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度教研 成长教师 提升质量

深度教研 成长教师 提升质量

深度教研成长教师提升质量——沙县翠绿小学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我校坚持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在常规校本教研的基础上,围绕“品、专、引、研、赛”开展各项活动,切实开展深度教研,成长了许多老师。

一、品——品读经典思行共进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会努力地工作,还要多读书,多读教育专著。

品读教育经典,可以让我们更具思考力,让我们对于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不再雾里看花,而能明察秋毫。

为此,我校每学期都开展“品读经典思行共进”为主题读书活动。

全体教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共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等著作。

各教研组长在每次教研一开始安排学习一条建议,并确保阅读的成效。

每位教师在教研活动集中阅读和课余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写好万字的学习笔记。

期末开展了以“品读经典思行共进”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分享阅读的收获、思考以及实践中的体会,从而让学、思、行三者齐头并进。

二、专——专题活动专业成长校本教研中,开展专题活动可以使教师对专题领域有更深入地学习、实践,以便得到能力的提升。

为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上学年度我校教研室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专题活动的主题。

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分别开展了“怎样提高语文教师课文范读”、“课堂练习设计的优化”、“英语板书设计的优化”专题研讨活动。

三个专题均以学期为时间单位,每一次教研活动时间组织专题学习,并开展深入地学习、实践的基础上,开展比赛考核活动。

(一)语文学科:怎样提高语文教师课文范读能力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感情地朗读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更有助于体味作品深层的情感。

而学生的有感情地朗读水平,取决于语文老师的示范和指导水平。

为此,语文教研组利用大组教研时间,每次安排学习一篇有关教师范读的理论文章,并进行一个段落的课文范读练习。

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的基础上,为了更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师的朗读水平,我校还特地邀请了中国社会语言表演艺术考级考官程勇老师做了以《朗读技巧》为主题的讲座,程老师对我校全体语文教师不仅进行了理论指导,还进行精彩的朗读示范。

使每位教师在感受朗读魅力的同时,受益匪浅。

期末,为检验一学期来,从每个年段中任意抽3名教师参加全校的“语文教师课文范读比赛”,比赛时,参赛教师随机抽一篇备选课文进行范读展示。

此比赛让参赛教师通过参赛加强范读练习,而全体语文教师通过观赛得到一次很好的学习。

从而整体提高语文老师的范读水平。

(二)数学学科:课堂练习设计的优化在“课堂练习设计的优化”专题活动中,数学教研组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技巧》等一系列关于作业设计的文章,并以校公开课为研讨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公开课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等问题。

期末组织开展数学教师参与的“课堂练习设计比赛”以检阅一个学期来课堂练习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成效。

(三)英语学科:板书设计的优化英语组在“板书设计的优化”专题活动中,开展了板书设计理论学习活动,优秀板书设计赏析活动,以及检验学习成效的“优化板书设计,实施有效教学”为主题的板书设计比赛。

另外,数学、英语的获奖设计还在赛后的一次教研活动中开展点评学习活动,以发挥比赛的最大成效。

三、引——引领成长携手共进(一)县名师工作室成员、优秀教师对语数教师的引领我校吴金华、王金珠两位县名师工作室成员,带着工作室活动期间的学习成果及对我校学科教学、教研中存在的普遍的、突出的问题的发现与思考,提出解决策略,并开展专题讲座。

通过“学思同行”活动,提升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思考力,教学研究能力。

活动中,吴金华的《静待花开》,提醒了全体的语文老师,千万别为了课上得流畅,而急于说出所提问题的答案,而应静心等待学生的思考与回答。

这样才会有课堂的精彩生成与互动,课堂教学才能彰显灵动的风采、王金珠的《谈计算差错成因及策略》,对计算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葛彦莉与陈玉琴两位优秀教师,也分别为语文、数学教师开展了讲座。

葛彦莉的《美读与你同行》讲座,让全体语文由衷的感叹:美读,让语文诗意起来。

陈玉琴的《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参与及指导》,给数学教学带来了许多启迪。

(二)专职教师对兼职教师的引领为提升我校体、音、美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教研室在上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初开展了体、音、美兼职教师培训活动。

培训活动包括教学指导的讲座与教学示范两个方面。

先由徐丽凤、高芬、李金梅三位备课组长开展“怎样上好一节体育(音乐、美术)课”的讲座,围绕学科特点,学科课型及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等方面让老师对上好一节体育(音乐、美术)课有最基本的把握。

再由郑昌萍、蔡小月、张丽丽三位专任教师选择一类课型进行教学展示。

为落实兼职教师的学习成果,教研室还带领体、音、美专任教师对兼职教师进行随堂听课,并根据上课情况,进行点评指导。

这种学习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我校体、音、美兼职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也让我校落实素质教育更有成效。

(三)优秀班主任对全体班主任的引领我们学校的校训是“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要让学生真正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养成教育很关键。

而抓好养成教育,班主任是主力军。

为提升班主任的工作能力,我校教研室特意开展了班主任的校本培训活动。

从本校教师中选一些对班级管理有独道方法的教师为本校教师开专题讲座。

让教师们通过学习身边的好方法、好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与班级管理。

罗榴娣与全体班主任分享了《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探索》经验。

让老师们明白,精细化管理,就是人人会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通过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

精细化管理强调的就是一个“精”字,一个“细”字。

对待每一项工作要精心,每一个环节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

罗云清老师的《“用情育、用心管、用智引”》讲座,让班主任领略了情理交融的魅力。

曾卫君老师开展了《搭建爱的港湾》的讲座,为班主任进行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指引了方向。

(四)骨干教师对新教师的引领为了新教师能够快速成长,我校开展了“手拉手”师徒结对活动。

上年度,由吴金华、罗丽华、曾卫君、王小娟、徐丽凤、张爱萍六位老师分别与黄旭、严新妹、邓火金、林敏钰、林祯松、谢伟萍六位新教师结对子,指导教学。

每位新教师,每月上一次段级公开课,期末上一节校级汇报课。

指导教师在对新师日常教学与公开课教学进行指导的同时,每学期上一节示范指导课。

各位新教师通过一年的结对活动,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四、研——研究相随成长相伴我校的校本教研,不仅开展课例研究,还围绕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主要是目的是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学习、工作、研究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校先后有六个课题结题。

分别是:福建省普教室品社课题《<品德与社会>学生学力评定量表的设计与应用研究、福建省陶研课题《走进沙县小吃——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语文县级课题《小学语文有效性朗读指导策略的研究》、数学县级课题《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英语县级课题《小学英语单词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美术县级课题《“线”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实践及运用》六个均已顺利结题。

其中《小学语文有效性朗读指导策略的研究》、《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小学英语单词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三个县级课题评为优秀。

目前,我校又已成功申请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常规课题《“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三明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17年度立项课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研究》。

县级课题正在申请中。

五、赛——赛出风格展示成果教学竞赛是综合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一种重要方法,尤其对青年教师各方面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教学竞赛不仅是对参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一次全面展示和检阅,更是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手段。

为此,我校近年来每学期都有开展教学(或片段)教学比赛。

我们每学期坚持开展了各学科的片段同课异构比赛。

比赛分语文、数学、综合三个组别进行。

语、数组均为一至六年段各派一名教师参加。

语文、数学组均按低、中、高三个学段,同段同课的形式开展。

综合组由2名英语教师和体、音、美各一名教师参加。

2名英语教师也是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参加比赛,课题自行商定。

我们每学期都开展各学科的教学比赛。

比赛分语文、数学、综合三个组别进行。

语、数均为一至六年段各派一名教师参加。

综合组由3名英语教师和体、音、美各一名教师参加。

各组分别按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设奖。

我校的每项比赛,各参赛教师都是在各备课组精心磨课的基础上参加比赛。

所以,成长的不仅是赛课老师,所有老师都是比赛的获益者。

校内比赛,脱颖而出的教师,在县级以上比赛中也喜获佳绩。

在县教学比武中,邓火金老师的《数与形》一课,获数学学科一等奖第一名。

蔡小月获音乐学科一等奖。

黄旭、张丽丽两位老师均获二等奖。

在沙县首届数学微课程优秀课例评选活动中,王小娟的《倒数的认识》和叶夏冰的《中间有零的三位数乘法》均获一等奖。

特别指出的是,邓火金老师在代表沙县参加三明市教学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并代表三明参加全省的教学比赛获得二等奖。

同学、同研、同赛及同事的引领相结合的校本教研,确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我校教师得到专业成长,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科测试中及格率均在95%以上,优秀率均在70%以上。

各年级在县学习竞赛中也取得优异成绩,学生在.阅读、习作、艺术、体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有10个集体项目获奖,有180多位同学获个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