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项目可行性报告xxx科技公司摘要碳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的高性能纤维材料,碳纤维密度不到钢的1/4、强度是钢的5-7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装备、交通运输、体育休闲等领域。
经过多年的研发和约十年的产业化建设,我国建立起了自己的碳纤维技术体系和较完整的碳纤维产业,初步形成了产业化的碳纤维研发与生产平台,逐步打破了日、美长期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局面。
早期碳纤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20世纪中叶发达国家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研究碳纤维,在军用航空航天领域实现了应用,此后日本大阪工业研究所发明了PAN纤维制造碳纤维的方法,各种碳纤维制备技术相继涌现。
进入21世纪以来,碳纤维生产工艺技术已经成熟,随着碳纤维应用领域的扩大,碳纤维的市场需求急剧增加,碳纤维产业日趋成熟。
中国碳纤维需求量一直维持稳步上升趋势,2018年国内碳纤维市场需求为3.1万吨,同比增长32%,预计未来年复合增长率为12%,在2020年国内市场需求将达到3.89万吨。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特性,活跃在各种各样的用途上。
包括用于追求轻且易用的高性能体育用品、追求在宇宙飞行用的轻量且高性能材料的航空航天飞行器,以及压力容器、汽车、风车、船舶、土木建筑等各种各样的一般产业用途。
根据赛奥碳纤维技术统计,2018年全球碳纤维运用细分领域中风电叶片叶片和航天国防领域最多,分别达到22000吨、21000吨。
而增长最为显著的是汽车零部件领域,2013-2018年需求复合增长率达到33%。
从全球市场看,2018年全球市场碳纤维需求为9.26万吨,预计在2020年全球需求将达到11.21万吨。
就需求结构而言,碳纤维材料总量一半以上应用在工业领域,风电叶片领域应用占比24%,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占比23%,体育休闲领域占比15%,汽车工业领域占比12%,四者总计占比74%。
其中,体育休闲用品所消耗的碳纤维呈逐年下降之势。
从产能的角度来看,全球碳纤维市场基本被日本和美国企业垄断。
2018年世界碳纤维产能为15.5万吨。
从地区来看,美国生产3.73万吨占24%,日本生产2.91万吨,占比19%,中国生产碳纤维2.68万吨,占比19%。
但是从企业来看,日本企业在全球小束丝碳纤维市场份额占到约58%,其中日本东丽占比27%、日本东邦占比18%、日本三菱占比13%;全球大束丝碳纤维市场集中度更高,基本被日本Zoltek和德国SGL两家控制(注:Zoltek2013年被东丽收购),Zoltek全球占比49%,德国SGL全球占33%。
从整体供需状况上看,目前世界上碳纤维的主要消费地区仍然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
根据赛奥碳纤维技术统计,中国碳纤维需求量一直维持稳步上升趋势,2018年国内碳纤维市场需求为3.1万吨,同比增长32%,预计未来年复合增长率为12%,在2020年国内市场需求将达到3.89万吨。
目前国内T300级碳纤维性能达到国际水平,主要运用于航空航天及体育休闲等领域;T700级碳纤维已建成千万吨级生产线,低成本干喷湿纺T700级碳纤维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中国首条千吨级T800原丝生产线由中复神鹰生产线2016年投产;但T800级以上的碳纤维国内企业还处于小规模试验,技术相对东丽还是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在T800级别以上的碳纤维生产中都还是处于小批量试验生产阶段,而国外的东丽公司已经实现了比较成熟的高模产品。
中国碳纤维公司产能前三名是:中复神鹰、江苏恒神以及精密集团。
该碳纤维项目计划总投资22869.7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996.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9.95%;流动资金6872.8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05%。
达产年营业收入48297.00万元,总成本费用37037.68万元,税金及附加416.88万元,利润总额11259.32万元,利税总额13229.21万元,税后净利润8444.4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784.7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9.23%,投资利税率57.85%,投资回报率36.92%,全部投资回收期4.21年,提供就业职位698个。
提供初步了解项目建设区域范围、面积、工程地质状况、外围基础设施等条件,对项目建设条件进行分析,提出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内容包括:场址选择、总图布置、土建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公用工程、环境保护工程及安全卫生、消防工程等。
碳纤维项目可行性报告目录第一章基本信息第二章建设背景分析第三章市场研究第四章产品规划及建设规模第五章项目建设地分析第六章项目建设设计方案第七章工艺概述第八章环境影响说明第九章项目生产安全第十章建设风险评估分析第十一章节能情况分析第十二章实施进度第十三章项目投资规划第十四章经济评价第十五章招标方案第十六章总结评价第一章基本信息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科技公司(二)公司简介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宾客至上服务理念,将一整套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服务方案。
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宾客至上服务理念,将一整套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服务方案。
公司及时跟踪客户需求,与国内供应商进行了深入、广泛、紧密的合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和新科技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中持续发展,致力成为业界领先且具鲜明特色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优秀人才的引进,已形成一支多领域、高水平、稳定性强、实战经验丰富的研发管理团队。
公司团队始终立足自主技术创新,整合公司市场采购部门、营销部门的资源,将供应市场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到研发过程,及时响应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打造公司研发队伍的核心竞争优势。
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对公司持续稳健发展具有重大的支持作用。
随着公司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业务规模及人员规模迅速扩张,企业规模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产线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这需要公司管理流程不断调整改进,公司管理团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科技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923.52万元,同比增长25.69%(7342.42万元)。
其中,主营业业务碳纤维生产及销售收入为30830.23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5.82%。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8997.55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21.94万元,增长率11.42%;实现净利润6748.16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14.23万元,增长率21.94%。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二、项目建设理由碳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的高性能纤维材料,碳纤维密度不到钢的1/4、强度是钢的5-7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装备、交通运输、体育休闲等领域。
经过多年的研发和约十年的产业化建设,我国建立起了自己的碳纤维技术体系和较完整的碳纤维产业,初步形成了产业化的碳纤维研发与生产平台,逐步打破了日、美长期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局面。
早期碳纤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20世纪中叶发达国家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研究碳纤维,在军用航空航天领域实现了应用,此后日本大阪工业研究所发明了PAN纤维制造碳纤维的方法,各种碳纤维制备技术相继涌现。
进入21世纪以来,碳纤维生产工艺技术已经成熟,随着碳纤维应用领域的扩大,碳纤维的市场需求急剧增加,碳纤维产业日趋成熟。
中国碳纤维需求量一直维持稳步上升趋势,2018年国内碳纤维市场需求为3.1万吨,同比增长32%,预计未来年复合增长率为12%,在2020年国内市场需求将达到3.89万吨。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特性,活跃在各种各样的用途上。
包括用于追求轻且易用的高性能体育用品、追求在宇宙飞行用的轻量且高性能材料的航空航天飞行器,以及压力容器、汽车、风车、船舶、土木建筑等各种各样的一般产业用途。
根据赛奥碳纤维技术统计,2018年全球碳纤维运用细分领域中风电叶片叶片和航天国防领域最多,分别达到22000吨、21000吨。
而增长最为显著的是汽车零部件领域,2013-2018年需求复合增长率达到33%。
从全球市场看,2018年全球市场碳纤维需求为9.26万吨,预计在2020年全球需求将达到11.21万吨。
就需求结构而言,碳纤维材料总量一半以上应用在工业领域,风电叶片领域应用占比24%,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占比23%,体育休闲领域占比15%,汽车工业领域占比12%,四者总计占比74%。
其中,体育休闲用品所消耗的碳纤维呈逐年下降之势。
从产能的角度来看,全球碳纤维市场基本被日本和美国企业垄断。
2018年世界碳纤维产能为15.5万吨。
从地区来看,美国生产3.73万吨占24%,日本生产2.91万吨,占比19%,中国生产碳纤维2.68万吨,占比19%。
但是从企业来看,日本企业在全球小束丝碳纤维市场份额占到约58%,其中日本东丽占比27%、日本东邦占比18%、日本三菱占比13%;全球大束丝碳纤维市场集中度更高,基本被日本Zoltek和德国SGL两家控制(注:Zoltek2013年被东丽收购),Zoltek全球占比49%,德国SGL全球占33%。
从整体供需状况上看,目前世界上碳纤维的主要消费地区仍然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
根据赛奥碳纤维技术统计,中国碳纤维需求量一直维持稳步上升趋势,2018年国内碳纤维市场需求为3.1万吨,同比增长32%,预计未来年复合增长率为12%,在2020年国内市场需求将达到3.89万吨。
目前国内T300级碳纤维性能达到国际水平,主要运用于航空航天及体育休闲等领域;T700级碳纤维已建成千万吨级生产线,低成本干喷湿纺T700级碳纤维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中国首条千吨级T800原丝生产线由中复神鹰生产线2016年投产;但T800级以上的碳纤维国内企业还处于小规模试验,技术相对东丽还是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在T800级别以上的碳纤维生产中都还是处于小批量试验生产阶段,而国外的东丽公司已经实现了比较成熟的高模产品。
中国碳纤维公司产能前三名是:中复神鹰、江苏恒神以及精密集团。
三、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碳纤维项目(二)项目选址xx园区(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57628.80平方米(折合约86.40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4.05%,建筑容积率1.30,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6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5.15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57628.80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1148.3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4917.44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49861.76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4263.11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39台(套),设备购置费5386.41万元。
(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1312759.04千瓦时,折合161.34吨标准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