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血化瘀药ppt课件

活血化瘀药ppt课件


6.慢性肾功能不全; 7.口腔粘膜白斑; 8.宫颈糜烂; 9.流行性出血热; 10.迁延性肺炎; 11.硬皮病; 12.失眠,过敏性鼻炎,(局部用药) 13.青光眼。
红花(花) 桃仁(成熟种子)
等); ▪ 3、破血逐瘀药(或称破血药、逐瘀药)(作用峻猛
强烈,能治血瘀重证如癓瘕积聚)。
▪ 六、使用注意: ▪ 1.孕妇忌用破血力强药物、慎用一般的活血化瘀药; ▪ 2.月经过多、出血无瘀者忌用活血化瘀药
▪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 [学习要求] ▪ 1.掌握活血止痛药的含义,药性功效特
点,适应证;临床选择应用及其配伍。
▪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 [学习要求] ▪ 1.掌握活血化瘀药的含义,通过活血化瘀
而产生的多种作用,适应病证。
▪ 2.掌握活血化瘀药临床应用时如何选择和 随证配伍,以及配伍理气药的道理。
▪ 3.熟悉活血化瘀药的性味、归经、分类, 以及根据作用强弱,有和血行血、活血散瘀及 破血逐瘀之异。
▪ 4.熟悉本章药物的副反应及其使用注意。
▪ 3.掌握川芎、延胡索、郁金、乳香、没 药、姜黄的功效。
▪ 4.掌握川芎、延胡索、郁金的主治证及 主要配伍。

▪ 一、含义: 凡以活血止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称活血止痛药。
▪ 其性能特点:本类药物大多具辛行、辛散之性,
▪ 活血每兼行气,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 二、主治:气血瘀滞所致的痛证,如头痛,胸 胁痛,心腹痛,痛经,产后腹痛,痹痛及跌打 损伤瘀痛等。亦可用于瘀血证,如癓积,血瘀 月经不调,经闭等。
▪ 二、适应范围:活血祛瘀,调经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用于血瘀之 产后瘀阻腹痛;
癥瘕积聚;
血瘀痛证、跌打损伤。
▪ 三、配伍应用:本类药在用于妇女经产诸证时,常配 伍疏肝理气药同用,因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之疏泄功 能正常与否,与月经的是否正常关系密切。肝失疏泄, 肝郁气滞,则气血失于凋畅而月经失调,所以活血调 经药常配疏肝: 辛苦 功用:活血行气止痛:用于 血瘀气滞证 胸腹疼痛 胁肋疼痛 真心痛、痛经。
郁金
1.寒性,止痛之功 不及延胡索;
2.并行气解郁:常 用于血瘀肝郁之 胁肋疼痛;
3.利胆退黄:用于 肝胆湿热黄疸;
4. 清心凉血:用于 热病
(1)神昏 湿浊蒙蔽清窍 癫痫狂(痰热蒙蔽心窍)
▪ [功效]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 [歌诀]川芎活血又行气,

祛风止痛要牢记。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升散,凡阴虚火旺、气虚多汗、 气逆呕吐、月经过多及出血性疾病,均不宜用。
近用治: 1.缺血性脑血管疾患;脑栓塞; 2.脑外伤综合症; 3.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末梢神经炎; 4.血管性头痛; 5.冠心病心绞痛; 6.肥大性脊椎炎和跟骨骨刺; 7.新生儿硬肿症; ▪ 此外,用治虚烦不眠,如酸枣仁汤。
▪ 2.掌握和理解活血调经药在应用时为什 么要配疏肝理气药,并注意本节与活血止痛 在应用时的相互关系。
▪ 3.掌握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 膝的功效及主治证,
▪ 4.掌握丹参与川芎,桃仁与红花,红花 与番红花,益母草与泽兰的功效上治异同。
▪ 一、含义:凡具有活血祛瘀之功,又善调畅血脉而调 理月经的药物,称活血调经药。
▪ 一、含义:
▪ 瘀 积血或积血之病 ▪ 凡以通畅血行,消除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活血
化瘀药。其作用强烈者又称破血药或逐瘀药。 ▪ 具有以下性能特点: ▪ 1、药性:多辛 ▪ 2、药味:苦, ▪ 3、归经:主归肝、心经,入血分。 ▪ 二、功效:通过活血化瘀作用而具有止痛、调经、破
血消瘢、疗伤消肿、活血消痈等作用。
▪ 四、使用注意:本类大多数药物对孕妇或月经过多出 血无瘀者当慎用或忌用。

丹参
▪ [来源] 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或根茎。
▪ [性味归经] 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 [性能特点] 本品苦寒清泄,专入血分。既善活血 祛瘀而通经止痛,又善清心凉血而除烦消痈,主治
血瘀、血热、热扰心神所致诸证,兼治热毒所致的
(2)血热之出血证。 ▪ 近代用治胆石症、早搏。 5.郁金与丁香是什么配伍关系?
广郁金长于行气解郁; 川郁金长于活血祛瘀。
延胡索
1.温性,止痛力优; 2.常用于全身之痛证,为活血行气良药。治一
切气血瘀滞之痛证。善用于心腹及肢体疼痛 等证。
“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本草纲目)。 近来用治内脏痉挛性或非痉挛性疼痛、麻风病神经 痛。
疮痈肿毒。古人云“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
▪ [功效]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 痈。
[歌诀]活血化瘀首丹参,

多种瘀血可用之。

清热凉血又清心,

养血安神常用知。
〔使用注意〕 1.反藜芦; 2.出血者慎用。
▪ 近治 : 1.病毒性心肌炎 2.动脉粥样硬化 (降胆固醇) 3.缺血性中风 4.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5.急性病毒性肝炎;
▪ 三、适应范围: ▪ 活血祛瘀 治血瘀证。
▪ 四、配伍方法:
▪ 1.应用活血化瘀药治血瘀证时,常与理气药配伍同 用,因“气为血帅”、“气滞血亦滞”、“气行则血 行”,配伍同用可起别提高活血化瘀之效。

▪ 2. 结合寒热虚实进行配伍
▪ 五、分类: ▪ 活血化瘀药中因各药作用有强弱之分。 ▪ 1、和血止痛药(作用缓和较弱); ▪ 2、活血散瘀药(或称活血祛瘀药或活血药,药力中
醋制增强止痛力(生物碱的溶解度明显增加)。
活血止痛—用于血瘀痛证
川芎—兼祛风止痛
延胡索—止痛力优
行 郁金—性寒多用于气滞血瘀兼郁热者

还行气解郁,利胆退黄,凉血清心
姜黄—还通络止痛,善治肩臂疼痛
乳香 消肿生肌
没药—化瘀止血,解毒消肿止痛
▪ 第二节 活血调经药
▪ [学习要求]
▪ 1.掌握活血调经药的含义、功效特点及 适应证。
▪川 芎
[来源] 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香行散,温通血脉,“上行头目, 下走血海,中开郁结”。功善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既善治血瘀气滞诸痛,被前人誉为血中之气药,有 寒者用之最宜;又善治头痛,无论风寒、风热、风 湿、血瘀、血虚,皆可随证选用.故前人有“头痛 不离川芎”之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