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受到弹劾(不信任投票)的行为
由于英国的弹劾案都发生在1376年至1806年之间,在此期
间内发生的弹劾案都是下院针对贵族或高级官员的不法行为提
出,并没有明文规定那些行为应受到弹劾,都是按照英国的惯例
在处理,如英国第一例弹劾案,即1376年的拉蒂默案。
这一年,
英国下院集体上诉,控告王室总管拉蒂默从事羊毛走私贸易,向
国王提供高利贷借款,并对英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领土布列塔尼两
座重要城堡的丢失负有直接责任。
四、弹劾(不信任投票)的结果
如果被弹劾者经上院或其他法定机关确定其被弹劾行为不
存在,或者无充分证据证实其存在者,审理机关应宣告其无罪。
此
时,被弹劾者当然可以继续履行其法定职务,这一点两个国家都
相同。
如果被宣告罪名成立,两国的做法就有差异了。
如果不信任案在下议院一旦通过,政府要么辞职要么解散议
会重新进行选举。
根据英国宪法惯例,如果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
信任投票或者否决政府的重要法案(如财政法案),内阁必须总辞
职。
不信任投票是一把既对着政府又同时对着议会本身的双刃
剑,因为议会下院在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投票的同时,要承担由
此可能引起的下院自身被政府解散的风险。
当然,英国的两党制
使议会和内阁保持了议行合一,议会一般处于支持政府的地位,
这种制度使英国内阁比实行多党制国家的内阁更为稳定。
除非
执政党本身产生了重大分歧,或执政党的议员在下院丧失了多数
议席,否则议会是不可能对政府进行不信任投票的。
也就是说,
议会的不信任程序只有在上述“非常”时期才能启动并奏效。
然
而,英国议会对弹劾当事人的处罚更带有刑事判决的性质,处罚
方式包括处死、流放、监禁、罚款、没收财产、剥夺公民权利、不受
法律保护等等。
一旦被控罪行成立,当事人就要受到处死、流放、
监禁、罚款等严厉惩罚。
在美国,当参议院经审理认定被弹劾者有罪时,除对被弹劾
者予以撤职,或进一步剥夺其以后担任任何合众国荣誉职位、委
任职位或有酬金的职位的资格以外,不能对其进行刑事审判。
美
国宪法第二条第四款规定:被弹劾者经参议院判定为有罪时必须
罢免其职务。
对此总统无权颁发赦免令(第二条第二款第一项),
但是参议院却不一定要剥夺被弹劾者的任职资格,是否剥夺参议
院可以自由决定。
正因为参议院的判决仅限于撤职及剥夺任职
资格,所以经弹劾被定罪者仍然可以依普通司法程序被起诉、审
讯、判决和惩罚(第一条第三款第七项)。
五、西方国家弹劾的实践
从西方国家弹劾制的历史实践来看,英国除在弹劾制度创立
的几百年中成功地实施过多次弹劾外,自1806年以来就不曾用
过,经过长期的发展,这一制度的精神已融入到其责任内阁制中,
由不信任投票取代了弹劾。
在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对政府的
不信任案投票也只发生过4例。
美国自1789年宪法生效以来,
共有14名联邦官员受到众议院的起诉,13人受到参议院的审讯。
13人中,法官9人(其中1人为大法官)、参议员1人,总统2人、
部长1人。
参议院的审理结果是:9名法官中,4人被审判有罪而
被免职,5人被宣布无罪;以无管辖权为由驳回对参议员的起诉;
2名总统(安德鲁。
约翰逊和克林顿)和1名陆军部长被宣告无
罪。
法国只有1972年对篷皮杜政府的弹劾获得了必要的多数通
过,自1958年至1979年的24次弹劾案中,成功率仅为4%。
金灿荥.试析美国国会的监督功能.教学与研究.2003(2).68
.
王敏.宪政视野中的弹劾制.人大研究.20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