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术论文写作

学术论文写作

沈德潜《说诗晬语》
其二,“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阅历也 不可缺少。
其三,博闻广记,才能侃侃而论:知识 的储备,十分重要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其四,写作的才情与禀赋也不可回避:
“夫才有清浊,思有修短,虽并属文,参差万 品。”
《抱朴子外篇·辞义》 “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
其一, “世事洞明皆学问”:你有见 识,有眼光,能透辟地认识世界的 诸般事物,才能写出有学问、有真 知灼见的鸿篇巨制;
“文者,言乎志者也。” 王安石《上张太傅书二》
“文者气之所形。”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宏,志远则旨 永……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
叶燮《原诗》 “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 第一等真诗。”
(一)“写作”自身的特点 1.鲜明的目的性 “兴、观、群、怨” “比、兴、
美、刺” 陶冶性情 劝善惩恶 为人生 为艺术 长知识,广见闻,移人情 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匕首”、“投枪”
2.明显的综合性
文章是作者思想、阅历、知识、 文字(技巧)等各方面水平的一个 综合反映
所谓“文如其人”
女作家茹志娟曾经说——
有的则得力于深厚的生活积累和丰富 的人生阅历——
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
还有的得力于多练多写 “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文入妙来无过熟”
更多的学术论文作者得力于思想、 理论和知识的修养
二 学术论文的选题
(一)研究始于问题:一个具有科学价值 的问题
(二)确定题目和论证角度 (三)“小题大作”,开掘要深 于问题: 一个具有科学价值的问题
1.创新始于“问题”,提出新问题,或者从 新的角度去探讨老问题,往往导致新的 发现与突破,标志着科学研究的真正进 展 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Karl.R.Popper) 认为,科学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始于 问题,实践及理论的问题”。
波普主张:“科学只能从问题开 始”,“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 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 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 题。”
同作一题文,各自擅其妙。” 赵瓯北《闲居读书》
3.写作有极强的实践性
写作,是一种能力,即一种运用语 言文字来表达思想、理论、情思、 感悟的技能、技巧。
“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儿就能够从 无到有的……阅读跟写作不会比走 路跟说话容易,一要得其道,二要 经常历练,历练到成了习惯,才算 有了这种能力。”
叶圣陶《大学国文序》
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 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 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 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 能性,从
新的角度去考虑老问题,则要求
胡适1932年6月在北大毕业典礼上给学生开了 三味“防身药方”,第一味就是“问题丹”:
“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 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
“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 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 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鲁迅《致赖少麒》 欧阳修云:“无他术,惟勤读书而多为 之,自工。”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学习、揣摩、历练、自工
(二)写作自身的规律
1.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写作的“序”有哪些?
其一,由少到多,先放后收 鲁迅先生对初学木刻的青年说:“观察
畅达,严格按规矩作文; 然而“规矩”好讲,得巧甚难。 大匠能喻人规矩而不能使之巧。 “是以学文之事,可授受者,规矩
方圆;其不可授受者,心营意造。” 章学诚《文史通义》
2.习惯成自然,基础须夯实 科学思维、批判质疑的习惯 注重积累素材、分析数据的习惯; 认真构思、谋篇布局的习惯; 提纲挈领、推敲提炼的习惯; 讲究“文面”,规范书写的习惯 ……
“我在写每一篇东西的时候,哪 怕是一篇短小的散文,都在调动我 的一切储备……我都翻箱倒柜,把 所有的储藏,只要能用的都使用上 去,哪怕并不是用在文字上……”
“厚积薄发”,积之愈厚,发之愈佳; 如果“储备”有限,则往往“力不足中 道而废”,文章会显得苍白无力。 这就提醒我们,好文章并非仅仅是 “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的产物
3.得失不由天
“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 天。” 鲁迅《别诸弟三首》
“精神专一,奋斗数十年,神将相之, 鬼将告之,人将启之,物将发之,不奋 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 隘而已。”
郑板桥《题画》
4.切入不同途 文章写得好,每个人的切入点和得力
点都不尽相同,可谓“条条道路通罗马”。 有很多人得力于阅读—— “《文选》烂,秀才半。” “大抵能读千赋,则能为之。” 杨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多,手法熟,然后渐作大幅。不可开手即 好大喜功,必欲作品中含有深意, 于观者发生效力。” 《致罗清桢》
木刻如此,写作何尝不是如此?
“作文之体,初欲奔驰。” 欧阳修《与渑池徐宰》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 烂,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 绚烂之极也。”
苏轼《与侄简书》
“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小心——由 粗入细,有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 入纯粹。”
谢枋得《文章轨范》
“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 高论,笔端不窘矣。”
谢枋得《文章轨范》
其二,由记叙而论说
大学生、研究生的写作,主要是论文 的写作
“术业有专攻”,专攻的结果,必然 表现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而硕士、 博士研究生则必须撰写学位论文
其三,先规矩而后得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即基本训练,先求明白、清楚、
“试问当年伽利略和牛顿有多少藏书?有多 少仪器?他们不过是有问题而已。有了问题而 后他们自会造出仪器来解答他们的问题。没有 问题的人们,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 实验室里也不会有什么发现。”
学术论文写作概论
学术论文写作概论
一 写作的特点与规律 二 学术论文的选题 三 学术论文的准备 四 学术论文的撰写 五 学术论文的种类和格式
一 写作的特点和规律
(一)“写作”自身的特点 1.鲜明的目的性 2.明显的综合性 3.极强的实践性
(二)“写作”自身的规律 1.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2.习惯成自然,基础须夯实 3.得失不由天 4.切入不同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