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信息组织概述

第一章 信息组织概述


29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分类组织法
30
《医学标题表》(MeSH)
主题组织法
31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分类主题一体化组织法
32
1.1.5 信息组织的基本专业要求
(1)信息内容有序化 将内容相同或相关的信息集中在一起,将内容不同 的信息区别开来 将集中在一起的信息有系统、有条理地按一定标识 呈现出某种秩序,并能表达某种意义
择、记录的活动
信息整序 与存储
依据一定的方法对信息整序,并将经过加 工整理序化后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与顺 信息组织过程的终结 序存储在特定的载体中的一种信息活动 28
1.1.4 信息组织的常用方法
分类组织法:根据某一特定的分类体系和逻辑结构组织 信息的方法;从学科的角度集约信息,便于族性检索 主题组织法:一般指直接以表示文献主题的语词做标 识,提供字顺检索途径,并主要采用参照系统揭示词 间关系的标引和检索文献的方法;从事物角度集约信 息,便于特性检索 分类主题一体化组织法:将分类法和主题法结合起来 使用的方法
10
11
信息: —海量性 —无限性 —无序性 —污染性
采用相应的方法对信息资源加以控制和处理
信息组织
12
在信息管理科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信息管理科学的知识体系
信息 上游
信息的基础理论问题:了解信息的本质、特 征、种类、产生的过程、生产的主要机构及 如何传播等
有关信息资源开发的一系列内容:包括信息 的搜集、整理、组织与分析,网络环境下多 媒体信息的描述与组织以及信息系统、存储、 检索、深加工等 信息组织
19
相关名词术语的含义
数据:一般是指经过直接观察获得的事实,它是无生 命的、未经过处理的。确切地说,是“以正式的、适 合人类或自动方式交流、转换、处理的对于事实、概 念、程序的表达” 信息:经过人类处理的数据,是人们通过惯常方式赋 予数据意义得到的结果,是接收者对数据背景和规则 的解读 知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 的正确结论,是信息与经验(知识准备)的结合。
成绩考核
课堂出勤率:10% 平时作业+课堂讨论:20% 期末闭卷考试:70%
7
第一章 导言 了解信息组织的必要性
掌握信息组织的基本概念
掌握信息组织的常用方法 熟悉信息组织的类型 了解信息组织的成果与工具 本章的重点在于掌握与信息组织相关的基 础知识
8
1.1 信息组织概述
1.1.1 信息组织的必要性
17
叶继元(2010):信息组织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依 据信息体自身的属性特征,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和 技术,将杂乱无章的信息整理成有序的信息集合的活 动和过程。信息组织的结果是形成各种方便用户利用 的有序化的信息检索系统,从而达到信息增值的目的。 信息组织是信息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基本环节。 司莉(2011):信息组织就是根据信息检索与获取的 需要,采用一定的规则、技术与方法,对信息进行揭 示与序化的过程。
2
课程要求和任务
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信息组织的基本知识 和原理,信息组织的主要技术方法(分类 法、主题法、分类主题一体化法、自然语 言标引与检索),并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 践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与分析研究问题的能 力
3
课程结构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信息组织原理
第三章 信息描述
第四章 信息描述工作
信息描述
15
张帆(2005):信息组织是指采用一系列的方法与手 段使大量信息系统化和简明化的过程。 储节旺、郭春侠、吴昌(2007):信息组织是通过 一定的工具和技术将无序的信息组织成为一个有序 系统的方法。
周宁(2007):信息组织是对信息资源对象进行收集、 加工、整合、存储、使之有序化、系统化的过程。信 息组织的目的是为了检索信息、利用信息。图书馆、 情报所、文献中心、档案馆、专利局等是人们长期进 行信息组织和提供信息的场所,数据库和Internet是新 的信息组织空间。
16
冷伏海、徐跃权、冯璐(2008):信息组织的基本概 念是指在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依靠专门的技术方法和 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和整理,从而达到使这类资 源得以被充分利用的目的。
马张华(2008):所谓信息组织,也称信息资源组织, 是根据使用的需要,以文本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为 对象,通过对其内容特征等进行分析、选择、处理、 序化,并以适当的方式加以提供的活动。
27
1.1.3 信息组织的内容
信息选择
从采集到的、处于无序状态的信息流中甄别 出有用的信息、剔除无用的信息 信息组织过程的第一步 息熵对选择过的信息内部、外部特征进行细 信息描述与揭示的前提和基础 化、挖掘、加工整理并归类的信息活动
信息分析 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从语义、语用和语法信
信息描述 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需要对信息资源的主题 内容、形式特征、物质形态等进行分析、选 信息组织的中心内容 与揭示
在当今社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信息社会——>知识社会 信息资源的特点:数量大、种类多、来源广
截止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 到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44.1%
9
1)江苏省2009年旅游入境收入前五的城市是 哪几个?
2)如何知道近年来走向世界的中国(大陆) 数学研究成果? 3)某人欲了解双汇企业的详细信息以及在全 国各地的分公司,你如何对其提供帮助?
如果没有数据和信息,知识很难以发挥 作用。而数据和信息的获取则相对比较 简单,而只有知识能够帮助解决问题
25
相关名词术语的含义
信息体:可组织的记录信息,并不涵盖所有的信息。 记录信息体包括的不仅仅是文本,还包括视频及声音 记录、图像、图形和网页等非文本的记录信息。
26
信息组织的处理对象
信息体 在本课程中与文献或资料的含义接近,通常是指一切 以记录形式存在的信息载体,比如各种传统的印刷型 信息资源、缩微型、机读型资源以及实体/非实体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等。 信息组织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文献资源,它还 包括与信息组织相关的一切要素,如信息资源、信息 产品、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法规和制度、信息 机构等可以被序化和整理的对象。
第五章 分类法
第六章 国内外主要分类法介绍 分类法 4
第七章 分类标引工作
课程结构
第八章 主题法
第九章
第十章
国内外主题词表介绍
主题标引和主题检索工具
主题法
第十一章 分类主题一体化法
第十二章 自然语言标引与检索
5
教材
信息组织/马张华编著. —3版.—北京:清 华大学出版社, 2008.6
参考书目
14
马费成(2004):信息组织,亦称信息整序,是利用 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 征进行揭示和描述,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 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将信息转为信息 资源或将潜在的信息资源转为显在信息资源的过程。 信息的外在特征是指信息的物质载体直接反映的信息 对象,构成信息外在的、形式的特征,如信息载体的 物理形态、题名、作者或发表日期、流通或传播的标 记等方面的特征;信息的内容特征就是信息包含的内 容,它可以由关键词、主题词或其他知识单元表达。
通过信息作为基础,用以上的知识进行判断:
腋下温度37.5,那么体内温度应该是38.1-38.5左右,超 过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1度左右,是否发热还不能确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识点:
“ 1、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备,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 环境温度较大的改变或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都会使机体的产热 和散热过程受到破坏,引起发热。 2、一部分孩子在接种过疫苗后一段时间会发生低热现象。 3、婴幼儿抵抗力弱,难以抵挡细菌和病菌的入侵,常会因感 染而引起发热。 4、细菌性肺炎也可表现为低热,但是大部分孩子伴随有气促、 紫绀、嗜睡、胃口差等症状。
20
37.5 数据
姓名:陈浩男 年龄:1,5岁 性别:女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时间:2006年6月8日13点20分 腋下体温:37.5 摄氏度 自述:孩子在楼下玩,回来后看到小脸特别红,测 量体温为37.5度 信息
21
“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 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 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 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 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将相关信息单元之间的关系明确化,并能产生出某 种关联性,或能给人以某种新的启示
33
(2)信息流向明确化
首先,要认真研究用户的信息需要和信息行为,按 照不同用户的信息活动特征确定信息的传递方向
其次要注意根据信息环境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信息 流动的方向,尽量形成信息合力
34
(3)信息流速适度化
适当控制信息流动速度,把握信息传递时机,即用 户在决策活动中遇到的某种问题时产生了与解决该 问题有关的信息需求这一时机,提高信息的效用
35
1.1.5 信息组织的专业目的
(1)减少社会信息流的混乱程度
控制信息的流速和流向,以便使信息能够在适当的 时机有针对性地传递给需要者
中游
下游
信息的服务相关问题:具体是指了解信息的 使用者,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然后提供他 们所需的信息服务 13
1.1.2 信息组织的含义
戴维民(2004):信息组织是为了方便人们检索、获 取信息而将庞杂、无序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和有序化的 过程。从广义上讲,信息组织的内容包括信息搜集与 选择、信息分析与揭示、信息描述与加工、信息整理 与存储。
知识 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 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 腋下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
若37.5度是从口腔测得,则直肠温度约在 37.8~38.0度,刚刚有一点点低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