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范军转干部

模范军转干部

模范军转干部军转安置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军转工作者事迹简介一、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简要事迹模范军队转业干部薛振西同志简要事迹薛振西同志2004年从部队团职岗位上转业到一个社区任‚片警‛,他心系社区群众,捍卫一方平安,用忠诚谱写了新时期民警的风采,其事迹先后被《三秦都市报》、《人民公安》、《民主与法制》等中央、省级媒体报道。

2008年11月,西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丁健同志看到他的事迹后专门做了批示:‚薛振西同志心系群众利益、艰辛除恶安良的事迹很感人,生动体现了一名人民警察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政治品格,是我们身边的好典型、好榜样。

‛2008年11月,他被西安市政法委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2008年底,西安市公安局党委又给他报请了个人二等功;2009年1月,他又荣获西安市优秀警务室民警的荣誉称号。

如今,老百姓夸他是‚信得过的好警察‛、是‚社区的擎天柱‛。

该同志为了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他虚心向老民警和律师请教,一有时间就研读法律书籍,研究案例,并勇于实践,善于总结。

随着法律知识的增长和工作实践的磨砺,他凭借良好的军人素质,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很快成了所里几个‚业务骨干‛之一。

曾连续数月在全所民警的量化考核中名列前茅;虽不是刑警,但每月处理的业务总数却毫不比任何一位刑警少;在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中,因工作成绩突出,被分局评为破案能手,多次受到嘉奖。

该同志以社区为家,用亲情和爱心倾注‚片警‛工作。

他一到社区,一心扑到工作上,从熟悉人口入手,热情为群众排忧解难,逐渐地取得了大家的信任。

孙某是社区‚两劳‛释放人员,妻子与他离了婚,身体状况又不好,家庭老小生计无源,生活绝望。

他得知情况后,迅速上门了解详情,做疏导工作,帮其及时申办低保,使之绝处逢生。

为使孙能在社会上堂堂正正地做人,他又根据其会财会管理的专长,多方联系为他找到了一份工作,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人。

2009年春节前,他又给特困户张某某、许某某、高某某和刑满释放帮教人员李某某家中送去了米、面、油,让这些特困户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浓浓的警民鱼水情。

2006年初,他接管北稍门东社区时间不长,了解到刑满释放人员XXX经常欺压百姓,作恶多端,群众敢怒不敢言。

他暗下决心,要依法惩治这个恶魔,把失去的民心夺回来,还群众一个安全和谐的社区。

2007年12月的一天,他以调查一起简单的治安案件为由,将其‚请‛进了派出所。

开始了艰难的调查取证工作。

在300多个艰辛取证的日子里,他顶着巨大压力,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常加班加点,放弃节假日拼命工作,即使刚忙了一天正常工作,有时听到一个信息,他就立即出发,找人,找线索。

跑酸了双腿,说破了嘴皮子,在冰天雪地里吃尽了闭门羹。

但他毫无怨言,好不容易挖掘出XXX在2003年至2007年12月的8起犯罪事实:敲诈勒索2起、侵占他人住宅2起、妨碍公务、抢劫、危害公共安全、寻衅滋事殴打他人等。

终于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为辖区群众祛除恶患,平民愤,保安宁,营造和谐社区,做出了突出贡献。

模范军队转业干部谢平伟同志简要事迹谢平伟同志2004年7月从正团职领导干部转业到西安旅游集团任投资策划部经理。

《中国人才─转业军官》、《时代人物》等媒体介绍了他的事迹。

该同志在部队荣立三等功7次,荣获空军‚四有青年‛、‚陕西优秀青年‛、‚陕西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还是第八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第七、九届陕西省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

这些荣誉和经历,在同期西安市部队转业干部综合测评中得分位列前茅。

根据政策,可自由选择好单位当公务员,但他毅然申请去当时经营亏损的西旅集团,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该同志到新成立的集团投资策划部任经理后,在他的建议和策划组织下,2004年10月,《西安旅游》报创刊,首任社长,开辟了‚平伟专栏‛,搭起了与员工广泛交流的桥梁。

该专栏已累计发稿40余篇,近10万字,在万余名员工中引起了较大反响,正式拉开了西旅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序幕。

2005年,《西安旅游集团VI手册》正式施行;2006年,完成了集团重点企业商标的重新设计和注册;2007年,《西旅集团品牌形象管理执行手册(暂行)》、‚西旅集团企业形象标识牌‛正式启用,同年,《企业文化手册初稿》完成策划设计。

西旅文化产业公司和西旅创意远景旅游产业公司相继成立,《西旅〃吃喝玩乐》DM杂志创刊发行。

他结合集团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积极协助集团旗下‚西安饭庄‛、‚老孙家‛等百年老字号企业,在各种媒体上加大宣传力度,策划完成了《西旅集团老字号历史文化、趣闻轶事汇编》、《西旅集团老字号企业与名人》等十余万字的文案,文化力正在形成西旅的企业发展力。

该同志带领团队积极策划并推动了集团发展进程中的多项重大行动。

2004年,秦岭野生动物园建成开园。

即全力协助动物园策划了‚猩猩戒烟‛、‚小象公主征名‛、‚大金刚‛等一系列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主题活动,如今的野生动物园已步入全国三强。

2006年,围绕集团董事长提出的‚振兴西安大旅游‛的发展理念,先后向集团提报了《西旅集团战略发展规划(讨论稿)》、《打造山水西安旅游品牌》、《大汉上林苑项目总体概念规划建议书》、《西旅品牌和企业形象塑造行动方案》、《如何发挥旅游企业在大关中经济圈中的作用》、《实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相关建议》、《秦岭北麓旅游资源整体开发策划》等方案,得到了集团领导的支持和认可,在社会上也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2006年他加入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2007年,通过考试取得了国家高级策划师的资格;2008年开始担任陕西青年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

五年来,西旅集团发展壮大,屡创佳绩,凝聚着以谢平伟为主任的投资策划部的一份智慧和汗水。

2004年,集团经营收入3亿元,新增利润4500万元,一举甩掉了亏损的帽子。

2004至2007年,集团年均经营收入6.4亿元,年均利润4200多万元,总资产规模由2003年的7.9亿元增长到近23亿元;集团也由最初的单一化经营实现了向‚多元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格局的成功转型;形成了以‚传承文脉、点化山水,鉴古开今、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旅游服务企业之一,评估‚西旅‛目前的品牌价值已达到20亿元。

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王振峰同志简要事迹王振峰同志2003年由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转业后,把个人的理想标定在党的需要上,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和素质,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主择业。

经过大量的调研和紧张的策划筹备,于2004年4月正式创办了西安机电信息技术学院,现为该院院长。

学院先后被评为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办学先进单位,已跻身全国民办职业院校前列。

目前,学院占地500亩,在校学生近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本人先后被评为西安市十大创业明星、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陕西省劳动模范。

该同志以对学生、对社会负责为永恒使命,时刻把培育一流人才作为第一追求。

他以社会需求为牵引,科学设臵急需专业。

先后到省内外有关企业、工厂和兄弟院校进行认真调研,多次召开专家教授座谈会进行充分论证,开设了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加工技术、印刷技术与工艺等20多个特色品牌专业。

他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先后从第四军医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0所知名院校高薪聘请了30名专家教授来院任教。

在现有的300余名教师中,60%拥有中高给专业技术职称,40%具备研究生学历,一体化教师占50%。

2005年,与德国博世职业学院结为国际姊妺学校。

他着眼长远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每逢‚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都举办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的高尚情怀。

组织学生为烈士陵园扫墓、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他采取有效措施,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先后投资了2000多万元购买了印刷机、数控机床、汽车实验台等400余套件设备,所有专业建成了相配套的一流实习实训中心。

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在杭州、上海等8个城市设立了就业办事处,为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全时段的指导和服务。

与上海龙工、浙江众泰等50余家著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打通了学生就业渠道,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在民办院校中一直保持领先。

该同志对党忠诚、为党分忧,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创办学院以来,他制定了军队(武警)、劳模子女入学的优惠办法:凡军队(武警)烈士子女入学,学费全免;老红军老八路直系后代、革命伤残军人子女入学免一年学费。

截止目前,已有300多名符合条件的学生入学,累计减免300余万元。

200年,由我发起成立了西安市军队转业自主择业干部创业促进会,为广大自主择业干部创业、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平台。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当天,他迅速了解灾区学生家族受灾情况,及时给予安慰和心理疏导,当场为20名学生每人发了1000元救济金,每人减免了2000元学费,并决定当年面向灾区免费招收100名学生。

他还发出了‚西安市自主择业军官救助灾区儿童在行动‛的倡议,筹集了10万元资金,为受灾严重的陕西略阳县郭镇中心小学捐建了一个计算机网络教室,捐赠了部分办公设备和器材。

模范军队转业干部董云平同志简要事迹董云平同志,2003年从二炮某部政治部副主任岗位自主择业,2006年4月担任尧头村党支部书记,始终保持本色作奉献,真情服务干实事,一心一意谋发展,把一个干群紧张、派系复杂、债台高筑的乱村子,逐步建设成为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文明村‛,先后被县乡两级表彰为‚通村油路‛、‚工作落实‛和‚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去年被陕西省评为‚一村一品示范村‛,实现了一名转业军官新的人生价值。

面对人心涣散的尧头村,毅然挑起‚村官‛这副担子,培育新风聚人气。

董云平2003年自主择业回县城建了房、买了车,在一家建筑公司当预算员,过着衣食无忧的舒适生活。

可老家尧头村由于村干部在收取农业税、煤矿开采补偿费分配等方面处事不公,干群关系逐步恶化,村里273户人家,逐渐分成了三个派系,打架斗殴、骂街撒泼、上访告状时常发生,2002年3月份,100多名村民代表集体到县上请愿,罢免了原任村支书。

县乡干部提起尧头村就直‚摇头‛,13名老党员想请在部队当过领导、在村里没有瓜葛的董云平回村主持支部工作,维护村子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当亲朋好友得知这个情况后,都劝他别‚傻冒‛了,放着好好的清福不享,去当什么村支书。

说实在话,刚刚转业好不容易把家安定下来,他也有些不舍。

但想到自己是共产党员、是转业军官,就应该保持本色讲奉献,村民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选择。

于是,他说服爱人、辞去工作,毅然回到了村里,很快主持改选了村支部委员会,建立健全了党支部工作制度,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很快形成了‚战斗堡垒‛。

接着,根据村情和群众意见,他借鉴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经验,倡导开展‚文明户‛评选活动;建立文化活动中心,组织村民跳交谊舞、唱卡拉OK;引导村民读好书、走正路、做好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