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木育苗基础知识

林木育苗基础知识

林木育苗基础知识1.要将一粒种子培育成造林、绿化用的小苗需要经过哪些环节首先要进行种子催芽、苗圃整地、做育苗床或做垄、土壤消毒,然后进行播种、灌溉、施肥、间苗、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对苗木生长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甚至造成育苗失败。

2.何如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育苗方式常规育苗是在苗圃中进行的,经播种或扦插培育出造林和绿化用的苗木;组培、工厂化育苗技术是在温室中进行的;另外还有嫁接育苗和容器育苗技术。

大田常规育苗劳动强度大,育苗周期长,受自然环境影响大,苗木质量不易保证;组培、工厂化育苗缩短了育苗周期,加快了育苗速度,大大提高了苗木质量,对提高苗木成活率大有好处;组培育苗、嫁接育苗和容器育苗是在种子或插条等繁殖材料紧缺、技术和设备设施具备情况下采用。

但对大多数集体和个体育苗和经营者来说,首选成本低、技术相对简单的常规育苗,其次是嫁接和容器育苗,组培、工厂化育苗不适合个体育苗。

3.选择苗圃地时主要考虑哪几个因素主要考虑以下七个因素:一是苗圃要设在造林地的附近,这样可减少因长途运输而造成的苗木失水过多、降低苗木质量、影响造林成活率、增加造林成本而造成的损失,这样所培育的苗木能很好地适应造林地的环境条件,造林成活率高;二是苗圃地要尽量设在交通方便的地方,有利于生活用品、育苗生产资料和苗木的及时运输;三是苗圃地应距居民点较近,能保证季节性劳动力的来源,方便得到技术上的管理指导和机具的维修;四是要避开人、畜活动对育苗产生的干扰;五是要有充足的能源和符合要求的水源供应;六是苗圃地应选在排水良好、地势平坦的地方,山顶、风口、山谷以及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地方不能作苗圃;七是苗圃地选结构输松、排水透气性良好的沙壤土为好,土层深厚,至少要40~50厘,酸碱度适中,长期种植玉米、烟草、马铃薯、蔬菜等退耕地因病虫害较严重不能作苗圃用地。

4.如何选择育苗树种首先根据苗圃所在地区选择树种,要选择适合本地区造林和绿化的树种。

其次根据苗圃地面积和资金选择树种,一般来说苗圃培育的树种越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越强,所以,面积较大、资金充足的苗圃应多培育不同树种,既有造林苗,有绿化秒;既有1~2年生出圃的苗木,如杨、柳树和花灌木等,也有多年才能出圃的大苗,如松树和大规格乔木。

如果是个体育苗户,苗圃地面积小、资金少,最好以培育1~2年生出圃的短周期苗木,因为大苗培育年限长,资金周转慢,个人无法承受。

第三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树种,苗木销售渠道是育苗户最关心的问题,目前负责造林绿化的单位主要是各地的林业局、园林局、公路局,他们各自负责不同地方的造林和绿化工作,所以,在育苗之前应到当地相关部门咨询造林绿化苗木的供需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再确定育苗树种。

5.如何根据造林地条件选择苗木造林地条件千差万别,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苗木,对苗木质量也有不同的要求。

在好的立地条件下,如土层深厚、水肥充足、竟争植被少的平地和缓坡,采用大苗造林要比小苗初期生长快。

立地条件差是指那些需要采取特殊处理才能保证造林成功的立地,如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造林地。

水分是影响成活的主要因素,对于裸根苗来说,苗木必须根系发达,才能使苗木吸收充足的水分,满足地上部分消耗,保持水分平衡,以适应干旱条件。

在易发生冻害的立地条件下,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苗木的木质化程度。

如东部山区,苗木在秋季造林前不能形成顶芽,进入休眠,完成木化,造林后很容易受冻害,出现枯梢现象。

因此,用于这种立地上造林的苗木,要求有饱满的顶芽,木质化程度高,无徒长现象,能适时进入休眠。

在杂草丛生、竞争激烈的环境,小苗很容易受到抑制,致使苗木能成活但不能成林,甚至受杂草挤压而死亡。

适于这种立地造林用的苗木是大的移植苗、容器苗。

大苗成活后生长快,会很快超过杂草。

如果用容器苗造林,育苗用容器规格要比常规容器大。

在动物和虫害为害严重的立地条件下,选用大苗会使苗木受害相对减少一些。

6.壮苗应具备哪些条件壮苗是指在一般造林技术条件下,造林成活率高,幼树初期生长快。

从苗木形态上表现为地径粗、根系发达、高度适宜、无病虫害和机戒损伤,对于萌芽能力弱的针叶树苗应有饱满健壮的顶芽,木质化程度高;苗木经起苗、贮藏和运输,失水少、无损伤、根系生长潜力旺盛、苗木抗逆性强等。

7.苗圃地土壤耕作有哪些作用苗圃地土壤的深耕细作是壮苗高产的重要保障,这是因为,合理的土壤耕作,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疏松和加深了耕作层,从而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

二是翻动了上下层土壤,促使下层土壤更好的熟化,也使上层土壤恢复团粒结构。

同时具有翻埋杂草种子、作物残茬,混办肥料、消灭病虫害的作用。

三是平整了土壤表层,不仅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也为灌水、播种、幼苗出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总之,通过深耕细作,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杂草,为种子萌发、插条生根、苗根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8.不同地类土壤耕作方法育苗地的土壤耕作:在气候干燥、降水较少、风多、土壤水分不足的地方,为了储水保墒,秋天起苗后,要立即平整土地,深耕细耙,灌足冻水,来年春天提早做床播种。

冬季有积雪地区,秋耕地不耙,第二年春天再耙地。

在干旱地区秋耕地后灌冻水,来年春天顶浆耙地。

农耕地的土壤耕作:农作物收获后立即浅耕,待杂草种子萌发时,再进行深耕细耙,灌足冻水,第二年春天再顶浆耙地。

生荒地及撂荒地的土壤耕作:杂草不多的荒地,秋耕秋耙后,第二年春天可育苗。

杂草茂盛的荒地,先割草压绿肥,浅耕灭茬,切断草根,待杂草种子萌发后在耕地。

耕地时间在雨季之前,冬季无积雪地区,要求耕后立即耙地,冬季有积雪的地区,可以耕后不耙。

9.育苗地连作有哪些弊病连作又叫重茬,是在同一块圃地上连年培育同一树种的苗木。

实践证明,连作容易引起病虫害或因其他原因使苗木的质量下降,产量减少。

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有些树种对某些营养元素有特殊的需要和吸收能力,连作容易引起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致使苗木生长不良。

二是长期培育同一树种的苗木,给某些病原菌和害虫造成适宜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容易发展,如猝倒病和蚜虫等。

三是有些树种的苗木本身能从根系中分泌酸类及有毒气体,长期积累也会对苗木生长产生毒害作用。

但对有菌根菌的树种如松属(油松、樟子松、红松、落叶松)和壳斗科等在不发病的前提下,连作的效果很好。

10.育苗地轮作有哪些好处轮作又叫换茬或倒茬。

轮作有以下好处:(1)轮作能充分利用土壤养分。

不同树种或作物吸收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如针叶树对氮的吸收量比阔叶树多,但对磷的吸收量却较少,所以连年培育一种苗木容易引起土壤中某种元素的缺乏,从而降低苗木质量。

松树苗木有菌根菌,病虫害不严重的情况下,松苗可连作;(2)轮作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起苗后,带走了大量肥沃土壤,减少土壤中的有机质。

轮作种农作物或绿肥作物,既能大量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又能改善土壤结构;(3)轮作是生物防治病虫害和杂草的一个重要措施。

因为轮作改变了病原菌和害虫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失去生存条件而死亡。

也改变了杂草的生存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杂草;(4)轮作可减少和调节土壤中有害物质和气体的积累。

11.怎样进行苗圃地轮作常用轮作方法主要有三种:(1)树与树轮作&要做到树种间合理轮作,应了解各种苗木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各种苗木易感染病虫害的种类,树种互利与不利作用。

常用的树种轮作有:油松与杨树、紫穗槐轮作,苗木生长良好,而且病虫害少;油松、白皮松与复叶槭、皂荚轮作,可减少立枯病。

轮作最好是在豆科树种与非豆科树种、深根树种与浅根树种、喜肥树种与耐贫瘠树种、针叶树与阔叶树、乔木与灌木之间进行。

在进行轮作时,不要选择有共同病虫害的树种进行轮作。

如为了预防锈病就不要用落叶松与杨树、桦木轮作;云杉不要与稠李属轮作;桧柏不要与苹果、梨等轮作。

(2)树与农作物轮作&由于农作物收割后有大量的根系遗留在土壤中,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因此,苗木与农作物轮作不仅可以增加粮食收入,还可以补偿起苗时土壤中消耗的大量营养元素,这是目前最切实可行的方法。

生产上用来轮作的农作物最好的是豆类,其次是小麦、高粱、玉米等。

但必须注意,苗木与农作物轮作一定要防止引起病虫害,如在育苗地种植蔬菜或马铃薯等易感染猝倒病和招引虫害,所以不要选用这类作物与苗木轮作,也不易间种和套种。

(3)树与绿肥轮作&这种轮作方式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调整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等状况,从而改善土壤的肥力,对苗木生长极为有利。

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绿肥植物有苜蓿、三叶草、草木犀等,这些植物同时还是很好的牧草。

在土地面积较大,气候干旱、土壤贫脊地区的苗圃地,应采用这种方式轮作。

12.育苗方式有哪几种目前应用的育苗方式有床作育苗和大田育苗。

床作育苗应用最广,按苗床的种类又可分为高床育苗和低床育苗。

大田育苗又叫农田式育苗,是采用和农作物相似的作业方式育苗,大田育苗分垄作和平作两种。

13.高床通常采用的规格、优缺点及适宜的条件床面高出步道15~30厘米,一般采用17~20厘米;床面宽度,采用侧方灌溉一般90厘米左右宽为宜,用喷灌的床面可达1米以上。

步道宽度为40~50厘米,一般多用50厘米。

苗床的长度依地形而定,其长度越长,土地利用率越高。

采用地面灌溉的苗床长度多为10~20米,床过长灌溉不均匀;采用喷灌其苗床长度可达数十米。

高床育苗的优点是:排水良好,可憎加肥土层厚度,土温较高;用侧方灌溉,床面不易板结;步道既能用于灌溉又可排水,也便于起苗。

高床的缺点是:做床和以后的管理费工、成本高。

高床适用于要求排水良好、对土壤水分较敏感的树种,如: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油松等很多针叶树种和部分阔叶树种;易积水的圃地、降水较多或气候较寒冷的地区。

14.低床育苗通常的规格、优缺点即适宜的条件底床是指床面低于步道的苗床。

通常床面低于步道15~25厘米,床面宽度1~1.5米,人工操作以1米比较适宜,床埂兼步道40厘米;需要搭遮阴棚时,床埂可达50~60厘米低床的优点是比高床保墒好。

低床的缺点是,由于灌溉易使苗床土壤板结,增加了松土的工作量;在降水量多的地区或低洼地,床内容易积水。

低床一般用于降水量较少、干旱地区;以树种而言,对土壤水分要求不严、稍有积水无防碍的树种,如扬柳等大部分阔叶树种和侧柏、圆柏等少部分针叶树种采用低床育苗。

15.垄作的规格及优点,平作的方法及使用条件垄作的规格:垄低宽一般为60~80厘米,垄面宽30~40厘米,垄高17~20厘米。

垄宽对垄内的土壤水分状况有直接影响,干旱地区最好用宽垄,垄内水分条件好;在湿润地区宜用窄垄,能提高土壤利用率。

垄作的优点:垄上肥土层厚,土层疏松,通气条件较好,与高床相似;温热情况比低床好,有利于排水,不需设毛渠,灌溉方便,节约用地,垄距大通风透光良好,因而所培育的苗木根系发达;采用垄作还便于机械化或畜力作业,节省劳动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