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源植物学论文

资源植物学论文

课程论文课程资源植物学题目野生花卉资源植物的开放与利用姓名 XXX 学号 XXXX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科学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摘要:野生花卉是构成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研究和培育花卉新品种的重要种源和进行园林绿化的优秀材料。

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应对其进行充分调查,通过引种驯化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

野生花卉资源调查情况及研究状况。

关键词: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资源;“园林之母”;“世界花卉宝库”;以中国为资源分布中心1中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1.1 分区调查从17世纪起,英法俄美就分别派员来华采集和引种我国的野生花卉,其足迹几乎踏遍整个中国。

我国自己进行调查采集野生花卉的工作是近年才开始的。

中科院植物所、各地植物园及有关单位先后在所在地相似的较大地理范围内,开展了野生花卉的种类、分布、生境及观赏特性的调查研究,对各地资源的现状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意见。

周家琪、赵祥云、袁力等分别对陕西火地塘、太白山和秦巴山区等地进行了系统的野生花卉调查。

其中太白山有珍稀特有观赏植物紫斑牡丹Paeonia papaveracea,秦岭蔷薇Rosa tsinglingensis,羽叶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金背杜鹃Rhododendron dementinae ssp. aureodorsle,秦岭龙胆Gentiana apiata,美丽芍药P. mairei和太白乌头Aconitum taipeicum。

杭州植物园从1981年至1983年对浙江省的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调查,指出反映浙江省野生花卉资源比较集中而丰富的科是木兰科Magnoliaceae,蔷薇科Ros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百合科Liliaceae和兰科Orchidaceae。

此外,唐正良、车泉生、李根有、王金荣等分别对浙江海岛、西天目山、浙江泰顺和浙江武义的野生园林植物进行了报道。

姚连芳、戴启全、田朝阳等分别对河南省的太行山区、大别山区和蒿山等地的野生花卉进行了调查。

安徽省完成了黄山野生花卉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江西主要在有39个属159种,其中特有属6个,特有种66种,其属数居全国第一。

云南有189种,居种数全国第一。

报春花属是我国西部高山的名花。

中科院华南植物所等对四川西部报春花属植物的分布及生态习性进行了调查。

郑维列对西藏色季拉山报春花种质资源及其生境类型进行了研究。

1.2.3 百合科百合科拥有众多的野生观赏植物。

赵祥云等初报了秦巴山区的野生百合资源。

谢中稳等进行了安徽省百合科的野生观赏种质资源调查,根据观赏性状,初步筛选出20多种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野生资源。

杨涤青介绍了江西省百合科园艺植物资源概况。

1.2.4 观赏蕨类及其他阴生观叶植物据记载全世界有蕨类植物约1.2万余种。

我国约有2600多种,占世界总数的1/5。

近年来,蕨类植物以其奇特的叶形叶姿特有的耐荫性风靡世界。

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对于丰富的野生资源的系统调查只有在个别省(区)进行。

贺军辉等[44]对湖南野生观赏蕨类资源及其栽培利用作了初探。

湖南有观赏蕨类183种,隶属于41科75属,主要分布地湘西、湘西北以及湘南和湘西南地区。

董丽等调查了北京地区野生蕨类资源及其生境,报道北京地区有野生蕨类20科30属77种4变种,其中观赏价较高的有荚果Matteuccia stuthiopteris,峨眉蕨Lunathyrium acrostichoides,香鳞毛蕨Dryopterris fragraus和东北蹄盖蕨Athyrium brecifrons等。

黄启堂报道了福建西北部蕨类植物资源及观赏特性。

任全进等对江苏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研究。

张维柱等对西双版纳阴生观叶植物调查后指出,西双版纳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阴生观叶观花植物有22种,隶属于14科,其中有特色的有裂叶秋海棠Begonia laciniata,厚叶秋海棠 B. dryadis,刺通草Trevesia palmata,大叶崖角藤Rhaphidophora magaphylla和鹿角蕨Platycerium wallichii。

1.2.5 水生观赏植物倪学明等对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区引种栽植的水生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配合必要的野外调查,初步提出有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64种。

车泉生等对上海地区水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统计上海地区有水生高等植物50科92属180种,其中有栽培利用价值的有42种。

1.2.6野生观果树种观果树种是指果实形状或色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树木的总称。

江苏、湖北、河北、浙江等地作了野生观果树种资源的调查。

另外传统上许多野生果树既有观赏作用,又有果品价值,一直视为观赏树木,这方面的工作已完成的地区有吉林长白山、海南、西藏、甘肃临夏地区和陕西秦巴山区。

2野生花卉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在充分保护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的包括引种和开发利用2个方而。

对于分布广泛、适应性强、栽培容易的观赏植物可直接应用于城乡园林绿化、香化、美化或室内盆栽、插花等观赏对于暂时不能直接利用的优秀植物资源应对其进行引种驯化和栽培改良后投放市场。

2. 1野生花卉资源的保护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一些珍稀濒危的花卉种质资源得到了保护。

对于致濒机制及解除的措施正在开展研究。

如张洁提出要对濒危物种开展种群遗传学和生殖生物学研究并提出就地保护、适地保存、人工繁殖的保护措施。

2. 2引种驯化现状近十几年开展的野生花卉引种驯化工作主要集中在专类的引种上引种筛选出一大批有前景的园林绿化植物种类、花卉育种材料同时对引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繁殖栽培技术等方而进行了研究。

如韩梅等对吉林省野生旱春草木花卉资源进行了筛选从6个科中选出可以应用的旱春花卉27种。

但大量野生资源还有待进一步引种驯化。

据统计己被引种利用的野生花卉不足1/3.众多野生花卉还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如北方野生植物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卉有300多种涉及50个科,但只有少部分被引种栽培大部分野生花卉只能孤立原野无人识。

对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专类专属引种研究的有:北京植物园对百合属、绣线菊属的引种;武汉植物园对水生植物的引种;杭州、武汉、南京等地对莺尾属的引种;中科院和北京植物园对石蒜属植物的引种;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对细辛属植物的引种;上海、新疆克拉玛依市对宿根花卉的引种;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对野生蕨类的引种栽培和繁殖方面的研究等。

对单种进行引种研究的比较多诸如野生兜兰、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金莲花(T rolliuschznenszs)、二色马先篙(Pedzcularzs tricolor)等的引种栽培在此不一一赘述。

2. 3开发利用状况(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不论在程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有较大发展。

一些野生花卉如荷叶铁钱旅( adiantunz renif ornzevar. sinsensis)荚果旅( Matteuccia struthiop teris) ,贯众(Cyrtonziunz .fortunei) 肾蕨( NephrolepisaurzculaGa)、凤尾旅( PGerzs cretica var. nervosa)等己能批量生产或建成专类花卉种质资源圃l。

新疆克拉玛依市园林科研所Im}从引入的42种66个品种中筛选出17种37个品种,3年内扩繁30万株,推广2. 5 hm2,初具规模。

沈阳园林科研所引种辽宁地区野生花卉获得成功,并在公园应用推广20多种(2)经驯化后应用于园林中的花卉种类却相对贫乏:杭州、上海有200余种;北京只有100种;苏州园林中花卉总种数也仅有200种以上;就连应用花草树木最多的南方城市如“花城”广州也仅有300种左右花卉。

而一些国外城市如伦敦、华盛顿、巴黎、东京等地,则分别配置应用着1 500~ 3 000种或更多的观赏植物。

这种差别与我国丰富的花卉资源是极不相称的。

(3)野生花卉具有野味般的形姿、纯朴的山林情趣、浓郁的自然色彩,是美化居室、绿化庭院的理想材料。

目前主要作为观赏应用在园林中,使久居城市的人们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多用作花坛、花境栽植或布置岩石园、水景园等的室外绿化以及盆栽观赏、切花、干花等花卉装饰和室内绿化。

(4)除了作为观赏资源开发利用外,野生花卉资源应用的范围得到了拓展。

日前,野生花卉的药用、食用、纤维、蹂料、芳香汕、汕脂、蜜源、饲料、固沙、杀虫等多种应用价值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开发。

如野菊等是优质蜜源植物龙胆类(Gentian等是药用植物;杜鹃类可提取芳香汕;芫花、结香等是重要的纤维植物;歪头菜(zcimunzuge)、苜蓿类(Medzcago)、蒲公英等是良好的饲料植物;锦鸡儿类( Caragana)、岩黄茂类(H edysarum)等是很好的防风固沙植物;瓦松(Orostachys)、铁线莲类( Clematis)、翠雀花类(Delp hinium)等植物可制杀虫剂。

吕进英等对冀西北地区广泛分布的28种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研究,依其经济用途分为中草药、芳香汕、野菜、观赏、农药资源等5种应用类别进行开发推荐。

(5)与环境结合用于旅游产业的整体开发。

森林旅游是旅游业新的热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野生花卉在森林旅游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在林缘、草甸、山涧、路旁缀着色彩斑斓、婀娜多姿的野生花卉,给森林景观增添了无限魅力。

因此,在森林旅游中越来越重视野生花卉的保护和利用。

如山西五台山、北京百花山等利用丰富的野生花卉,开展草甸生态旅游。

(6)利用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培育花卉新品种。

这是野生花卉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

近10多年来我国利用野生资源在牡丹(P aeonia ruticos)、芍药( P. lactiora)、菊花(Dendranthema morif lolium) ,百合( l ilium) ,金花茶(C. chrysantha)等植物中己成功地选育出一些优良品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林业大学利用野生菊花与旱菊远缘杂交育成抗逆性强、低矮密花、五彩缤纷、耐粗放管理的地被菊新品种为节日的绿化效果增光添色如今己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3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工作展望3. 1存在的问题(1)我国的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调查工作由于缺乏全面的组织协调目的要求不一致使各地野生花卉资源研究的成果和水平相差很大。

(2)缺乏保护意识有意无意的破坏和野生资源的无序开采造成野生资源浪费和衰竭。

如:在狭隘的经济利益驱使下不加保护地过度开采、在引种中整株挖走而不用采种或采条的方式、栽培时不能充分考虑生境和植物习性等都会造成野生花卉资源的极大浪费。

(3)对中国特有或,片优势的花卉资源研究不深入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