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小学体育教学与教法的思考发表时间:2019-07-09T09:33:18.443Z 来源:《成功》2019年第6期作者:陈嘉明[导读] 本文通过参考有关理论文献资料,并根据笔者从事多年的体育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与体会,从理论到实践的角度,对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教材与教学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性探讨,认为在新时期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改革与创新教材、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才能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也才是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
深圳市松泉中学广东深圳 518019【摘要】本文通过参考有关理论文献资料,并根据笔者从事多年的体育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与体会,从理论到实践的角度,对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教材与教学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性探讨,认为在新时期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改革与创新教材、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才能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也才是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
【关键词】中学体育;体育教材;教学方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材和体育教学方法都占有重要地位,均起着重要作用。
两者之间既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同时又相互制约,相互区别,各有其相互的独立性。
体育教材决定与体育教学目的与体育教学任务;教学目的、任务的制定又是以教材为主要依据;教学内容是对教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具体的完善与补充。
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途径或手段,它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者。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是否正确,对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有其至关重要的意义。
所以,在新时期怎样以改革来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科学的研究与解决体育教材、体育教学方法这两大问题,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水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一、体育教材改革的研究与探讨(一)传统体育教学内容陈旧,教材难度大建国以来,中国体育教材虽然几次经过改革,但都是小范围内的改革。
基本上还是沿用过去的运动技术为主的体育教学内容。
学生对以竞技运动中为中心,以传授技术为主要教学目标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提不起兴趣,出现了厌学情绪。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始终落在运动技术教学之上,人与运动的目的、手段、关系完全颠倒了。
运动异化为动作技能的不断重复和强化,对学生身心造成沉重的负担。
生动活泼的体育教学演化为枯燥呆板的身体练习,大部分学生体质的增强,健身意识的形成,健身能力的培养,健身文化的陶冶,健身习惯的养成被忽视与泯灭,更影响了个性、人格、尊严、价值及社会生存与适应能力的健康成长,发展与完善、过时的教材,陈旧的教学内容从根本上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推进体育教材改革与创新,优化体育教学内容根据现代社会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体育教学内容加以选择与制定,并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如教学内容应该多样化、娱乐化、健身性、兴趣性、文化性相互结合。
体育教材改革与创新应该体以下特点:体育与健康相互结合;在继承和发展互为同意的基础上,提高其科学性与灵活性。
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媒体,教学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推进都要通过教材的改革来巩固和提高。
传统的体育教材中,竞技运动项目,规则和办法,规范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这些规则、难度大,要求高的项目使学生望而生畏,主动练习的学生寥寥无几。
教学目的也是要求每个学生掌握高、精、尖的竞技技术,提高运动成绩,使体育教学成为“竞技体育”单纯传授体育“技术”的教育。
在现今以围绕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学中,教材体系应突出精,而并不单一的特点,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与习惯,课外能主动、自觉、独立锻炼身体的行为模式置于掌握系统的运动技能之上。
在运动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真正掌握自己有兴趣,有特长的一些终身体育项目,包括相应的锻炼方面和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达到健康第一,终身受益之目的。
(三)在教材的选择上应从两部分来考虑1.第一部分的教材,目的应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特点,发展个性为宗旨教材的选择上应具备趣味性,新颖性,健身性以及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可自己选择,变换项目,使不同程度素质的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水平和能力的运动练习,从而自觉、主动地去“我要练”。
体育尖子更可在他们所擅长的运动过程中脱颖而出。
2.第二部分的教材,目的应当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帮助学生掌握终身受用的体育知识,技能与练习方法教材的选择上包括理论与实践两部分:(1)理论部分:向学生传授科学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方法,技能和形成身体锻炼的正确观念、信息,以及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养成终身体育的行为和习惯。
(2)身体练习方面:养成学生很好的运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关项目来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以及教会学生球类、游戏、武术、健身、韵律,走、跑、跨、跳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健身内容和练习方面,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形成终身体育的技能和习惯。
二、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探讨体育教学方法受体育教学目的的制约。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恰当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与自觉的积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身心愉快、生动活泼地上好体育课。
为此,在整个体育教学实践中都要注意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
体育教学内容是确定体育教学方法的又一重要因素。
通过体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大量的所学运动项目技术、技能、技巧、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而且还要学习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既要掌握传授理论知识的方法,又要掌握进行实践身体练习的方法。
(一)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打破已过时的教学模式,更新已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学体系,补充现代教学方法中还不够完善及欠缺的部分,树立学生主体性教学思想,注意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和意识。
要千方百计的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他们只有对体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形成永久的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一旦拥有,别无所求的坚实基础。
在此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对体育自觉,才能“养乎吾生,乐乎吾心”。
因此,为建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体育教学模式,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性的教学思想。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遵循遵守教育教学规律,不违反教育教学原则的前提下,可以科学灵活地做好组织、启发、引导的主导作用;与此同时,体育教师还应该认识并掌握好学生主动性、差异性、潜在性、民主性和全体性原则。
(二)体育教学比赛应寓思想教育于体育兴趣之中教师应善于抓住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在对事物有兴趣时应因势利导,潜移默化的进行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生动、切实的思想教育融于学生的体育兴趣之中。
例如:在组织教学比赛或运动会时,教师就要利用这一绝好时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懂得胜利是人人向往的,失败也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
如何看待失败,如何面对失败,如何承受失败,此时教师要善于诱导,启发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在帮组学生分析失败原因的同时,要注意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心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他们清楚失败的只是成绩,绝不是精神和人格。
同样,失败又是成功之母,它可变坏事成好事,变被动为主动,是学生摆正自我心态和位置,从而塑造他们豁达、开朗的性格和永不服输的心理素质,使其终身受益。
(三)体育教学中应积极引进美学教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什么是美,和谐就是美。
中学生是地球人类爱美群体中的一支生力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引进美学教育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锻炼价值,也有着不同美的表现,如:艺术体操、健美操体现着节奏明快、韵律感强,动作舒展和优雅飘逸的美;武术中的亮相造型,足球中的气势恢宏,篮球中的连贯配合,乒乓球中的快速灵敏和跑步中的风驰电挈等,都表现了各种项目不同的美。
再如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以积极、正义、奋发等情感体验为基础的行为美。
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能增强肌肉的力量,发展协调性、柔韧性,使身体具有线条匀称、协调的形体美,以及强壮美和健康美等。
这就容易感染和吸引学生,使他们情感愉悦,激发他们的体育动机,调动他们的主观积极性,使其倾心投入,达到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教学有法在得法,但无定法,贵研究规律,创造新法在体育教学方法上,由过去被动无奈的“要我学”、“跟着练”,转向学生主动自觉的“我要练”、“自由练”为主。
打破常规,指出学生有兴趣,而且符合这一项目规律的方法。
使学生既愉快的接受知识技能,同时也学会练习方法。
例如:创新、多变、科学、灵活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1.教学手段有新招。
科学性,多样性,灵活性的教学手段对改进体育教学至关重要,要经常出新招,给学生以新鲜感,如:变一般性徒手操为绳操、球操、击掌操、哑铃操、武术操等;变单人操为双人操、三人操、多人操等;变常见的方形跑为体操队形跑或图案形跑;变哨音加口令为音乐伴奏等。
恰到好处地应用诱导性练习,准确合理地运用专门性练习,动作要领口诀化,关键技术有图片,经常变换教学手段,使循环练习法交替进课堂。
2.灵活的教学方法。
要交替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力求新颖有趣,丰富多彩,活泼多样,常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游戏法能较好的激发初中学生的活动积极性;竞赛法能促进高中学生积极进取;循环练习方法能提高全体学生的练习密度;讲解师范法能引起男女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
又如中长跑的教学,在学生基本掌握技术要领后,可以通过足球的运球、盘带和教学比赛等练习来发展其耐久力,这既调动和提高了学生练习兴趣,同时又促进了中长跑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犹如“兴奋剂”的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既是一种发展中学生的体力、智力,促进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同时也是教师丰富体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的辅助教材和“兴奋剂”,体育游戏因为具有娱乐的特性,所以深受中学生喜爱,从而吸引了他们积极的参与。
因而,有利于培养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练习的积极性。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应把那些既重要同时又需要反复练习,而且又比较单调、枯燥乏味的技术动作,设计创编成体育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激发练习兴趣,充分调动练习积极性,使学生乐而不厌的练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学的技术动作,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这也是改革与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各个项目在体育教学中都有其丰富的游戏,关键在于体育老师能否大胆的研究与探索,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与创编,从中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并与教学的技术动作结构趋向一致的体育游戏形成科学、实用、新颖、独特并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与手段,穿插运用与体育教学之中,改变传统的模式,起到促进教学,加快知识技能掌握的目的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