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及保护措施

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及保护措施

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及保护措施作者:李红海夏梦雨冯德金来源:《湖北林业科技》2019年第04期摘要:为了积极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提升水环境质量,加强汉江流域和襄阳城区生态环境,本文结合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基本情况及建设现状,分析了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湿地公园保护及管理措施。

关键词: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及保护;襄阳中图分类号:S759.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9)04-0062-04Hanjiang National Wetland Park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ProtectionMeasures in Xiangyang of HubeiLi HonghaiXia MengyuFeng Dejin(Hanjiang National Wetland Park Management Office in Xiangyang ofHubeiXiangyang441021)Abstract: In order to establish national wetland park,improve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Hanjiang basin,xiangyang urban area ecological environment,with its basic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we analyzed its advantage conditions and existing problems,proposed ;wetland park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Key words:wetland park;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protection; xiangyang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具有多种功能。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1-2]。

中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最齐全、数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几乎拥有《湿地公约》中除苔原湿地以外的所有湿地类型,并拥有独特的青藏高寒湿地,湿地总面积达5 000万hm2,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湿地生物有8 200种,其中植物5 000种,动物3 200种。

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建立国家湿地公园(试点)898处[3],湿地公园发展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湖北作为“千湖之省”,湿地资源总量在全国排第七位,在中南六省中列第三位;全省湿地面积14.45万hm2,建立国际重要湿地4个、国家重要湿地5个、国家湿地公园66个,包括洪湖、大九湖、沉湖、梁子湖群、网湖、长江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等。

分布有麋鹿、江豚等大量的国家级保护珍稀物种[4]。

襄阳市境内湿地资源较为丰富,主要由河流和水库组成。

境内大小河流649条,其中汉江及其支流南河、北河、唐白河、滚河、蛮河、沙河、小清河等构成湿地生态系统骨架,大小水库925个,库容量1亿m3以上的水库有三道河水库、西排子河水库等14个,为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几十年,襄阳市在生态建设和湿地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近年来,襄阳市以“绿色汉江”“野鸟保护协会”为代表的民间公益组织,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达3万多人,在宣传环保、咨政服务、保护襄阳汉江母亲河等方面做了诸多工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湿地科普宣教极好的媒介之一。

十八大以来,生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但是由于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作用认识与保护意识不够,对湿地的系统保护、合理利用以及协调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存在不足,汉江湿地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湿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公众参与的意义和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因此,积极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提升水环境质量,对于汉江流域和襄阳城区生态环境建设都有重要作用。

1汉江國家湿地公园概况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内湿地总面积3 178.66 hm2,总面积的81.63%,远大于湿润区湿地面积占总面积70%及以上的标准。

公园内物种多样性较高,据调查统计,截至2018年7月,湿地公园内分布有维管植物72科182属241种[5]。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杜仲Eucommia ulmoides、野大豆Glycinesoja Sieb.等5种;湿地公园内共有脊椎动物 31目73科165属306种[6];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

水位涨落期间,洲滩及岸边的植被周期性被淹没,呈现出岛状植物群落与水域交错的独特生态景观,这种洲岛、沙滩、密林、疏林和水域组合成错落有致的自然景观,非常独特。

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所包含的区域现状在建筑格调、形式等方面与湿地景观、外围社区环境之间比较协调。

而且,湿地公园的建设将以湿地保护与恢复为主,只有少量的湿地科普宣教、科研监测与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并且设施的建设在建筑风格、形式等方面都应该与湿地景观、社区环境相协调。

2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2.1湿地公园项目建设有利条件2.1.1湿地动物资源据调查统计,截至2018年7月,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内共有脊椎动物31目73科165属306种,其中哺乳类动物5目5科10属11种,鸟类15目39科78属187种,两栖类1目4科8属17种、爬行类2目7科11属13种,鱼类8目18科58属78种[6]。

湿地公园内动物区系体现出以东洋界为主,其他区系并存。

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是全国候鸟迁徒中线通道的重要驿站,鸟类资源非常丰富,目前监测到187种,主要鸟类有鸿雁、小辟鸟虎鸟、普通鸬鹚、白骨项、黑水鸡、夜鹭、绿头鸭、绿翅鸭、赤麻鸭、斑嘴鸭等,环颈鸻、青脚鹬、白眼潜鸭等。

2019年1月16日,观鸟协会在卧龙湿地拍摄到三公二母5只中華秋沙鸭,是襄阳汉江湿地首次发现珍稀物种。

湿地公园因优良的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来源,成为候鸟重要的停歇地和越冬度夏地。

每年约15万余只候鸟在此越冬,以前没有记录到的灰鹤、小天鹅、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类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鸟类是湿地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的物种,其种类和数量的增加说明汉江原生生态系统正发生可喜的变化。

2.1.2水质优良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共设立5个水质断面监测点,即进水口白家湾监测点、出水口余家湖监测点、中间的汉江水文站监测点、Ⅰ级支流小清河口监测点、唐白河口监测点。

两个河口监测点在湿地公园试点建设以前是劣五类、五类、四类水质,现在改善为三类水质,从监测数据看(表1)[7],近5年来水质中的液态氧含量非常高,说明水体的氧化、自净能力强,对鱼类等水生动物来说,负氧离子高,适宜鱼类生存,水质中导电介质较大幅度下降,接近Ⅰ类水质标准,天然弱碱性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整体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一些指标接近或超过Ⅰ类水质,与丹江口水库中心区域的水质类似。

2.1.3景观优美湿地公园及周边人文景点达20多处,有临汉门、夫人城、米公祠、观音阁、龙王庙、解佩褚等,增添了湿地景观的文化魅力。

面积110 hm2的月亮湾湿地是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合理利用区,以前是全市最大的露天垃圾场,垃圾深达20多米。

2013年以来通过垃圾清运、水系疏通、土壤改良、湿生植被种植、基础设施改善,共投入3.9亿元,打造成市民生态休闲的好去处。

2.2湿地公园建设存在问题2.2.1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为保护与恢复带来挑战湿地公园地处襄阳市城区,周边人口众多、人为干扰强度大,使得湿地生境斑块碎化、植被群落较为单一,湿地公园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性、浮水性和沉水性的植物,主要有芦苇、再力花、金鱼藻、喜旱莲子草、马来眼子菜、萍蓬草、槐叶萍等。

由于人工大面积种植芦苇导致了原始植物群落被替代,将原有植被划分为不同形状的小斑块,同时它每年的收割使该斑块变成荒地,使动物和鸟类没有栖息场所,影响湿地公园的发展。

对于喜旱莲子草、再力花等来说,生长速度快,过量繁殖可能会覆盖部分水体,影响湿地公园水质,需要合理地控制;水环境质量受上游来水、城市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的不良影响;如果在湿地公园建设中不注意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必将出现恶化的趋势,有逆行演替的危险性。

目前湿地公园内老龙洲、无名洲等洲滩、岛屿还存在非法采砂、发展农林业等其它生产经营活动,导致湿地面积减少,许多滩涂湿地被开垦为耕地;导致洲滩湿地环境恶化,湿地类型发生了不合理演变,生态质量下降,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生态功能降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

2.2.2湿地水文特征正处于演变过程中,恢复任务严峻由于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地处丹江口水库坝下和崔家营水利枢纽工程之间,湿地公园水量调度受到双重的影响,汉江湿地正从自然流态的河流生态系统变为流速减缓、相对静止的湖泊生态系统,水体的自然消纳和降解污染的能力下降,进一步导致湿地生物信息连通降低,导致湿地恢复和汉江水质保护任务将更加严峻,湿地恢复工作面临诸多挑战。

2.2.3湿地保护面临与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协调难度目前,襄阳汉江湿地由湿地公园管理处管理,但管理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由相关部门行使,土地权属归城市居委会或几个国有单位。

为此,湿地管理机构需要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协调,以期利益相关方能够积极参与湿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工作,必须要继续加强创新意识,创新有利于湿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协调好崔家坝水利枢纽管理部门、旅游、水利、林业和当地政府等之间的利益关系,合理界定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的权利的范围,妥善解决湿地公园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2.4环境综合整治及资源保护力度有待加强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还存在乱搭乱建、违法开垦、非法船舶、非法采砂、污染排放、倾倒垃圾、非法养殖等环境问题,将会给汉江国家湿地公园自然修复带来挑战,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和湿地功能发挥。

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凭借水质良好,水生植物、动物丰富,为候鸟迁徙提供了良好的“驿站”。

但是在湿地公园范围内还存在张网捕鸟、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需要联动各部门,加大湿地资源保护力度,维护湿地生态安全,为鸟类创造安全的栖息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