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4:无效的法律行为★第二部分法律行为【学习提示】本考点建议结合可撤销的法律行为进行学习,区分属于哪一种类型。
1. 种类:( 1)因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 2)因意思表示: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注意】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示例】甲、乙达成买卖设备的协议,而事实上双方关系很好,甲实则是将设备赠与给了乙。
( 3)因标的: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苏苏提示】违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会导致无效,但违反管理性强制性规定不会导致无效。
② 违背公序良俗;③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补充】《合同法》中关于“无效合同”的其他规定①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②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禁止经营规定。
2.后果:( 1)效力:①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②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 2)法律后果:①恢复原状:a.原物返还、折价补偿;b.恶意串通时,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返还第三人。
②赔偿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
如果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谁错谁赔【例题·判断题】( 2019年)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法院宣告其无效时起失去法律约束力。
()【答案】×【解析】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例题·单选题】( 2009年改)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无效合同的是()。
A. 违反国家限制经营规定而订立的合同B. 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合同C.显失公平的合同D. 违反公序良俗的合同【答案】 C【解析】选项 C:属于可撤销合同。
考点 5:可撤销的法律行为★★★【学习提示】重点需要结合示例把握对行为效力的界定;撤销权的行使也属于易考点,识记型题目和运用型题目均有考核的可能。
一、种类1.重大误解: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并造成较大损失。
【苏苏提示】不包括对动机的误解。
2.显失公平: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导致在合同成立时权利义务显著失衡。
3.欺诈:( 1)欺诈: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2)第三方欺诈 +相对人知情: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
4.胁迫:( 1)胁迫:一方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2)第三方胁迫: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例题·单选题】(行为的是()。
2018年)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可撤销民事法律A. 李某误以为赵某的镀金表为纯金表而花高价购买B. 陈某受王某胁迫与其签订房屋租赁合同C. 刘某超越代理权以甲公司的名义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D. 孙某受蔡某欺诈与其签订买卖合同【答案】 C【解析】选项 A: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属于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
选项 B: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选项 C:属于无权代理,合同效力待定。
选项 D: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例题·多选题】(()。
2018年)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属于无效法律行为的有A.张某以高于市场价 30%的价格将房屋出售给李某B.宋某以泄露王某隐私为由,胁迫王某以超低价将祖传古董卖给自己C.甲公司代理人刘某与乙公司负责人串通,以甲公司名义向乙公司购买质次价高的商品D.6 周岁的王某将自己的电话手表赠与赵某【答案】 CD【解析】选项 A:属于有效法律行为。
选项 B:属于一方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选项 C:属于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无效法律行为。
选项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无效法律行为。
二、特征1.效果:( 1)选择权:可撤销,可继续有效;( 2)撤销前:在撤销前已经生效;D: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 3)撤销后:一经撤销,自行为开始时无效。
2.撤销权的行使:类型行使人行使期间行使途径欺诈受欺诈方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 1年内(同时满足)行为发生之日起5 年内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法院、仲裁机关不告不理)显失公平受损害方重大误解行为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3个月内胁迫受胁迫方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 1年内【示例】背景资料: 2017年 1月 1日,甲售给乙玉石,号称真货,实为假货。
乙 2020年 2月 1 日知道上当。
什么合同?可撤销合同不撤销可以吗?可以,继续有效谁申请撤销?乙申请,法院不能主动干预【例题·判断题】( 2018年)对于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重大误解的当事人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 3个月内行使撤销权。
()【答案】√【例题·多选题】 2019年 3月 1日,苏某在某网站上购买了一部手机,商家宣传该手机为国行全新正品手机。
2019年 4月 20日,苏某拆封后发现该手机为返修机,便与商家协商退货。
商家再三推诿,而苏某由于工作繁忙,直至 2020年 4月 1日方才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该合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苏某的请求法院不予支持B.法院可主动对该合同的撤销进行干预C.该合同在撤销前已经生效,未经撤销,其效力不消灭D.该合同应当在行为发生之日起一年内进行撤销【答案】 ABD【解析】选项 AD:受欺诈方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可以行使撤销权。
本题中,苏某 2020年 4月 1日行使撤销权,据 2019年 4月 20日知道撤销事由不足 1年,苏某的请求法院应予支持。
选项 B:可撤销法律行为的撤销由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法院不主动干预。
选项C:可撤销法律行为被撤销前,其效力已经发生,未经撤销,其效力不消灭。
考点 6: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第五章)★★【学习提示】最重要的是把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效力的界定。
1. 行为能力欠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行为效力:( 2)效力待定情况下涉及的权利:行使人权利具体操作法定代理人追认权■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该合同无效任何相对人催告权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视为拒绝追认善意相对人撤销权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以通知方式撤销的权利【苏苏总结】行为能力对行为效力的影响(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法定代理人代理有效无行为能力独立行使无效限制行为能力法定代理人代理;纯获益;与年龄、智力、精神状况相适应有效其余情况效力待定完全行为能力所有情况有效2. 代理能力欠缺(无权代理):被代理人追认:行为转为有效被代理人拒绝追认、善意相对人撤销:行为转为无效责任被代理人承担责任善意相对人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新增)恶意相对人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新增)【注意】处分能力有欠缺(无权处分):物权的归属效力待定,但无权处分的合同为有效合同。
【苏苏总结】效力瑕疵情形的总结表【例题·单选题】( 2019年) 11周岁的张某未事先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将其价值 3000元的学习机赠送给同学李某。
该赠与的效力为()。
A. 可撤销B. 有效C.无效D. 效力待定【答案】 D【解析】 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出自己的行为能力范围与他人订立的合同,为效力待定合同。
【例题·单选题】( 2019年)王某 13周岁生日时,爷爷送其价值 1万元的电脑一台,奶奶送其价值 50元的棒球帽一顶。
同年某天,王某未事先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将其电脑与棒球帽分别赠送给同班同学。
下列关于王某行为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赠送棒球帽的行为效力待定B. 受赠棒球帽的行为有效C.赠送电脑的行为无效D.受赠电脑的行为效力待定【答案】 B【解析】 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选项 A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与其年龄、智力或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非纯获利益、非与其行为能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
选项 B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例题·单选题】( 2017年)吴某与考上重点中学的 12岁外甥孙某约定,将其收藏的一幅名画赠与孙某。
下列关于吴某与孙某之间赠与合同效力的表述中,符合合同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A. 合同无效,因为孙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B. 合同效力待定,因为吴某可以随时撤销赠与C. 合同有效,因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孙某可以签订纯获利益的合同D. 合同效力待定,孙某的法定代理人有权在一个月内追认【答案】 C【解析】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例题·单选题】(2014年)16岁的小林参加中学生科技创意大赛,其作品“厨房定时器”获得组委会奖励。
张某对此非常感兴趣,现场支付给小林 5万元,买下该作品的制作方法。
下列关于该合同效力的表述中,符合合同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A. 该合同可撤销,因小林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B.该合同无效,因小林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该合同有效,因该合同对小林而言是纯获利益的D.该合同效力待定,因需由小林的法定代理人决定是否追认【答案】 D【解析】 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出自己的行为能力范围与他人订立的合同,为效力待定合同。
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是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在本题中,由于买卖作品的制作方法并不是纯获利益的合同,所以合同是效力待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