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源于生活,源于自然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同时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为语文学科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课程标准》提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
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以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
”这对高中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也是作文教学中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目标。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
”不难看出新课标指明了在作文教学中仍然要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道路。
因此,本人认为在写作中学生应该继续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社会采搜集属于自己的写作素材,并加以整理,然后充实到写作内容中,再现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自然,写出富有个性的新作文、好作文。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平时搜集一些有益的写作素材呢?通过多年的
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走进生活,再现自我,搜集写作素材的源泉
《课程标准》强调写作中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
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生活中一次匆匆的见面、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含蓄深刻的话语、一次难忘的经历就如一朵朵小小的浪花,它能激起我们深深的回味,久久的沉思。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写作素材的主要来源,离不开生活实践,离不开观察体验,只要你抓住这短短的一瞬间,就能让它成为永久的回忆。
如:高一新生刚进入职高校园就迎来了军训,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事先安排以“军训”为话题的作文,并引导学生从军训生活的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军训生活的闪光点,花点时间去搜集身边的点点滴滴。
相信多数学生都会有话可说,有感而言的。
二、走进自然,亲身体验,丰富写作素材之源泉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自古以来,人与自然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
农村山区有自己得天独厚的重中之重自然资源,那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作文教学重要的校外课程资源。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走进自然,去发现自然的美,去享受自然的
美。
三、走进社会,参加实践活动,不断充实写作素材之源泉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职高学生本身的特点就是毕业后将走向社会,成为服务社会的技能型人才。
由此,笔者在教学中启发他们在和社会接触中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搜集写作素材。
也可以从所学专业特点出发,关注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多看看新闻(学校每间教室都已安装电视机及相关网线),积极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中有五个单元的作文教学要求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息
息相关:第一单元的口头作文是“一个环境优美的社区(村镇)”;第二单元的自由写作是“社会见闻”;第四单元的口头作文是“我敬佩的一个创业者”;第五单元的自由写作是“事件通讯”;第六单元的口头作文是“超市见闻”。
教学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搜集与社会生活有关的人和事的素材,同学们走出家门、校门,就会留意发生在身边的、周边的以及国家的人和事,也搜集了很多相关的素材。
四、走进图书室,走进网络,畅游知识海洋,探寻写作素材的新源泉
在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的进程中还强调了利用图书室、网
络资源的重要性,这是新形势下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搜集写作素材的资料库。
笔者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阅相关书籍并坚持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随着学生课外阅读量的逐渐增加,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搜集的写作素材在题材时更加广泛。
但部分学生到图书室只顾求多,抄一些没有质量的资料“滥竽充数”,到永的时候不一定那得出来,这是搜集素材的误区。
笔者发现后及时引导学生制定“一周一素材”的计划。
这样一来搜集素材的路子有多选到精选,使搜集到素材内涵丰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近几年来,国家逐步重视职业教育,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断改善。
目前学校每个教室都安装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师也人手配备笔记本电脑,自己动手制作一些课件,这给学校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主动学习网络信息技术,而且要组织学生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
一些写作需要的素材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获得,如:图片、音频、视频等,这些素材非常直观,学生看了印象深刻。
现代网络技术的合理运用不仅为写作找到了新的素材而且对语文整体
教学都帮助很大,我愿意和学生一道乘坐这辆时代的快车,积极探寻写作素材的新源泉。
搜集写作素材是写作的重要源泉,而整理写作素材是关
键的一个环节。
不然学生搜集到的素材是零乱的,到用的时候就不知道从何下手了。
从高一开始我指导学生采用一些科学合理的方法整理素材。
方法可以因人而异,可以是小册子的方式一册一类;也可以是一学期一册。
每册还应注明类别,如生活篇、自然篇、社会篇、时政篇、名著名人篇、心得篇等等。
通过分类整理,学生将搜集的素材从新梳理一遍,同类素材可以好中挑好,达到优选、精选的目的,也使得到的知识系统化,合理运用。
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使学生在写作中做到胸有成竹,运用自如。
高中二至三年的学习生活是职高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
阶段,也是他们认知能力、写作能力逐步成熟的一个关键阶段。
教师在这个阶段如果正确引导学生将写作与实践向结合,从生活、自然、社会、人生等等多角度用心体验和感受,并主动获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就能提高他们写作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使学生写出具有强烈时代感和富有个性的佳作来。
者正如朱熹所说的:“问渠哪得清如?为有源头活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