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需要客观
新闻对于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接触着它。
消息、通讯、深度报道等,它们都有共同的基本特点,那就是真实性、时效性、新鲜性、接近性、重要性。
一则好的新闻,它的观点必须鲜明,内容应真实具体,反应迅速及时,语言简洁准确,简单概括就是:真实新鲜、简明精深。
在整个播报新闻的过程中,记者往往是最关键的人物之一。
从最初的获取新闻线索,到拟定采访计划,再到采访写稿,直至最后的报道作品,记者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记者对于一条新闻的解读不同,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新闻作品,最后产生的社会效果也就不同。
客观性永远是新闻采写的基础。
什么是新闻的客观性?简单而言就是真实。
这里的真实不仅仅是新闻事件本身不失实,而且讲究报道要全面,要收录各方的声音,切忌偏听偏信。
所以,记者绝对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凭“主见”妄下结论。
即使面对的是弱势群体,记者也应保持一定的理性,在全面了解事件发生情况的基础上再执笔。
清楚地记得我的实习老师曾说过的话:“记住一个道理,弱势群体只是在政治上、经济上占劣势,并不代表他们在道德上一定占有优势,他们也会说谎。
在面对所有人的时候都要保持理性和严谨的态度。
”如果没有站在客观的肩膀上看世界,只能是井底之蛙,看到的是它的一小部分,忽视了全局,因此,客观在新闻采写时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
媒体不是单纯的传声筒,不能再局限于“我把事实告诉你”,而应是播撒自由思想的使者,给予人们更多思考的空间。
(作者学校系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