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核算题部分1. 某公司因生产经营需要租入设备一台,需改良后使用。
该设备租赁期2年,共计应付租金960,000元,每月支付40,000元,并要预先支付押金50,000元。
为改良设备共支出54,000元,其中,领用库存材料24,000元,应付维修工人工资30,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租赁业务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1. 解答如下(1)预付押金借:其他应收款——存出保证金 50,000贷:银行存款 50,000(2)发生设备改良支出借:长期待摊费用 54,000贷:原材料 24,000应付职工薪酬 30,000(3)每月支付租金借:制造费用 40,000贷:银行存款 40,000(4)每月摊销设备改良支出借:制造费用 2,250贷:长期待摊费用 2,250(5)收回押金借:银行存款 50,000贷:其他应收款——存出保证金 50,0002. 2004年12月11日,英国进口商向美国出口商赊购商品,账款约定按英镑结算,计GBP10,000。
假设当日汇率为US$1.8220/GBP1,账款清偿期为60天,年末汇率为1.8200,至2005年2月9日结算时,汇率为1.8300,美国出口商将收到的英镑存入银行。
要求:采用两项交易观的会计处理方法,为美国出口商作出赊销商品、年末调整和结算的各项分录(将未实现汇兑损益计入当年净收益)。
2. 解答如下2004.12.11 交易日汇率1.8220 10,000×1.8220 = 18,220借:应收账款(GBP10,000) US$18,220贷:出口销售 US$18,2202004.12.31 报表日汇率1.8200 (1.8200-1.8220)×10,000 = - 20借:汇兑损益 US$20贷:应收账款(GBP) US$202005.02.09 结算日汇率1.8300 (1.8300-1.8200)×10,000 = 100借:应收账款(GBP) US$100贷:汇兑损益 US$100收款,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GBP10,000) US$18,300贷:应收账款(GBP10,000) US$18,3003. 丁公司与A公司属于不同的企业集团,两者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
2007年12月31日,丁公司发行1,000万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作为对价取得A公司的全部股权,该要求:(1)假设该合并为吸收合并,对丁公司进行账务处理;(2)假设该合并为控股合并,对丁公司进行账务处理。
3. 解答如下本合并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吸收合并时,丁公司账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 1,000固定资产 3,200商誉 300贷:长期应付款 500股本 1,000资本公积 3,000本合并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控股合并时,丁公司账务处理如下借:长期股权投资—— A公司 4,000贷:股本 1,000资本公积 3,0004. 2004年12月11日,英国进口商向美国出口商赊购商品,账款约定按英镑结算,计GBP10,000。
假设当日汇率为US$1.8220/GBP1,账款清偿期为60天,年末汇率为1.8200,至2005年2月9日结算时,汇率为1.8300,美国出口商将收到的英镑存入银行。
要求:采用单一交易观为美国出口商作出赊销商品、年末调整和结算的各项分录。
4.解答如下2004.12.11 交易日汇率1.8220 10,000×1.8220 = 18,220借:应收账款(GBP10,000) US$18,220贷:出口销售 US$18,2202004.12.31 报表日汇率1.8200 (1.8200-1.8220)×10,000 = - 20借:出口销售 US$20贷:应收账款(GBP) US$202005.02.09 结算日汇率1.8300 (1.8300-1.8200)×10,000 = 100借:应收账款(GBP) US$100贷:出口销售 US$100收款,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GBP10,000) US$18,300贷:应收账款(GBP10,000) US$18,3005. A公司拥有B公司一定的股份,B公司本期净利润300,000元,期初未分配利润100,000元,本期提取盈余公积30,000元,应付股利120,000元,期末未分配利润250,000元。
要求:编制下列情况下的抵消分录:(1)A公司拥有B公司100%的股份;(2)A公司拥有B公司70%的股份.5. 解答如下(1)A公司拥有B公司100%股份时借:投资收益 300,000未分配利润——年初 100,000贷:提取盈余公积 30,000应付股利 120,000未分配利润——年末 250,000(2)A公司拥有B公司70%股份时借:投资收益 210,000少数股东权益 90,000未分配利润——年初 100,000贷:提取盈余公积 30,000应付股利 120,000未分配利润——年末 250,0006. 某公司因生产经营需要租入设备一台,需改良后使用。
该设备租赁期2年,共计应付租金720,000元,每月支付30,000元,并要预先支付押金100,000元。
为改良设备共支出54,000元,其中,领用库存材料24,000元,应付维修工人工资30,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租赁业务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6. 解答如下(1)预付押金借:其他应收款——存出保证金 10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0(2)发生设备改良支出借:长期待摊费用 54,000贷:原材料 24,000应付职工薪酬 30,000(3)每月支付租金借:制造费用 30,000贷:银行存款 30,000(4)每月摊销设备改良支出借:制造费用 2,250贷:长期待摊费用 2,250(5)收回押金借:银行存款 100,000贷:其他应收款——存出保证金 100,0007. 2006年2月10日,A公司销售一批材料给B公司,不含税价格为10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
当年3月20日,B公司财务发生困难,无法按合同规定偿还债务,经双方协议,A公司同意减免B公司20,000元债务,余款用现金立即偿清。
A公司未对债权计提坏账准备。
7. (1)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借:应付账款 2,00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930,000交易性金融资产 910,000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160,000借:固定资产清理 840,000累计折旧 360,000贷:固定资产 1,200,000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借:固定资产清理 80,000贷:营业外收入 80,000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110,000贷:投资收益 110,000(2)乙公司的会计处理借:固定资产 930,000交易性金融资产 910,000坏账准备 60,000营业外支出 100,000贷:应收账款 2,000,0008. 甲公司于2006年年末以银行存款1,200,000元购入A设备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
预计该设备无残值,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均采用直线法,会计折旧年限为6年,计税折旧年限为5年。
甲公司从2007年开始对A设备计提折旧,2007年年末甲公司对A设备进行减值测试,确定其可收回金额为900,000元。
2008年年末A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600,000元。
甲公司2007年和2008年的税前会计利润分别为10,000,000元和12,000,000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甲公司这两年除A设备之外没有发生任何其他的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
要求:(1)计算A设备2007年与2008年的折旧额。
(2)编制2007年、2008年与A设备的折旧、减值以及与所得税有关的会计分录。
8.(1)计算A设备20×7第与20×8年的折旧额。
20×7年的会计折旧=1 200 000÷6=200 000(万元)20×7年的计税折旧=1 200 000÷5=240 000(万元)20×8年的会计折旧=900 000÷5=180 000(万元)20×8年的计税折旧=1 200 000÷5=240 000(万元)(2)编制20×7年、20×8年与A设备的折旧、减值以及与所得税有关的会计分录。
1)20×7年借:管理费用 200 000贷:累计折旧 200 000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 0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0 000资产减值损失=(1 200 000-200 000)-900 000=100 000(万元)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2 515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 515 00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5 000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15 000应纳税所得=10 000 000—(240 000—200 000)+100 000=10 060 000(万元)应交所得税=10 060 000×25%=2 515 000(万元)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 200 000-200 000-100 000=900 000(万元)年末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1 200 000-240 000=960 000(万元)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60 000-900 000=60 000(万元)年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0 000×25%=15 000(万元)2)20×8年借:管理费用 180 000贷:累计折旧 180 000借:资产减值损失 120 0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20 000资产减值损失=(900 000-180 000)-600 000=120 000(万元)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3 015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 015 00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5 000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15 000应纳税所得=12 000 000—(240 000—180 000)+120 000=12 060 000(万元)应交所得税=12 060 000×25%=3 015 000(万元)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900 000-180 000-120 000=600 000(万元)年末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1 200 000-240 000-240 000=720 000(万元)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720 000-600 000=120 000(万元)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有余额=120 000×25%=30 000(万元)年末应追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0 000-15 000=15 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