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区健康教育—糖尿病PPT课件
社区健康教育—糖尿病PPT课件
1.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酮症酸中毒(DKA) 高血糖高渗状态
2.感染性并发症
疖、痈化脓性炎症—反复发作—可引起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皮肤真菌感染—足癣、体癣—也常见 真菌性阴道炎、巴氏腺炎—女性常见—多为白念珠菌感染 肺结核—较非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渗出干酪性易扩播 肾盂肾炎、膀胱炎—多见于女性—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
糖尿病足—脉管炎—截肢
慢性并发症
其他 糖尿病还可引起视网膜黄斑病、白内障、 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 皮肤病也很常见,并且临床表现较重
诊
断
诊断线索 血糖 空腹血糖 (正常) 3.9—6.1mmol/L (糖耐量异常)6.1—7.1mmol/L 连续多次糖耐量异常,高度警惕糖尿病的发 生,需做口服糖耐量实验 餐后1h血糖 >10mmol/L需高度怀疑糖尿病,做口服糖耐量实验
末梢神经炎—坏疽
慢性并发症
NS并发症 3.自主神经病变 较常见,并可较早出现,影响胃肠、心 血管、泌尿生殖系统功能。 瞳孔改变、排汗异常、胃排空延迟、腹 泻、便秘;直立性低血压、持续心动过速 心搏间距延长等;残尿量增加、尿失禁、 尿潴留、阳痿等。
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足 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周围血 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或)深 层组织破坏。 轻者:足部畸形、皮肤干燥,发凉。 重者:溃疡、坏疽。 糖尿病足是截肢、致残主要原因。
临 床 表 现
1.基本临床表现
血糖升高—渗透性利尿—多尿—口渴多饮 糖利用障碍—脂肪分解增多—蛋白代谢负平衡—乏力、消瘦 为了补偿损失的糖、维持机体活动—患者常易饥、多食
“三多一少” —— “多饮、多食、多尿” 中医“消渴” 上消—上焦—心肺—多饮 中消—中焦—脾胃—多食 下消—下焦—肝肾—多尿
并 发 症
眼底病变
心肌病
慢性并发症
NS并发症 S并发症 严重的DKA,高血糖高渗、低血糖神志改变 缺血性脑卒中 脑老化加速、老年性痴呆危险性增高
脑萎缩 阿尔兹海默症
慢性并发症
NS并发症 2.周围N病变(末梢神经炎) 最为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 严重,病情进展缓慢。早期肢端感觉异常 可伴痛觉过敏、疼痛;后期可有运动神经 受累,出现肌力减弱甚至肌萎缩和瘫痪。
并发症的预防
有效的控制血糖—可以延缓病程的进展 定期的肾功测定—可以防控糖尿病肾病 严格的饮食控制—可以减慢病情的发展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神经炎发病
结 束 语
今天的健康教育讲座就到这里,下面我 给大家一些时间,大家可以就关心的问题, 向我提问,我将尽最大努力给予解答帮助。 另外下一次健康教育的课题是: 《脑中风的社区预防》 谢谢大家!
病 因 分 型
1型糖尿病的病因(胰岛素依赖型) 1.多基因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病毒感染 ——直接损伤胰岛β细胞 化学毒性物质和饮食因素 ——化学因素直接损伤胰岛β细胞 ——缺乏母乳喂养牛乳中抗体参与破坏β细胞 3.自身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桥本甲状腺炎
病 因 分 型
2型糖尿病的病因(非胰岛素依赖型) 1.遗传与环境 遗传——基因缺陷 环境——人口老龄化 现代生活方式 营养过剩 体力活动不足 应激、化学毒物 2.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 3.葡萄糖毒性和脂毒性
慢性并发症
3.慢性并发症 大多数患者死于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 化或糖尿病肾病。 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人群所有 原因的死亡增加1.5—2.7倍,心血管病的死 亡增加1.5—4.5倍,失明高10倍,下肢坏疽 及截肢高20倍。 糖尿病肾病是致死性肾病的第一或第二 位原因。
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高于非 糖尿病人群。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 脉、脑动脉、肾动脉、肢体外周动脉等, 引起冠心病、CVA、肾动脉硬化、肢体动 脉硬化等。
简 单 概 念 数 据
糖尿病的定义: 一组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WHO: 估计全球现有糖尿病患者超过1.5亿 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超过4000万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糖尿病国家
病 因 分 型
分型: 1型糖尿病(T1DM) 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不足—胰岛素依赖 2型糖尿病(T2DM) 胰岛素抵抗为主伴随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 胰岛素相对不足—非胰岛素依赖
治、阿卡波糖等 胰岛素治疗 诺和灵30R /50R 胰岛素泵治疗是目前最先进,最安全的治疗 手段,适用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包括儿童糖尿 病患者,可以平稳的控制血糖水平,有效的延缓 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预
防
高危人群去除危险因素,可以有效的降低 发病率: 肥胖(腹型肥胖)—糖尿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桥本甲状腺炎 营养过剩且缺乏运动的人群—代谢负担增加
社区健康教育—糖尿病
前
言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是来和大家交流下糖尿病这个我 治不好的病。 大家要想了,你都治不好,还讲它干 什么?实际上糖尿病不是我治不好,即使 是给胡锦涛、奥巴马看病的中南海大夫、 白宫大夫也治不好。
前
言
既然这个病是治不好的,那么我们就应 该想办法不去得它。 得了它就没有办法治疗了,得了它的 病人最终不是死于它本身,而是死于它的 并发症。 所以我今天要讲的就是: 1.怎样预防糖尿病 2.怎样控制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 1.糖尿病肾病 见于病史10以上病人,是T1DM主要死 因,在T2DM中仅次于心脑血管病。 理化指标: 血清肌酐、尿素氮异常以及蛋白尿出现。
肾病综合症
慢性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 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见于病史10以上病人,是失明的主要原 因。 3.其他 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可引起 心肌广泛灶性坏死(糖尿病心肌病)可诱 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 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