人在投料时粗心
大意,没有仔细核对所要使用的化学试 剂而造成的。实验台药品杂乱无序、药 品过多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经验教训: 这是一起典型的误操作事故。它告
诫我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 骤都必须仔细、认真,不能有半点马虎; 实验台、工作台要保持整洁,不用的试 剂瓶要摆放到试剂架上,避免试剂打翻 或误用造成的事故。
化验室机构(岗位)职责包括化验室系统各部门的岗位 职责和各类人员(个人)的岗位职责。
个人岗位责任制是部门岗位责任制的分解,使不同岗位 的工作人员担负起不同的责任,当部门所有人员都完成了个 人岗位责任制规定的工作任务以后,部门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技术职责
部门岗位职责 人员岗位职责
化验室机构(岗位)职责
2、职权的形式:分为三种:
(1)直线职权:即指挥权、主导 是直线人员所拥有的包括发布命令及执行决策等的 权力,即指挥权。每一管理层的主管人员都具有这 种职权。直线职权是从组织上层和下层的主管人员 之间形成的一条权力线,这条权力线常被称为指挥 链或者指挥系统。
(2)参谋职权:辅助性职权、协助 是参谋人员或者参谋机构所拥有的辅助性职权,其主要 任务是协助直线主管进行工作。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实验室安全防护
中山大学一实验室发生爆炸
课题组负责人 安全教育
谁的责任???
2005年10月9日上午11时25分左右,中山大学药 学院一实验室发生一 起爆炸事故,造成现场1名工人重度烧伤,部分 实验设备受损.爆炸现场为 一中药提取工艺间.当日上午,实验室安排某合同工人单独进行一种中药的提 取试验。该工人在提取操作过程中,未能把冷凝器的冷却水及时注入冷热缸, 致使冷热缸内压力过大造成冲料,缸内乙醇冲出容器引发瞬间气体爆炸事故。 爆炸造成现场走廊间隔用的铝合金玻璃被整体摧毁,西边墙上及两边的进出 口也被爆炸气浪冲破,柜式空调机、灯罩也被破坏。另外,爆炸造成工人脸 部、背部和手臂大面积烧伤(经初步诊断为85% 2-3度烧伤)。
• 事故教训:
• 随着科学的发展,气相色谱仪越来越受到分析检 验者的青睐,它以用样少、快速、灵敏度高、价 格低廉等特点,越来越多地走进工厂化验室、科 研单位,然而,如何正确使用色谱仪是至关重要 的。应从此次事故中认真吸取下列教训。
(1)提高职工对各类仪器操作技能,特别是开机、 停机,了解仪器存在的危险因素,加强对职工的 安全教育。
对于一个企业或部门而言,其权力是上 一级管理者授予的。
在实际工作中,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权力 的授予和运用,才能理顺企业内部的各种复 杂关系,使得企业利益和权益得到保护,最 终达到企业的既定方针和目标。
(2)、职权
职权是指管理职位所固有的发布命令和希望 命令得到执行的一种权利。职位不同,权限 范围不同。
第二节 机构职责
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技术员
工作人员职责
负责人职责
其他专业工 作室 职责 办公室职责 质检科职责
第二节 机构职责
化验室组织机构的职责包括化验室各系统 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和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
一、各科室的职责
1、中心化验室:全面负责质量管理、计量、 检验、环境、卫生、质量事故调查、仪器设备 采供、维修调试、检验人员考核等工作。
• 原因分析:
• 1)、朱晓娟在配制溶液过程中,没有仔细查看试剂瓶标签 的情况下,错把98%浓硫酸当作是氨水,注意力不集中、 操作责任心不强。
• 2)、中心化验室的零散试剂管理不到位,酸、碱试剂长期 混放,存在习惯性违章现象。
• 3)、在配制有刺激性试剂时,没有按照规定在通风橱中操 作,执行规范标准不到位。
• 5)、把此次事故当作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让公司所有化 验人员增强防范意识,确实做到三不伤害,杜绝类似事故 的再次发生。
案例四:化工色谱仪爆炸安全事故分析
•
•
某化工厂在气相色谱仪开机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
的疏忽大意,致使色谱仪发生爆炸。
•
事故经过 : 2001年9月5日10时,某化工厂净化工
段化验室班长张某让当班人员黄某对二楼一色谱仪开机,
醇样品,并且没有任何标记,只是口头传达,也 没有立即送到分析室,而是放在办公室的窗台上 。过了一会,另一名化验人员进入办公室,误将 甲醇样品当作水喝了一口并咽下,发现不对劲, 紧急到医院进行洗胃处理。
• 原因分析:
• 1)样品送错了地方,没有送到化验室; • 2)样品没有贴上标签;3)喝来历不明的东西。
• 2)、要培养每个人工作责任心,按照“团队、规范、 认真、用心”的要求去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按照岗 位操作标准流程去做每件事,不能疏忽每一个细节。
• 3)、加强业务学习,强化检验基础知识的学习,普及危险 化学品、电器设备等安全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知识与操作 技能。
• 4)、立即彻底检查安全隐患,发动各岗位对照岗位制度标 准,自查自纠,消除安全隐患。
• 事故责任分析:
操作人员黄某未按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操作 ,是导致这场事故的主要原因,黄某有不可推卸 的责任。本化验班长张某缺乏责任心,让没有开 机经验的黄某独立操作,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没有 足够的认识。原维修工也负一定的责任,对备用 机器内的物品随便拆用,停机时未按要求对仪器 载气进出口进行封堵,同时调走前未对仪器进项 严格交接。
• 2)主要原因该操作工黄某在开机前未按规程要求操 作,对色谱柱箱内所有连接处未进行试漏。如果当 时打开色谱柱箱,就会发现缺少一根色谱柱,不致 于使氢气大量泄漏于柱箱内。
• 3)其它原因该仪器停机后未按要求对仪器的载气进出口 进行封堵,对仪器未作很好的保护,而在下次开机前很容 易让人省去试漏这一项工作。由于该仪器是进行临时样品 分析的,1个月前还曾使用过,在停机过程中,原仪器维 修工将仪器内一色谱柱卸走,又因其在此期间调离本岗位 ,未对仪器情况进行严格交接,致使黄某在开机时免去试 漏这一程序。班长张某对本化验室仪器情况了解不全面, 未能协同操作人员在开机前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