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教程的革新及发展

政治经济学教程的革新及发展

政治经济学教程的革新及发展
一、对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认识
针对无用论的观点,很多学者指出,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是科学的,是能够有效解决现实问题的。

很多西方经济学无法解决的问题,政治经济学都可以解决。

也就是说,政治经济学是万能的。

产生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

所以,中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列主义的思想。

20世纪80年代接受过正规经济学教育的大学生,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各所高校的中坚力量。

他们受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把政治经济学作为圣经来读,好多学者对马克思的理论烂熟于心,倒背如流。

受到这部分学者的影响,他们的学生同样继承了这样的观点,很多经济问题的出现都寄希望于政治经济学,寄希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今的中国经济建设提出指导意见。

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有的问题
不论是万能论还是无用论的思想,都是站不住脚的。

持有任何一种思想的教师,都难免在讲授政治经济学过程中影响学生的理论学习。

恩格斯以前说过“:人们在生产和交换时所处的条件,各个国家各不相同。

因此,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对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都是一样的……谁要想把火地岛的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英国的政治经济学置于同一规律之下,那么,除了最陈腐的老生常谈以外,他显然不能揭示出任何东西。

”所以说,对教师来说,持有一种准确的思想尤为重要。

本文认为政治经济学具有自身的特点,通过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分析,揭示了隐藏在商品背后的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在对经济危机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准确预测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周期性和历史必然性。

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商业资本理论、生息资本和利息理论、地租理论等对中国的经济建设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是十分科学的“,马克思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问题,分析了资本主义
制度的产生及其内在发展过程和这些发展会怎样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
崩溃。

尽管存有某些缺点,马克思的理论结构和方法论的确有着巨大
的力量和生命力。


研究方法的科学并不代表学科自身的科学,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带有
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对其盲目崇拜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所以说,我们
应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持有这种指导思想,才能找出自身教学过程中存有的问题。

当今,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
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理论与实践脱节
政治经济学之所以得不到学生的欢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理论与实践
严重脱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容过于陈旧、体系有待
完善。

政治经济学方面的教材可谓琳琅满目,但是,内容大同小异,
基本上趋于相同,都是来源于马克思的《资本论》,而且其研究的对
象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内容过于陈旧。

二是缺乏指导性。

因为马
克思所处的时代具有特殊性,其研究偏向于经济规律等理论的探讨,
而对市场经济现象缺乏应有的解释。

所以说,要提升政治经济学的教
学效果,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以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必须使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针对性。

(二)教学方式单调
政治经济学偏重的是基本理论的讲解,很少涉及到案例分析。

因为政
治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很多老师片面地认为,很难采用现代化的授课
方式,还是以老师讲授为主。

目前,很多老师采用了“满堂灌”的授
课方式,学生和老师之间几乎没有互动,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这种授课方式必然形成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
上课而上课的尴尬局面。

所以,必须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目标含糊不清
在讲授任何一门课程之前,都必须首先明确教学目标。

《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基本要求》中非常明确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和现状,认清资本主义经济实质及其在当代的新特征,懂得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规律,认识借鉴资本主义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的意义,坚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从这个要求中可以看出,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个目标的重要性,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才会有针对性。

很多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偏离了这个目标,从而形成了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的错误认识。

三、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指导性,必须对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作者将提出针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以科学思想为指导
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之前,必须首先让学生了解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和存有的问题,避免学生形成绝对化的思想,要敢于用批判的眼光看待马克思经济学理论。

作者认为明确承认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存有的问题,不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价值的否定,而是让学生们更加科学地认识理论,并且学会利用理论去思考和分析现实问题。

其次,准确区分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主张用西方经济学代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主张是极其错误的,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西方经济学并不能为我们提供解决方法,而这些问题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体地位。

(二)以教学方法的改进为依托
“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必须改进。

大学的课堂应该是一个知识更新、思想碰撞的场所,我们应彻底摈弃保守陈旧的教学理念和单调的教学
方式,这种理念和教学方式只能使大学成为一个没有批判性、缺乏创
造性的堡垒。

所以说,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进多媒体教
学法和案例分析法。

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培
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现代化的高科
技轻松地理解和掌握那些难度大、内容抽象的知识。

同时,多媒体教
学也弥补了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的缺陷,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也学会了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案例分析法可以更加直观地向学生
展示经济理论的作用,政治经济学中很多理论都可以采用现在的案例
进行有针对的研究,比如剩余价值理论,当今很多企业就是通过绝对
延长或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式获取利润的。

这种案例分析法既
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又可以让学生真实地了解企业的运行方式。

在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指导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将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提升。

(三)以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为保障
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的重要性地位不容置疑。

为了避免知识的
枯燥和乏味,教师必须生动形象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生动形象的
教学方式是建立在自身科研能力深厚、知识面广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说,教师应想法设法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授课能力,我们可以采取
以下措施,第一,以教改项目为抓手。

作者打算以《政治经济学课程
教学改革》为题目,申请河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这对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学深度的提升有帮助。

第二,以最新研究成果为支撑。

教师应
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改革环节,充分体现教学内容体系的
时代性和前沿性。

作者一直研究并在高层次期刊上发表研究马克思和
恩格斯的经济思想的论文,以期在讲授政治经济学课程中,把课本知
识和理论现实结合起来,给学生以启发。

第三,以教师与学生交流方
式的改进为依托。

为了培养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作者会让学生运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尝试解决面临的经济问题,并和
学生深入探讨解决方案。

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规范,还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政治经济学教程的革新及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