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分析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分析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能源和环境的压力导致未来新能源车市场增速将快于传统车。

预计,2020年全球新能源车年销量有望达到1300万辆,约占当年总销量的13%。

在中国政府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激励下,2014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异常火爆,全年累计销量达到7.48万辆,增长率325%。

在中国,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但需要用心去发展这个巨大的市场。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销量
一、前言
交通能源与环境问题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对我国尤为严峻,近年来,我国汽车业迅猛发展。

2014年全国汽车产销2372.29万辆和2349.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3%和6.9%,产销再创新高,刷新全球历史记录。

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石油供应的日益紧张。

同时,车用石油消耗所产生的空气污染和CO2排放也正在变成愈来愈严重的问题,能源和环境的越来越大,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是大势所趋。

二、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概况
1、整体市场概述
自2009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火爆发展态势(见表一),201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20万辆,其中美国近10万辆,日本、中
国、欧洲紧随其后;
(表一)欧洲美国日本中国全球2009 0.03 0 0.1 0.23 0.4 2010 0.06 0.04 0.24 0.74 1.1 2011 1.2 1.8 1.3 0.82 5.4 2012 2.7 5.3 2.3 1.28 12 2013 3.3 9.7 3.1 1.76 20 2014 8 15 6 7.48 40
2014新能源汽车销量(表二)
依然强劲,其中由于我国政策的
刺激作用,使得新能源汽车销量
迅猛增长,全年销量达7.38万辆,
全球销量近40万辆;从市场结构
看,美国、日本、中国、欧洲乃
是主要市场,其中我国以21%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美国销量占比有所下降,主要是全球新能源汽车普及所致。

(表二)
中国新能源汽车起步晚,2005年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才拉开帷幕。

2011年随着政策的不断松动,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开始有序增长,达到0.82万辆。

2013年,在新能源概念的进一步加强以及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得到平稳较快发展,达到1.76万辆,到2014年,新能源汽车呈井喷式发展,进入快速发展车道,
全年累计销量达到7.48万辆,预计2015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0万辆。

2020年达到500万辆。

2011-2014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表三)
(表四)
从上表(表四)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销量占比中可明显看出,0
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比亚迪
奇瑞众泰吉利北汽广汽上汽江淮一汽1-12月销量18530
9844
9691
8564
6384
5741
2515
2030
1335
国内主要新能源车企1-12月累计销量
巴领域的最大成功。

北汽凭借与全球企业合资合作,迅速获得了最新的电动车技术,同时借助政府采购等资源,快速跟进,在2014年后半年短期内实现了爆发。

奇瑞汽车,众泰汽车和吉利汽车抓住各自细分市场,销量相当可观。

(表五)
从上图(表五)可以看出,9月份以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了一个突破,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减免购置税、新能源公车采购方案与《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等多项关于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密集出台,再加上各地方政府不断落实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新车型的陆续上市等多项有力因素都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稳步发展,消费热情继续提升,"金九银十"传统汽车旺季所带来的效果显现。

3、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完成情况
各省市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情况
(2014年9月-2015年2月)(表六)
各汽车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情况
(2014年9月-2015年2月)
由上图可以看出上海,江苏,北京,浙江等地新能源汽车发展比较好,主要得益于车企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车企方面比亚迪,吉利,北汽、众泰汽车占据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82%的份额,其主要优势在于汽车技术和产业布局。

4、竞品分析
(表八)
由上表(八)可以看出,近一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共计849款,其中客车和专用车数量居多。

细分到我公司竞品车型可见下图:
(表十)
由表(九)和表(十)可以看出,各大竞争对手都相应的在纯电动厢式运输车上进行快速开发,以适应目前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其主要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如公交车、出租车等城市客运以及环卫、物流、机场通勤、公安巡逻等领域。

同时,也推进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使用新能源汽车。

根据国家交通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2015年3月18日)----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指导精神,纯电动厢式运输车的销量日益提高(见下表十一)
(表十一)
三、产业政策支持
2014年以来,国家及地方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频频出台,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5年3月,国家及地方共出台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18项,其中国家出台2项,地方出台16项。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产业政策如下(表十二):
(表十二)
近年来,中国主要城市的持续雾霾使得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2012年政府《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2-2020年)》正式发布;该方案制定的总体目标依然是实施新能源汽车“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完善电动汽车“三纵三横”技术体系和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升级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抓住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化科技带来的新能源汽车新一轮技术变革机遇,超前研发下一代技术;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科技体系和产业链,为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提供技术支撑。

随后几年,密集的政策支持,体现了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决心。

四、趋势分析
从国际上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化水平的比较来看,我国新能源客车技术产业化规模居世界第一位。

涵盖了插电式、增程式、纯电动等多种技术路线,以及慢充、快充、电池更换、在线充电、双源快充
等多种能源补给方式。

北美国家推广的新型能源动力汽车主要采用了混合动力系统,总保有量达到1万辆;欧洲主要采用混合动力系统与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开始应用在线快充系统(钛酸锂负极电池与超级电容),推广数量约2500辆。

日本主要以混合动力客车为主,推广数量约1万辆。

但综合分析中国的能源结构和国外发展路径(表十三),混合动力车型迎来爆发性发展机遇的可能性并不大,坚持走纯电动的路线才是我国既定的国策和长期的战略。

中国如果学习日本走混合动力路线,根本绕不开技术专利的壁垒,从源头上就会受制于人,难以实现独立发展。

而纯电动路线中国与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虽然仍存在很多技术和市场的问题,但比亚迪、江淮、上汽等自主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逐渐打开地方保护主义的藩篱,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发展正在慢慢走向成熟。

纯电动汽车技术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是电池问题。

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成本高,在续航能力、安全性、充电时间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消费者在是否选择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上存在这些顾虑,因此一旦失去价格补贴、免拍牌等优惠政策的支撑,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很难提升。

电池技术能不能取得突破,是决定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根本问题。

(表十三)
五、结论
不管从企业还是政府的表现来看,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企业和政府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也是前所未有的。

所以,相信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是光明的,在传统动力汽车方面中国始终落后于国外车企,但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车企已经看到其发展潜力。

相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车企能够与国外车企一较高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