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直流输电可靠性评估的等效模型任 震 武 娟(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工程系 510641 广州) 陈丽芳(广州珠江电力检修公司 511458 广州)摘 要 在深入研究M arkov 过程的基本原理和累积状态之间转移频率的性质的基础上,建立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等效模型的方法,并利用边界墙的原理求解等效模型中各累积状态之间的等效转移率。
等效模型的使用,降低了求解随机转移概率矩阵的阶数,简化了计算,提高了精度。
通过一个算例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可靠性 等效模型分类号 TM 732 TM 7221998206225收稿,1998211206改回。
电力系统及其发电设备控制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南方电力联营公司资助项目。
0 引言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的改善将给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带来巨大的效益。
因此,定量评估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通常可采用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法(FD m ethod )。
此方法在确定系统各容量状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系统的状态空间图来求解其可靠性指标[1,2]。
当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时,其状态空间的状态数剧增。
例如,对于有n 个元件的系统,如果每个元件存在3种状态,则这种系统的状态数为3n 个。
各状态之间的逻辑转移关系也变得十分复杂,这给状态空间图的建立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同时,随机转移概率矩阵(stochastic tran siti onal p robab ility m atrix )的阶数随着系统状态数的增多而迅速增加。
这将使得求解随机转移概率矩阵的计算工作量非常庞大,计算精度降低。
针对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法的不足,本文在深入研究M arkov 过程的基本原理和累积状态之间转移频率的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等效模型的方法。
该方法先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并作出各子系统的状态空间图,然后建立各子系统的等效模型,通过一定的组合关系即可求得整个系统的状态空间图。
本文还利用边界墙(boundary w all )的概念,求出了等效模型中累积状态之间的等效转移率。
等效模型的使用,降低了随机转移矩阵的求解阶数,简化了计算并提高了计算精度[3]。
通过一个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实际算例,详细介绍了等效模型的使用方法。
该算例所得的可靠性指标同国内外同类型直流工程的指标比较吻合,从而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1 可靠性评估的数学模型111 M arkov 过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及其有限个组成元件是可维修的。
每个元件的单独状态有限,且出现这些单独状态的事件是互斥的,因此,可以将整个系统看作有限状态空间8。
由于通常组成系统的元件的寿命分布和修复时间分布均考虑为指数分布,所以在数学上可将系统认为是时间上连续、空间上离散的平稳M arkov 过程。
描述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M arkov 过程具有齐次性[4]。
将P r {X (t )=j X (0)=i }=p ij (t )(其中i ,j ∈8)称为转移概率函数,则有p ij (∃t )=Αij ∃t +o (∃t ) i ,j ∈8,i ≠j(1)p ii (∃t )=1-∑i ≠j ,j ∈8pij(∃t )=1-∑i ≠j ,j ∈8Αij∃t +o (∃t )(2)A =Α00Α01…Α0N Α10Α11…Α1N ΑN 0ΑN 1…ΑN N(3)式中 A 为随机转移概率矩阵,A 中的元素Αij (i ≠j )为状态i 到状态j 的转移率,A 的每行元素之和等于0。
t 时刻系统处于状态i 的概率为p i (t )=P r {X (t )=i }(其中i ∈8),P (t )=[p 0(t ),p 1(t ),…,p N (t )],满足微分方程:P ′(t )=P (t )A (4)831999年5月 电 力 系 统 自 动 化A u tom ati on of E lectric Pow er System s 第23卷 第9期 p i =li m t →∞p i (t )表示在稳态运行下系统处于状态i 的概率(i ∈8)。
由于li m t →∞p i ′(t )=0,i ∈8,故式(4)可化为:(p 0,p 1,…,p N )A =0(5)由于∑N i =0p i =1,所以p 0,p 1,…,p N 可由下列联立方程求得:(p 0,p 1,…,p N )A =0∑Ni =0pi=1(6) 如果进一步假定状态0,1,…,K 为运行状态,状态K +1,…,N 为故障状态,则可求得系统的可用率A 和不可用率A 为:A =∑Ki =0piA =1-A =∑Ni =K +1pi(7)112 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状态i 的频率f i 为在稳态运行情况下,单位时间从状态i 转移到其它状态的平均次数;状态i 到状态j 的转移频率f ij 为单位时间从状态i 转移到状态j 的平均次数。
则f ij =li m t →∞li m ∃t →01∃tP r {X (t +∃t )=j ∩X (t )=i }=li m t →∞li m ∃t →01∃tP r {X (t +∃t )=j X (t )=i } P r {X (t )=i }=Αij p i(8)式中 t →∞表示稳态情况。
由于f i =∑i ≠jf ij ,所以式(8)可化为:f i =p i∑j ≠iΑij(9) 设1′为某几个单独状态所组成的累积状态,则1′可看作状态空间中的一个子集,即1′<8。
累积状态1′的频率f 1′为:f1′=∑i ∈1′∑j 1′fij=∑i ∈1′p i∑j 1′Αij(10) 设1′和2′为状态空间8中的两个累积状态,且1′和2′无公共状态,则累积状态1′到累积状态2′的转移频率f 1′22′为:f1′22′=∑i ∈1′∑j ∈2′fij=Κ1′22′A 1′(11)式中 Κ1′22′为累积状态1′到累积状态2′的转移率;A 1′为状态1′的可用率(即累积概率)。
2 可靠性评估的FD 法211 子系统的划分现代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普遍采用双极双桥12脉动接线方式[5]。
系统包括了交、直流侧的各种元件,结构比较复杂。
为了使问题简化,通常先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
本文根据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典型备用模式和运行条件,将系统划分为6个子系统。
分别是:桥子系统、换流变压器子系统、交流滤波器子系统、控制及保护子系统、直流线路子系统和极设备子系统。
桥子系统由6个晶闸管组成,必要时同端的桥可共用多个备用阀臂;换流变压器子系统指系统交流侧母线与换流桥相联的一组换流变压器;交流滤波器子系统指系统交流侧的一组滤波器;由于仅考虑阀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所以控制子系统只包括1个换流桥的控制系统;极设备子系统包含一端一极上的平波电抗器和直流滤波器等元件;直流线路和它两端的极设备具有不同的运行条件,因此,直流线路子系统指一极直流线路。
212 等效模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被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每一种子系统的状态空间图都含有多个状态。
如果直接将子系统组合成整个系统的状态空间图,不仅十分繁杂、非常容易出错,而且容易造成求解随机转移概率矩阵的“维数灾难”问题。
因此,通常先将子系统的状态空间图中具有相同容量水平的各个状态合并成累积状态,然后建立子系统的等效模型。
等效的原则是:a 1各容量状态所对应的可用率相同;b 1各容量状态所对应的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应分别相等。
根据以上的等效原则,利用边界墙的概念,可以求出等效模型中各累积状态之间的等效转移率。
具体步骤如下:a 1作出各子系统的状态空间图;b 1在各累积状态周围作边界墙;c 1找出从累积状态i ′进入累积状态j ′的进入率,乘以相应状态的概率,然后相加即可求出从累积状态i ′到累积状态j ′的转移频率f i ′2j ′;d 1累积状态i ′到累积状态j ′的转移率Κi ′2j ′,可由f i ′2j ′和累积状态i ′的可用率A i ′求得。
下面以一备用桥子系统为例,具体介绍如何建立等效模型。
带1个备用阀的一端换流桥的状态空间图及其简化后的等效模型如图1所示。
其中虚线表示累积状态的边界墙。
累积状态之间的转移频率和等效转移率为:f 1′22′=24Κv (p 1+p 2)f 2′23′=12Κv (p 3+p 4+p 5)f 2′21′=Χv (p 4+2p 5)93・学术论文与应用研究・ 任 震等 高压直流输电可靠性评估的等效模型图1 带1个备用阀的一端两极换流桥模型及其等效模型F ig 11 M odel and equiva len t m odel of converter br idge with one spare va lvef3′22′=p 7Χv +2p 8Χv +3p 9ΧvΚ1=f1′22′p 1′=f 1′22′p 1+p 2=24ΚvΚ2=f2′23′p 2′=f2′23′p 3+p 4+p 5=12ΚvΛ1=f2′21′p 2′=Χv (p 4+2p 5)p 3+p 4+p 5Λ2=f 3′22′p 3′=Χv (p 7+2p 8+3p 9)p 6+p 7+p 8+p 9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得其余各子系统及其等效模型的状态空间图,然后将各子系统的等效模型按照一定的组合关系逐次加以组合,即可求出整个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状态空间图。
3 应用举例现以某双极双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作为计算实例。
系统中的各种元件的可靠性原始参数如表1所示。
将系统划分为6个子系统,分别建立了各子系统的状态空间图,求出其等效模型,并利用一定的组合关系,作出系统的状态空间图如图2所示。
根据此状态空间图,写出系统的随机转移概率矩阵,可以求出系统的各种可靠性指标。
按照上述的模型和方法,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得到如表2所示的计算结果。
经过分析,这些可靠性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型直流工程的指标比较吻合。
表1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原始参数Table 1 Or ig i na l param eters of HV DC tran s m ission syste m组合元件故障率 年-1维修时间 h修复率 年-1安装时间 h安装率年-1阀臂01355 71941 1021720175 11 680换流变压器010072411636216611008 760直流线路412248186988161极设备0107111155758144交流滤波器0139614100625172控制及保护0120081001 095100图2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状态空间图F ig 12 Sta te space d i agram of HV DC tran s m ission syste m4 结语本文根据M arkov 的基本原理和累积状态之间表2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指标Table 2 Reli ability i nd ices of HV DC tran s m ission syste m阀臂备用数运行方式概率频率 年-1平均持续时间 年系统总等值停运时间 (h ・年-1)系统能量可用率(%)系统期望输送容量 MW0备用两极运行01970 892 271502 0801035 306单极运行01028 892271742 5401001 041两极停运01000 12601240 45401000 526 1271654 1981541 17317701备用两极运行01986 722 191054 1101050 495单极运行01013 252191060 4201000 676两极停运01000 02401063 16601000 381581261 14991331 78810294 转移频率的性质,建立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