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系统护理技巧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系统护理技巧

2012年第13期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3-0165-02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系统护理技巧吴月玲*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系统护理技巧,提高护理水平以提供更好更满意的服务。

方法:选取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头皮静脉输液小儿共896例为分析对象,按入院时间将其分成实验护理组(486例)和常规对照组(410例),对两组输液质量、故障及满意度分析。

结果:实验护理组输液治疗优于常规对照组,且故障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满意情况实验护理组也比常规对照组好。

结论:加强基础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对保证患者安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静脉滴注;输液故障;系统护理技巧;护理措施;护理水平*贵州省黔东南黎平县人民医院(573000)2012年5月6日收稿输液(IV fluid)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也有人称其为打吊针,是指由静脉滴注向病人体内输入大剂量(单次大于100ml)注射液的治疗方法。

在儿科,输液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因此也是儿科最重要的护理内容之一,杜绝输液故障对确保小儿安全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小儿共896例为分析对象,探讨系统护理技巧以提高护理水平。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及来源: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小儿共896例,其中男小儿455例,女小儿441例;新生儿37例,30d ~180d 小儿179例,大于6个月的小儿680例。

1.2分组办法:将2011年2月~2011年8月期间收治410例作为常规对照组,2011年8月~2012年2月收治486例作为实验护理组。

1.3护理方法:常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办法护理,实验护理组采用系统护理办法进行护理,对小儿各项资料指标进行详细记录,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4分析指标:输液的畅通程度;针头情况;输液故障发生率;问卷调查(小儿亲属或监护人填写)对输液的满意度。

1.5问卷调查情况:共印刷关于输液满意度调查问卷1000份,发放896份,收回896份,有效率100%。

1.6统计学应用:采用统计学统计软件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检验。

2系统护理护理技巧2.1交流技巧:交流对象包括小儿和小儿家长,护理人员从表情、态度和语言(一般语言与肢体语言结合)全方位进行交流。

这样的交流不但可使小儿及其监护人相信医护人员,主观配合输液工作,还有利于增加小儿对医护人员的亲近感,从而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让家长或监护人员放心。

与其它护理相同,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护理的心理护理是相当重要,对让小儿保持良好的心态有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2.2头皮静脉的选择:准确选择动脉和静脉,血管的选择要求直以利于固定。

2岁以下的小儿额静脉为输液的首选静脉[1],选择时要避免在骨隆突处和血管弯处。

2.3穿刺技巧:穿刺通常选用指压法,尽可能避免拍打法,指压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小儿的恐惧心理,令外,对肥胖、水肿、脱水、危重衰竭、缺氧青紫小儿及新生儿应让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操作。

2.4固定技巧:头皮静脉固定是影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穿刺成功后须及时在针柄下方垫一无菌棉球(防止固定针柄针头上翘穿破血管),选用V 型胶布固定针柄,U 型胶布逆时针方向环绕软管固定于针柄上[2]。

2.5宣传教育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受到输液速度限制,输液时间较长,家长或监护人的配合是输液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因而宣传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可小视。

在宣传教育中要注意宣教方法,杜绝教训式的宣教方式,宣教人员语言应科学,语气须和蔼,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宣教内容应包括如何保持患儿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患儿哭闹走动时的安全措施、保持输液速度技巧等[3]。

2.6密切观察小儿输液过程中须加强巡视,可采取随时观察与定时巡视相结合巡查办法,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科学处理,严防输液故障发生。

3结果3.1不组资料中实验护理组和常规对照组小儿输液故障可满意度情况见表1。

表1本组小儿输液故障可满意度情况统计分析注: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值小于0.01)。

3.2本组资料中,输液故障的发生率常规对照组为41.96%,实验护理组为5.89%;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得出对输液护理满意率常规护理组为66.96%,实验护理组为97.12%。

分析可知,小儿通过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系统护理能有效降低了输液过程中故障的发生。

4讨论4.1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护理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常规护理通常情况下比较重于研究如何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但却没对穿刺成功后该如何保证输液通畅、如何有效防止输液故障进行充分的研究,导致输液故障频频发生,对病人的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一旦发生输液故障,就必须重复穿刺,这不但增加了小儿痛苦和医务工作量,还可能造成小儿的恐惧心理,应尽可能的避免输液故障发生。

4.2在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护理护理技巧中,心理护理尤为重要,一定程度上说,对进行头皮静脉输液小儿的心理护理的重要分组小儿数滴入不畅针头受阻针头刺破抓曳掉故障发生率n满意情率%n %n %n %n%常规对照组48621 2.3415 1.67677.48738.1541.9666.96实验护理组41070.7840.4511 1.2350.56 5.8997.12165内蒙古中医药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3-0166-02艾灸减轻股肿疼痛的治疗与护理体会袁玲*关键词:艾灸;股肿;治疗;护理;体会*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475001)2012年4月12日收稿程度较成年人同样情况意义更大。

小儿年少不知事,对其友好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对医护人员的接受程度。

友好的言辞和行行为,对消除其心理恐惧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1]李柳婵.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20):652.[2]刘秀华,赵华宇,代宏慧.250例患儿输液心理护理分析[J].吉林医学,2011,(09):199.[3]张爱芳.小儿头皮静脉褚液针改良固定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2(23).96.股肿多因营血瘀滞于阴脉,脉络痹阻不通,水津外溢或先天不足、气滞血瘀、阳气不能下达所致,其病变多侵犯下肢血管,以下肢肿胀疼痛,皮色发白,肢体增粗为主要表现的脉管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下肢血栓性深静脉炎。

此病疼痛常是病人难以忍受的主要症状,而持续疼痛又可导致血管痉挛,从而加重血瘀和形成新的血栓。

为减轻病人疼痛,现选取80例股肿病人采用艾灸方法,即对病人穴位进行艾灸,以温经通络、驱寒除湿,达到通则痛减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病人共80例,均为男性,年龄22岁~40岁,平均30.5岁;病程1年~13年,按国际认可的疼痛尺为标准、其中4级疼痛病人46例,5级疼痛病人26例,6级疼痛病人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情、部位、疼痛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治疗方法1.2.1分组治疗两组基本治疗方法相同,观察组用艾条灸下肢穴位,对照组按医嘱常规口服强痛定,每天4次。

观察疗程为2个疗程。

1.2.2操作方法:观察组以足三里、三阴交、涌泉、血海为主穴。

以阴陵泉和阳陵泉为配穴。

选用以艾叶为主体的药用艾条。

评估患者症状、体征、及心理状况,施灸部位的皮肤情况,对温度的敏感性。

将患肢放于舒适体位。

腿下放一软枕,使其舒适,免于疲劳,便于固定,以达灸穴准确。

取温和灸,手持艾条,点燃一端,对准灸穴,距皮肤2cm-3cm 进行熏烤。

每次每穴灸15min ~20min ,每天2次,15天为1个疗程。

在施灸过程中,密切观察灸穴皮肤颜色,或用术者手的食指、中指置于施灸部位,测试皮肤温度,防止灼伤皮肤,并随时弹去艾灰,以防艾火脱落烫伤病人和衣物,艾灸过程中不断询问患者的感受,调整施灸的距离。

艾灸前后1h ~2h 不宜进食冷饮。

1.3护理1.3.1股肿病人病程长,临床症状明显,思想压力较大,故护理人员首先要做好病人的思想疏导工作,告知若情志失调、思虑过度,可加重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延长病程。

1.3.2患者明显畏寒,受寒则疼痛更甚,所以室湿应较一般为高。

以24-26℃为宜,并应注意局部保暖,多加衣被。

1.3.3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甚至出现小水泡,告知病人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若水泡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1.3.4慢性重症患者长期卧床,应注意定时更换体位,将罹患关节保持功能位置,在疼痛缓解后,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以免肌肉萎缩或关节畸形,并应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发生压疮。

1.3.5中药应温热服,并注意服药后的反应。

1.3.6饮食宜温热,忌生冷。

可多用姜椒等温热性调料,以助热散寒。

酒类性热,又能通经活络,可酌情选用。

1.4观察指标及方法:记录疗程前后两组病人疼痛程度。

按疼痛尺标准计分,1级为1分,2级为2分,如此类推。

按下列公式计算出疼痛积分。

积分指数=(灸前积分一灸后积分)/灸前积分×100%1.5疗效标:准痊愈为疼痛基本消失,积分指数>95%;显效为疼痛明显减轻,积分指数为95%~80%;有效为疼痛减轻,积分指数为79%~50%;无效为疼痛无缓解,积分指数<50%。

2结果2.11个疗程后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1个疗程后两组疗效比较备注两组疗效比较,U =1.259,P >0.052.22个疗程后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2个疗程后两组疗效比较备注两组疗效比较,U =2.017,P <0.053讨论股肿病人因病程长,易反复,又长期受肿胀、疼痛折磨,迫切期望有极好的止痛药以减轻疼痛,故造成长期服用止痛药。

艾灸是利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的燃烧,借助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氢脂质明显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是一种有效并适用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

清代吴仪洛在《草丛新卷三·艾》中说:“艾叶苦辛,性温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元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

”。

这些充分说明艾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驱寒组别例数痊愈(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观察组4001815733(76.67)对照组4015141129(63.33)组别例数痊愈(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观察组4002216238(93.33)对照组401715832(73.33)16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