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玻璃钢浸胶过程中常遇问题与解决

玻璃钢浸胶过程中常遇问题与解决

常见玻璃钢裱糊问题及解决
裱糊是裱糊成型的重要工序,必须精心操作。

裱糊工具是毛刷,刮板或胶辊。

先在模具上涂上一层树脂胶液,接着铺放一层玻璃布,用刮刀或胶辊排出气泡,使胶液浸渍纤维,含胶量均匀分布,玻璃布能紧密贴合。

排除气泡时应从布的一端向另一端有秩序的依次排除,或从布的中间向两边依次排除。

赶气泡必须沿布的经向进行,这对于单向布尤为重要。

否则会使已铺好的布受到牵动,甚至产生皱褶。

每层裱糊后应晾置一段时间,使溶剂挥发至挥发物含量为4%~6%左右,以免在固化过程中在制品中形成许多气泡。

裱糊操作看起来很简单,但操作者的素质对制品的质量影响很大。

裱糊时要求快速,准确,严格控制含胶量,排除全部气泡,最外层要平整。

上下两面的最外二层布应多涂一些胶,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介绍说,裱糊完后在表面覆盖一张玻璃纸、PVC 薄膜或PE薄膜,并刮平、赶走气泡。

其作用是能使制品表面光亮,在加压固化时起隔离作用,使固化过程中制品表面不被污染、吸潮。

裱糊时应特别注意:玻璃布铺叠顺序及方向切不可弄错。

应事先按铺层设计把玻璃布摞好。

接缝必须错开。

一次配胶量和用布量必须同时用完。

裱糊成型时,环境温度和模具温度对胶液的使用期、裱糊操作和固化影响极大。

对室温固化体系的影响更甚。

温度高,使用
期短。

温度低,黏度大,不好操作。

温度以15~25℃为宜。

应注意模具温度要与车间温度一致。

车间湿度大会影响环氧胶液的固化,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5%以下。

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称,裱糊成型中常发生的缺陷、原因及解决措施如下:
1、制品中气泡多
(1)树脂胶液黏度太大,混合时搅进的气泡不易逸出。

应适当增加溶剂,提高环境温度,注意搅料方法。

(2)增强材料选择不当。

玻璃布密度过大,宜选用易浸胶的品种。

(3)裱糊过程中溶剂未充分挥发。

应注意各层的晾置时间。

(4)裱糊时没有压紧密,气泡未排净。

应增强责任心。

(5)固化制度选择不当。

加热过早,加压过小或过迟。

2、流胶太多,局部缺胶
(1)胶液黏度太小。

应减少溶剂,适当添加触变剂。

(2)胶液不均,应搅拌均匀。

(3)固化剂用量不足。

(4)固化制度不当。

加热过早,升温太快,加压过小或过迟。

3、固化不完全,制品发软,强度低,表面发黏
(1)配方设计错误,或称量错误,或胶液不均匀。

(2)吸水严重或操作环境湿度过大(>80%)。

(3)固化温度过低。

4、制品分层
(1)玻璃布受潮、污染或石蜡型玻璃布未经脱蜡处理。

玻璃布应预先处理。

(2)配胶液时称量错误。

工作应认真、细心。

(3)裱糊时玻璃布铺放不紧密,气泡过多。

应增强责任心。

(4)流胶过多,树脂含量不足。

按上述流胶太多的解决办法处理。

(5)固化制度选择不当,固化不完全,强度低。

应调整固化制度,严格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