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栽培技术ppt课件
3、灌溉排水
芍药较耐旱,但若久晴过干,对 生长不利,故旱时仍须灌溉。 芍药怕积水,常因积水而引起病 害,故应更注意排水。
4、摘 蕾
在4月中旬现蕾时,选晴天 将其花蕾全部摘去,以利集 中养分,促进根的生长,提 高产量和质量。摘蕾不宜过 迟。
5、修 剪
为了提高白芍质量,促进主根生长,产区往往在 9、10月份秋收冬种前夕空闲时进行修剪。 其方法是,将株间泥土锄松,露出主根的大半部 分,将主根上侧生出的根用刀削去或剪刀剪去; 如发现主根的一部分腐烂,应将腐烂部分全部用 刀削去,其伤疤还会愈合。剪下的细根视情况处 理,如可作种苗的可切下作种苗;较细暂不能作 种苗的可留几根,待来年长大一点后作种苗;将 多余的全部剪去,以集中养分促使主根生长;主 根下面伸入泥土的底根要吸收养分,不能剪去, 然后再覆土施肥。 这一工作对提高白芍质量和培育壮苗是非常重要 的一环。
芍药的发育周期
芍药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从种子萌芽直至死亡,在一 生的生命活动中,经历生长、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等 生命过程,这一全过程称生命周期,也称大发育周期。就 实生植株而言,生命周期可分为3个发育时期,实生苗约4 年开花,开花前为幼年期,播种出苗后第一年,株离3~4 厘米,长1~2片叶,根长8~10厘米,根上部较粗,直径 约0.4~0.5厘米;第二年春天,株高达7~8厘米,生长较 好的植株可达15~29厘米,株幅30厘米左右;第三年春 天,有少数植株即已开花,株高15~60厘米,仅一主根发 达;株幅30~40厘米,第四年植株皆可开花。进入成年期 后,生长旺盛,开花繁茂。只要环境适宜,成年期可持续 二三十年,然后进入衰老期,直至死。分株苗直接进入成 年期,二三十年后逐渐衰老。
六、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芍药最怕草荒,尤其在栽后的第二年,由 于株行距宽,每株发出的苗不多,杂草容 易滋生,若不及时除草,便会妨碍芍药生 长。因此,栽种后幼苗萌发出土时,即应 中耕除草,以后约隔一个月进行一次,务 必达到土松、无草的要求。每次中耕,只 能浅松表土3-5厘米,以免伤根,并注意 勿将苗芽弄断,如果弄断,当年就不再萌 发,影响生长。
栽种时开穴,行距40-45厘米,株距30厘米 左右,穴深16-20厘米,每亩可以种3500-4000 株,开穴后,每亩穴施腐熟厩肥、堆肥或焦泥灰、 草木灰1500-2000公斤,与穴土混匀,每穴放芽 1-2个,留主根2-3条,根部宜分叉斜种,芽向上, 种后即初覆土,再施人粪尿每亩1500-2000公斤, 待肥料完全渗入土中后,再覆土与畦平,以芽在 地下5厘米左右为宜,覆土操作应细致,土要细 碎,不能用土块覆盖;土块覆盖的芽头不能与土 壤紧密结合,通风强,芽头易受干旱及冻害,会 延迟发芽甚至不发芽。
白芍栽培技术
一、选 地 芍药为深根系植物,以排水良 好、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土 层深厚的砂质壤土为好。 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段,选择地 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向阳坡地 种植,忌连作。
二、整 地
栽种芍药的土地,必须经过3—4年白 芍收获之后才能翻土,因此,栽种前 整地务必精耕细作。 选晴天不粘脚时,深翻30-40厘米,将 土块耕细整平,并施入牛粪、猪粪或 饼肥等作基肥与泥混匀,每亩施基肥3 000千克,磷肥50公斤,辛硫磷0.5公 斤(防地下害虫),精细整地,翻耕 1-2次,深45厘米。耙细整平,做130230厘米宽的龟背形高畦。最后开沟深 30厘米以上排水沟。
2、追 肥
芍药当年栽种后,不必追肥。第二年追肥 4次。第一次在3月份中耕除草后,每亩施 人粪尿1500-2000公斤;第二、第三次在5 月和7月,每次每亩施人粪尿1500公斤和 菜饼肥25公斤;每四次在11-12月,每亩 施人粪尿1500-2000公斤。第三年追肥3次, 可用过磷酸钙进行根外追肥。第四年春季 根据芍药生长情况可以追肥1-2次,每次 追肥均应在株旁开穴或开环状浅沟施入, 施后覆土,以免肥料流失。
白芍栽培技术
白芍的药用价值
白芍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称之为白芍。 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之功能。 对胸肋痛、泻痢腹痛 、眩晕、痛风、利尿 等病症有效 。 能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 ,有护肝 、解 痉镇痛作用 。
白芍饮片
白芍的产地
白芍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山东等省。分别 称为杭芍、毫芍、川芍 等。 白芍是常用大宗药材,需求量巨大,产地集中, 生长周期长,需求刚性,较容易存放,是众多药 商长期追逐的对象,也是一些资金雄厚的大户乐 于参与的品种。 白芍不是特效药材,但是很多中药方剂不可缺少 的重要配伍。一般白芍的年需要量在1万吨之上 。 目前,亳州白芍1-4级品价格在11-14元/斤。
三、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以芽头繁殖和分根繁殖为主。 分根繁殖能大大缩短芍药栽培年限, 省略了育苗步骤,故目前产区多采用 分根繁殖。
分根繁殖
分根繁殖:芍药的支根较多,收获时将粗 根剪下入药用,把象筷子、铅笔般粗细的 根全部留下,按芽和根的自然分布情况, 剪成2-4枝,每枝留1-2个饱满的粗芽和带13支根作为一株,根的长度保留4-6寸,将 过长的根和侧根剪掉,以供种苗用。9、10 月在田间进行修剪芍药时,也可将适合作 种苗的根连芽剪下即可种植。 (一寸等于3.3厘米)
五、种 植
种根分级: 栽种前须将芍芽根按大小分为两类,分别栽 种,以便日后管理。种栽大,管理得好,可提早 一年起土收获, 栽种时间: 一般在寒露前后,越早越好,最迟不能超过 霜降,如过迟,一方面因贮藏的芍芽已发新根, 栽种时易弄断;另一方面,栽后气温渐低,发根 不好,影响次年发芽生长。
种植方法
四、种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藏
收获时取下的种根,一般要经过3-4个月才能下种, 必须进行贮藏。 其方法是:在高燥阴凉通风的室内,平地上先铺 上2-3寸湿润的砂土,将芍根堆放其上,厚约5-6 寸,芍根的芽头应朝上,按顺序倾斜放,上盖湿 润的砂土2-3寸厚,四周用砖或其它物围好。 过半月后,砂土渐干,细沙下漏种苗孔隙中,为 防止芍头露土后干烂,应在堆上再铺湿润砂土1-2 寸厚。 贮藏期间,应经常检查,如干燥应适当洒水,但 不宜过多,以不使砂土干燥为原则,水过多容易 发生霉烂,贮藏期如发现霉烂应及时翻堆,除去 霉烂的,然后重新堆放,以防止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