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新思考

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新思考

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新思考
研究生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主要参与者,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决定了学生工作的成功与否。

本文对目前研究生辅导员的研究进行梳理,提出当前研究生队伍建设的新思路,以更好促进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也更好促进学生工作的开展。

标签: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调查研究
学生工作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随着高校培养层次的不断提高,研究生日渐成为各高校学生的生力军。

因此,研究生的管理工作将日渐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个好的老师造就一个好的学校,一个好的辅导员造就一批学生的未来。

各高校对辅导员工作也越来越重视。

我国较早的学生工作都是集中在思政工作方面,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具体表现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规范和政治观念的培育和宣传。

而这一内容也就成为辅导员这一岗位的中心内容。

一、当前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现状
在长期的高校管理工作中,辅导员一直是以兼职的方式存在的,通常是由年轻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外承担这一工作,所以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的重要环节,并未实现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

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民办高校的迅速发展,辅导员开始成为专门的管理岗位,辅导员也开始走上职业化和专业化的道路。

于是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辅导员这一学生工作第一线的工作岗位,对辅导员的专业性质,工作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

有来自辅导员第一线的大批研究者从工作的实际出发来对辅导员工作原则和工作方面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徐静英,2006;柯东贤,2011;李继林,2008)。

也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来探讨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唐晓红(2003)提出班主任要加强心理辅导员的角色意识与能力;张秋曼(1998)提出根据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落实辅导员的职责和工作方法。

杨继平、顾倩(2004)、罗涤、李华(2007)和马林海等(2011)将胜任力理论引入辅导员选聘机制和辅导员管理能力培养的内容之中。

李双贵(2009)分析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的构成。

以上研究都对辅导员的能力组成和工作方法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探讨。

随着对辅导员工作研究的深入,有学者对辅导员工作进行了更为系统的研究,卢吉超(2005)对社会转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进行了研究。

甘祝军(2006)的研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胜任的特征。

更有学者系统得提出了高等学校辅导员的培训教程(杨振斌、冯刚,2006)。

随着辅导员工作内容的丰富,对辅导员的评价体系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徐飒(2009)对高校辅导员的绩效考评体系进行了研究,郭一红(2009)也分析了我国高校辅导员的绩效考评体系,韩锋(2011)对高校辅导员的绩效评价模式的现状和路径进行了探讨。

更有学者对学习型高校辅导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陈清华,2007;董琳,2012)。

随着辅导员队伍的成长,很多学者开始运用调查分析等方式对辅导员这一高校管理队伍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付中联(2007)对河南省的高校辅导员队伍
建设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调查提出辅导员队伍既缺乏合理的梯队建设,也缺乏行业规范,专业背景的多元化更使得辅导员在专业化道路上任务艰巨。

王民中(2007)对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参加过培训的比例较高,但培训方式较为单一,培训时间较短。

受调查者认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咨询与辅导、突发应急处理能力是被普遍认为最需要培训的内容。

刘亚兰(2007)调查了西南大学学生对辅导员形象认知进行了调查,王勇智(2008)调查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多数的辅导员认为辅导员不安心、不专职、不专心是影响辅导员专业化的主要原因,过半数的辅导员认为“用非所学、学非所用”是专业化发展的主要矛盾。

张功江沈红(2009)在众多对高校辅导员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分析,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进行了考察。

正是基于科学的调查,因此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才具有真正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研究生辅导员作为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现在逐渐为各高校所认识。

各高校开始成立研究生工作部等研究生管理部门,来统一组织部署研究生管理工作。

因此研究生辅导员作为辅导员队伍的一股新兴力量,也开始进入研究的视野。

孟美娟(2006)讨论了从本科生辅导员到研究生辅导员的角色转变与定位。

刘刚、赵世伟(2011)讨论了研究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及其实现途径。

蒋连霞、梁锦霞(2008)对当前研究生辅导员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唐玉红、范朝兵(2008)和朱偃(2011)探讨了研究生辅导员在心里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孔丽丹(2008)、张欢(2006)对高校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但由于现在辅导员尤其是研究生辅导员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对于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研专业化建设方面的关注较少,尤其是建立在调查基础上的研究更是缺乏。

二、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鉴于对目前学界,对于研究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的相对缺乏,笔者提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思路。

对于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研究应首先立足于对现状的调查和了解,以调查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对高等学校的研究生辅导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找到现阶段研究生辅导员在队伍建设和专业化培养方面的问题,以提出有效的对策。

调查的内容将包括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培训内容、工作方式、薪酬待遇等方面,以期有针对性地调查面临的问题。

因为首先立足于调查,通过对研究生辅导员队伍进行调查来获取研究生辅导员在专业化建设中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问题,具有现实性。

其次研究生辅导员是辅导员队伍中的新的主力军,对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和这一工作的研究还很缺乏。

几次可以对这一研究范畴进行细致的研究。

调查研究需深入分析,并逐步实施,设计调查问卷—组织调查并回收问卷—统计并分析问卷—总结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

同时以调查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进行。

此研究有利于系统全面的对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及专业化建设进行一次调查,得出我们现在工作中的优势及不足。

重点是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将为我们整体的研究生工作提供参考。

难点也在于此,调查的进行将是我们研究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秋曼.高校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特点与政治辅导员的职责和工作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
[2]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柯东贤.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