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宫颈常用的、特殊的辅助检查方法

宫颈常用的、特殊的辅助检查方法


(二)结果及意义
巴氏细胞学诊断学诊断标准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正常 炎症 可疑癌 高度可疑癌 癌细胞
普查宫颈癌的主要方法。
描述性宫颈细胞学诊断报告方式 (the Bethesda system,TBS)
指明巴氏涂片或液基制片或其他。
满意(描述是否存在宫颈或移行带细胞成分和其 他质控指标) 不满意(详细说明原因)
(四)临床应用
指导避孕与受孕。 协助诊断妊娠 协助诊断月经失调
单相
(四)临床应用
指导避孕与受孕。 协助诊断妊娠 协助诊断月经失调
单相 高温相异常
五、激素测定
雌激素 孕激素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垂体促性腺激素 雄激素、胎盘生乳素等
(一)雌激素
来源及代谢 生理变化 意义 临床运用 出。 雌激素可分为雌酮、雌二醇、雌三醇、雌四醇; 雌激素可分为雌酮、雌二醇、雌三醇、雌四醇; 雌二醇活性最强。 雌二醇活性最强。 主要由卵巢、胎盘产生, 主要由卵巢、胎盘产生,少量由肾 上腺产生。 上腺产生。 经肝灭活、代谢,、经肾由尿液排 经肝灭活、代谢,、经肾由尿液排 ,、
(二)方法
(三)意义及临床应用
诊断宫外孕 诊断盆腔炎及盆腔肿瘤 辅助生殖技术。
十、输卵管通畅度检查
输卵管通气术 输卵管通液术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一)适应症
原发或继发性不孕症,男方精液检查正常,疑有 输卵管阻塞者。 检查和评价输卵管绝育术、输卵管再通术或输卵 管成形术的效果。 对输卵管粘膜轻度粘连有疏通作用;输卵管再通 术后经宫腔注药液可防止吻合处粘连,以保证手 术效果。
(二)方法
分段性诊刮
(三)意义及临床应用
诊断及治疗月经紊乱。 了解子宫内膜的变化以判断卵巢功能。 了解子宫腔大小、形态及发育情况。 确诊子宫内膜癌及子宫源自膜结核。九、阴道后穹窿穿刺术
适应症 方法 意义及临床应用
(一)适应症
明确直肠子宫陷凹积液性质。或贴近后穹 窿的肿块性质。 超声介导下可经后穹窿穿刺取卵。
(五)意义及临床应用
用于卵巢功能的判断,如功血、闭经病人的诊治。 计划生育的安全期避孕。
三、阴道脱细胞学检查
宫颈刮片法 后穹窿及颈管取材法 宫腔抽吸法 阴道侧壁涂片 局部印片法
(一)方法及原理
窥开阴道暴露宫颈 用刮匙取标本; 涂片、固定、染色; 读片分析
检查前24小时内禁止性生活 宫颈外口鳞 柱状上皮交界处 宫颈癌好发部位 好发部位。 宫颈外口鳞-柱状上皮交界处 宫颈癌好发部位。
宫颈癌 宫颈结核
七、子宫腔探测法
方法 意义及临床应用
(一)方法
利用探针探入宫腔进行检查
(二)意义及临床应用
了解子宫的大小、形态方向、有无占位。 宫内节育器的情况。 有时具有治疗作用。
分离宫颈和宫腔的粘连。
八、诊断性刮宫及子宫内膜活检
适应症 方法 意义及临床应用
(一)适应症
子宫异常出血或阴道排液,疑为子宫内膜癌或宫 颈管者。 月经失调,如功血或闭经者,需了解子宫内膜变 化及其对性激素的反应。 不孕症,需了解有无排卵或疑有宫内结核者。 因宫腔内有组织残留或功血长期、大量出血时, 刮宫不仅有助于诊断,还有止血效果。
(一)雌激素
来源及代谢 生理变化 意义 临床运用 青春期前雌激素水平处于较低水 平;青春期至生育期雌激素水平不断 增长,并呈周期性变化; 增长,并呈周期性变化;绝经后雌激 素水平下降,以雌酮为主。 素水平下降,以雌酮为主。
(一)雌激素
来源及代谢 生理变化 意义 临床运用 雌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雌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排卵前达第一个高峰, 排卵前达第一个高峰, 排卵后每8天达第二个高峰, 排卵后每 天达第二个高峰, 天达第二个高峰 下次月经来潮前达最低水平。 下次月经来潮前达最低水平。
(二)方法
手术时间 月经干净后3~7天内。
(三)意义及临床应用
诊断不孕。 慢性盆腔炎、盆腔结核的诊断。 先天性输卵管发育异常等
意义及临床应用
进一步明确输卵管不通的部位及病变情况。 明确子宫腔的大小、形态及有无占位。
十一、超声检查
B超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十二、内窥镜
阴道镜 宫腔镜 腹腔镜
宫腔镜下子宫肌瘤
总分类(任选) 总分类
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 上皮细胞异常,见描述结果(详细说明鳞状上皮、 腺上皮)。 薄层液基细胞制片
后穹窿及宫颈管取材法
方法 结果及意义
老年病人
阴道侧壁涂片
了解有无异常的脱落细胞,用于癌症病人的诊断结 果及意义。 了解脱落阴道上皮细胞的组成(表层、中层、底层 细胞的计数),从而判断出阴道上皮细胞的成熟度, 进而判断体内雌激素水平。又称阴道脱落细胞学的 内分泌诊断标准。
卵泡刺激素(FSH) 黄体生成素(LH)
判断闭经原因 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诊断性早熟 垂体肿瘤 等等
生理变化 意义及临床运用
六、宫颈活体组织检查
适应症 方法 意义及临床应用
(一)适应症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宫颈刮片)巴氏Ⅲ级及以上;
疑有宫颈癌或慢性特异性炎症
(二)方法
点切法 宫颈锥切术 宫颈管搔刮法 取材部位: 病变区 宫颈外口3、6、9、12点处 碘试验:不着色区 阴道镜检:病变区
宫颈粘液结晶
(三)检查方法
窥开阴道,暴露宫颈
通过视诊、用钳子夹取粘液、涂片后镜 检。
(四)结果
思考:
量 性状 拉丝度 有无结晶 1、女,18岁,现检查宫颈粘液量多, 稀薄,拉丝度长,宫颈粘液结晶呈典型 的羊齿植物状,该病人现为月经周期的 哪个时期? 2、女,30岁,月经紊乱,不孕,检查 月经周期第23天检查宫颈粘液可见典 型羊齿植物样结晶,该检查结果是否 正常?
(二)生理基础及特点
孕激素的中枢致热性。 呈双相
月经前半期体温呈低温相,排卵时最低(下降0.1 ~ 0.2 ℃ ), 排卵后,黄体形成,分泌孕激素,体温上升0.3 ~ 0.5℃,持续12 ~ 14天,于下次月经前1 ~ 2天下 降。
(三)测量方法
每晚睡前将体温表水银柱甩至36摄氏度以下,置于 伸手可取的地方,第二日清晨醒后,不讲话,也不 活动,取体温表放于舌下,测口腔温度5分钟。 每天测体温时间最好固定不变。 将测得的结果逐日记录于基础体温单上,并连成曲 线; 将生活中有可能影响体温的情况,如月经期、性生 活、失眠、感冒等也记录在体温单上。 一般应连续测量,至少3个月经周期以上。
Ⅲ度
(三)白带清洁度及临床意义
Ⅰ度
Ⅱ度
Ⅲ度
(三)白带清洁度及临床意义
Ⅰ度 Ⅰ度 正常
Ⅱ度
Ⅱ度 轻度炎症
Ⅲ度
Ⅲ度 重度炎症
二、子宫颈粘液检查
宫颈粘液的组成 检查方法 结果 意义及临床应用
(一)组成
宫颈粘膜分泌物。 子宫内膜及输卵管内膜的分泌物。
(二)正常生理变化
随雌、孕激素水平的周期变化而产生周期性变化。
来源 生理变化 意义及临床运用
滋养细胞
(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来源 生理变化 意义及临床运用
(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来源 生理变化 意义及临床运用
妊娠诊断 滋养细胞疾病的诊断及随访
(四)垂体促性腺激素
包括:
卵泡刺激素(FSH) 黄体生成素(LH)
生理变化 意义及临床运用
(四)垂体促性腺激素
包括:
阴道侧壁涂片
常用指数
致密核细胞指数 嗜伊红细胞指数 成熟指数
结果判定
雌激素影响 雌激素低落
四、基础体温测定(BBT)
Basal body temperature
定义 生理基础及特点 测量方法 临床应用
(一)定义
机体经较长时间(6 ~ 8小时以上)的睡 眠,醒来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所测得的口 腔温度; 它反映了静息状态下的基础能量代谢。
(二)方法
点切法 宫颈锥切术 宫颈管搔刮法 宫颈刮片多次(+),而宫颈钳 取(-)。
手术时间:月经干净后3~7日内。
(二)方法
点切法 宫颈锥切术 宫颈管搔刮法 宫颈活检查与宫颈管 搔刮同时进行,可早期发 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 早期宫颈癌。
(三)意义及临床应用
取部分宫颈组织作病理学检查,以确定病变性质。
腹腔镜
十三、其他检查
染色体及性染色质检查 放免法检查 同位素扫描 肿瘤标志物 等等。
思考题
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判断卵巢功能?
(二)孕激素
来源及代谢 生理变化 意义 临床运用 正常月经周期中, 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泡期血中孕 酮的含量极低, 酮的含量极低,排卵后形成黄体产生 孕酮,孕酮水平升高,于排卵后第 孕酮,孕酮水平升高,于排卵后第8 日达高峰,此后下降, 日达高峰,此后下降,于月经来潮前 下降至最低点。 下降至最低点。
宫颈粘液结晶类型 Ⅰ 典型结晶,见于排卵前(月经周期的第8~12天) Ⅱ 较典型结晶,见于排卵前1周(月经周期4 ~ 5天) Ⅲ 不典型结晶,见于排卵后3 ~ 4天;可提示孕激素不足。 Ⅳ 无结晶,呈椭圆体,见于月经前或妊娠期。 Ⅴ 仅有少量上皮细胞 ,提示卵巢功能低下。(在正常月 经周期不能检见)
雌激素增加时,其分泌量增加、变得稀薄、拉丝度增 加、氯化钠含量增加、出现有齿植物状结晶。 排卵后,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其分泌量减少,变得粘 稠,拉丝度降低,并出现椭圆体。
(二)正常生理变化
月经前半期 量增加 稀薄 拉丝度增加 羊齿植物状结晶
月经后半期 量减少 粘稠 拉丝度降低 椭圆体
(二)正常生理变化
(二)孕激素
来源及代谢 生理变化 意义 临床运用 判断卵巢功能及胎盘功能。 判断卵巢功能及胎盘功能。
(二)孕激素
来源及代谢 生理变化 意义 临床运用 了解卵巢有无排卵 了解黄体功能 观察胎盘功能 探讨避孕及抗早孕药物的作用机制 血中孕酮升高,可提示肾上腺皮质 功能亢进或肾是腺肿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