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
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截面受剪性能试验
(指导书和报告)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试 验 指 导 书
一、试验的目的:
1.了解钢筋混凝土梁受剪破坏的过程,验证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强度计算方法,加深理解箍筋在斜截面抗剪中的作用。
2.了解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试验研究的方法。
3.得到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的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试验内容:
1.了解试验方案的确定(由教师讲解)。
2.了解试验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由教师讲解)。
3.了解试验梁的加载装置及其性能(由教师讲解)。
4.试验梁上安装测量仪表。
5.在加载试验过程中量测数据。观察试验梁外部的开裂,裂缝发展和变形情况。
6.整理试验数据,写出试验报告。
三、试验梁:
1.试验梁总长为14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2.③号箍筋留三根500mm母材用作测试其应力~应变关系的试件。
3.试验梁制作时,需同时浇筑三个150×150×150mm的立方体试块。待梁试验时,用于测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四、试验梁的加载与仪表布置:
1601001116214002148#铅丝箍,间距100mm应变片2020602020120
五、试验量测数据内容:
1.各级荷载下支座沉陷与跨中的挠度。
2.各级荷载下箍筋的应变。
3.各级荷载下斜截面混凝土应变。
4.记录,观察梁的开裂荷载和开裂后在各级荷载下裂缝的发展情况,(包括裂缝的Wmax)。
六、试验仪器及设备1. YE2583A程控静态应变仪
3.千分表(备用)
5.手动液压泵全套设备
7.放大镜和裂缝宽度量测卡 2.百分表或电子百分表
4.手持式引伸仪(标距10cm)
6.千斤顶(Pmax=320KN,自重0.01kN/只)
8.分配梁(工字钢,自重0.07kN/根)七、试验要求
(一)参加部分试验准备工作
1.试件的制作。
2.试件两侧表面刷白,并用墨线画40×100mm的方格线(以便观测裂缝)。
3.试件安装,测点布置及仪器仪表设备的调试。
(二)按现行规范计算试验梁的承载力Pu,并选定加荷级数(一般为10级)及每级加载的荷载量。第一级应考虑梁自重、分配梁和千斤顶自重等荷载,临近开裂和破坏时可半级或1/4级加载。
(三)试验中要求正确记录各要求的数据。
(四)试验后整理试验数据,并写出试验报告。
试 验 报 告
一、试验梁抗剪承载力Vu的计算:
二、试验梁每级加载值选定:
注:(1)第1级千斤顶加载值按下式调整
P1*=加载值P1-P千(千斤顶自重)-P分(分配梁自重)-P梁(试验梁自重)×2
(2)将试验梁均布自重按剪力等效折算为集中自重P梁:即
Laaq自级数12345678910加载值P(kN)千斤顶加载值(kN)级数11121314151617181920加载值P(kN)千斤顶加载值(kN)100100应变引伸仪测点100百分表6002020千斤顶1020600分配梁100350250250350
三、箍筋的σ~ε曲线:(1)数据: 箍筋直径: mm ; 箍筋面积As: mm2
(2)σ~ε曲线图
四、梁混凝土立方试块的强度值:
1. 数据:
2.平均压力值:
3.计算下列各值:
=tcuf
tcfLq5.0P自梁=拉力(kN)应变(10-6)拉力(kN)应变(10-6)拉力(kN)应变(10-6)拉力(kN)应变(10-6)No.1No.2No.3平均立方试块号No.1No.2No.3破坏压力(kN)五、梁加载中各量测数据记录:
六、数据整理:
级千斤顶荷载跨中挠度f别(kN)(mm)上中1中2下1212123456789101112131415注:跨中挠度=中-0.5(左+右)箍筋应变εs(10-6)截面应变(10-6)斜向混凝土应变εc(10-6)级别左中右上中1中2下左右应变1应变2初读数123456789101112131415开裂情况注:开裂情况一栏中,如无斜裂缝则写无,有斜裂缝则写:有缝,条数,Wmax三个内容。斜向混凝土应变千斤顶荷载(kN)百分表手持式应变箍筋应变七、画出曲线图(考虑自重,分配梁及千斤顶等荷载的影响修正)
M~f曲线 M~εs曲线
M~εc曲线
在各级荷载下,截面的变形沿高度的分布图 八、对梁试验的分析和结论:
提示:可描述下列方面的内容,
1.梁的变形规律如何,平截面假定是否成立等。
2.该梁的斜截面开裂荷载、破坏荷载,及该梁是受强度破坏控制,还是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控制(即挠度和裂缝最大宽度控制)。
3.该梁的破坏形态,及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形态的破坏。
4.试验值Put与计算值Pu不同的原因分析。
5.对有关试验的体会:例如试验中应注意什么,怎样才能做成功试验,及对本次试验应作哪些改进以促进和提高试验的精确程度等等。
3.7考核办法
3.7.1考核办法
本课程测验分为期中测验与期末测验。考试内容为大纲覆盖的所有内容,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考卷采取百分制的形式,题目类型丰富,包括选择、判断、简答、计算等。学生学期最终成绩为考试、实验和平时成绩的综合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