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文明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生态文明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生态文明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生态文明建设学习心得
生态文明建设学习心得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更为全面的价值取向和更为深刻的生态伦理。

综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类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再到征服自然的变化。

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始终依存于自然。

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敬畏自然,主张顺天应时。

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的同时,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

这种观念导致对自然无穷无尽的掠夺,可利用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建设生态文明,则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路径。

在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尊重自然,就是强调自然与人出于对等状态
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能绝对化人的主体性,也不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


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都应该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二、顺应自然,强调人类在日常活动中要认识和正确
运用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我们日常生活、工作都应该遵循自然规律。

要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

经济建设则立足实际,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等特点,选择合适的产业战略。

推进产业生态化,培育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我们人类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

三、保护自然,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保护的角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绝不能把自然当做随意改造的对象。

自然的某些部分可以通过改造为我们所用,但另一些部分只能保持原貌。

我们不能对其加以改造和破坏。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核
心思想,也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奉行的原则。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形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

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局的战略地位。

只有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篇二:生态文明建设读书心得体会
生态文明建设读书心得体会
武隆县仙女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杨雨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付出的努力及
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

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

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同样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

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
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对它承认与否、认识与否,违背了规律都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一些人更一针见血地指出:环境完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在于,经济危机往往是相对短暂的,影响一时的,而生态危机则是长期的。

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最终将会导致人类与自然难以为继。

因此,在建设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层关系:
一、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

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只讲发展而忽视合理的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不重视生态建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样的发展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当然,也不能片面地讲生态而不讲发展,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

要做到既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能否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各级党政干部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

只有树立全面的、科学的、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自然资源得以长期有效地利用和保护,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前提和基础,而发展农业必须符合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使农业在良好的生态中发展,生态环境在发展农业中得到保护和优化。

我们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从人、自然、经济的高层循环出发,突出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循环农业,使全县农业发展逐步走上生态化、有机化、规模化的良性轨道。

三、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工业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内在统一的关系。

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

因此,在发展工业经济上,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篇三: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这次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学习,我们是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的实践活动,为此我们小组的成员在采访了校内同学,留学生和老师,在问卷中涵盖个人关于环保节约的行为习惯,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常识,了解到大家对这一热点的理解和环保意识。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获益匪浅,我们知道大自然提供给
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

就我国来说,我们的家底并不厚,“老本”并不多。

面对近二三十年内面临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各种资源严重短缺状况,一些人大声疾呼:中国“地大物博”的观念该改改了。

必须把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的理念,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目前我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

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

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我们想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就必须要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而且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而所谓自然恢复为主,就是强调要求我们尊重自然界的规律,不要再发展的同时忘了自然界的规律,必须顺其自然,尽可能恢复原有生态的面貌与功能。

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在学校养成保护自然环境的良好习惯,决不能乱扔垃圾,并减少对塑料袋的使用,尽
可能不用塑料袋,而对于废弃物品,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地最大利用,使它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不要乱丢废弃物,以造成更多的环境污染。

而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并认真学习好专业知识,以便于日后能更好与国内外友人以更好地为共同交流探讨交流经验,并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发扬光大,生态文明建设献出我们的微薄之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