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篇一: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刘温恭 (通化县富江乡学校)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即"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躯体疾病或残缺,而是要在生 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好的状态。

"要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整体素质,不 可忽视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一、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1.厌学心理。

厌学 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学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 常逃学或旷课。

有厌学倾向的学生,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一方面他们认为学习成绩好坏对自 己未来发展和理想实现并无多大关系,另一方面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低下,把自己看成学习上的 失败者,常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活动,不愿意做作业,不认真听讲,只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压 力下勉强学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恐惧或厌恶。

2.考试焦虑心理。

表现为害怕考 试考不好,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影响自己的前途,也担心受到家长的责骂,因此出现 考试焦虑的心理 3.学习压力。

虽然学习压力并不是心理问题的唯一原因,对于某些类型的心 理问题来说,可能也与学习压力无关,而是由其他方面的压力所诱发的,但很多时候都把原因 归结于学习压力。

对于教师而言,对于学习压力的性质、类型、影响要有明确、科学的认识, 并掌握一些有效减压的方法和策略。

4.挫折压力。

具有挫折感的有些个体会表现出一定的攻 击性,能引起自尊心的降低,出现自卑、敏感、焦虑抑郁、闭锁等反应。

或者以特殊的行为方 式逃避,如酗酒、上成瘾等,或者出现情感冷漠,产生自杀倾向。

二、解决对策 面对中小学 生诸多的心理问题, 应如何解决呢?我主要从家庭、 学校角度来探讨,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 家庭层面 1.要形成优良的家风。

优良的家庭氛围是家风形成的基础, ()是培养孩子正直、 诚实、友爱、善良、宽厚的保证,这样才能形成孩子健康的人格。

2.不能过分娇惯和溺爱孩 子,要真正关心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什么,真正需要什么,帮助孩子走 出心理困境, 使孩子健康成长。

3.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家长不要对子女的期望过高, 一次成绩的失误不代表孩子成绩永远不好,因此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应给予安慰和鼓励, 而不是责骂。

4.要形成稳定的家庭关系,父母因感情不和吵架或发生婚变,都会对孩子的身 心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正确对待婚姻,好好抚养自己的孩子。

(二)学校层面 1.开 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学校一定要把心理健康课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排入课表,选配专兼职 教师任教。

2.办好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3.建立中小学生心理档案,准确地掌握 和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现状,进而为学校的科学管理提供 心理学依据,这样有助于学校对中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4.广泛宣传。

学校要充分利用板报、广播站、班队会、手抄报等形式广泛开展心理素质 教育活动, 让中小学生学会疏导和调节自身情绪, 培养良好个性品质, 锻炼心理能力。

可见, 引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应针对不同的个体,分析其心理问题的 成因,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做到"对症下药",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境, 使之健康成长。

1 / 8参考文献; 曼丽琴。

浅谈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 (08)。

篇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矫正对策 刘薇 摘要:由于独特的求学道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彷徨失落,因此导致了 种种困惑和消极情绪,心理不适现象也普遍存在。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常见的 心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矫正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矫正对策 笔者在职业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多年,接触了大量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

在 多年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中,发现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身上一系列最常见、最突出的行 为表现。

在学业方面:厌学情绪比较严重,上课扰乱课堂秩序、睡觉、看课外书、逃课。

在人 际交往方面:以自我为中心,不主动与人交往,与人起冲突后易怨恨对方,并伺机报复。

在纪 律方面: 不遵守校纪校规, 打架斗殴、 破坏公物、 偷小摸、 赌博等。

学生身上的这些行为表现, 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最大难题。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学生的行为问题进行分析,以便对学 生的行为进行矫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当前职业学校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由于独特的求学道路,职业学校的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彷徨失落,因此导致了种种困惑和 消极情绪,心理不适现象也普遍存在。

当前职业学校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 个方面: (一)学习心理问题 职业学校的学生最普遍、 最常见、 最突出的学习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学习 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学习焦虑等现象。

部分学生由学不 好到不愿学,厌学情绪非常强烈。

具体表现为上课经常迟到、旷课、睡觉、玩手机,考试作弊 现象较为严重。

(二)个性心理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卑心理较强,这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 个性面貌。

主要表现为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社会适应能力较弱,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损 害,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

狭隘、妒忌、暴躁、敌对、依赖、孤僻、抑郁、怯懦、神经质、 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三)人际心理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自我封闭,不愿意与人打交道;集 体观念比较淡漠, 凡事以我为中心, 自我主义倾向严重。

如不少学生遇事多从自己的角度考虑, 总希望别人和周围环境顺着自己;希望他人接纳自己,自己却不善于接纳他人;希望他人尊重 自己,而又缺少尊重他人的心态。

一些学生偏重于“人机”对话式的网上人际交往,有一种“特 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自我约束力不足和道德自律意识不强,使得人际关系更 加冷漠,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产生严重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四)青春期性心理问 2 / 8题 随着生理上的日趋成熟,性生理上的剧烈变化,会给学生带来所谓的 “青春期骚动”和强 烈的“性困扰”,产生不少性心理问题。

如 “早恋”现象日益普遍,但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恋 爱观往往不是很明确。

有些学生是因生活空虚,为打发寂寞的日子才恋爱的,很容易导致其它 问题的出现。

特别是有些失恋的学生往往处于敌意、苦闷、 自卑等“亚情绪”之中,特别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又如,有许多学生过度关注自我形象,总 在为自己体相的不如意而烦恼。

(五)择业心理问题 择业就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项重要抉择,伴随着这种抉择而来的往往 是兴奋、紧张、忧虑混杂于一体的矛盾心态。

具体表现为一些学生担心自己学历低,专业技能 水平低, 畏惧“毕业就是下岗”, 对前途担忧, 对未来没有信心, 有的职校生甚至为此寝食不安; 还有的职校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没兴趣,自己又没有措施转变现实,整天心绪不宁、唉声叹 气、愁眉苦脸;有些学生为所学的热门专业所困,盼望找到有社会地位、体面轻松、收入高待 遇好的理想就业岗位。

二、学生心理问题的矫正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他们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 熟过渡阶段,其心理具有可变性、可塑性、过渡性、动荡性等特点。

因此只要有的放矢地加以 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重新确立人生目标 应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评价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与 长处、缺点与不足。

悦纳自己,抛弃自卑与失落情绪,恢复自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帮 助学生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能力、志向、兴趣重新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学生入 学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专业信息,尤其要注意突出专业领域的发展空间,使 他们看到大有发展的未来。

学校可以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优势,结合专 业特点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并参与社会实践,或者请已经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专题报 告会,或将各种媒体上出现的与专业相关的素材作针对性的点评和举办专题讲座。

使学生 尽快了解并熟悉本专业概况,对专业产生强烈兴趣和求知欲。

帮助他们把自己定位于技能人才 的位置上,努力成长为新一代的技术工人,走一条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 成长之路。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大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 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在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

班级可以根据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开展集体活动。

如各种球类比赛、主题演讲、主题讨 论会、主题班会、学习、生活类评比活动、知识竞赛、辩论会、唱歌比赛等。

这些寓教于乐的 活动在使学生增强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也能使他们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在不经意间加强 与同学和老师间的交流与沟通,心理得到净化,受到感染。

(三)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重心理辅导与咨询。

中等职业学校要把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作为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3 / 8来抓。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合自身的实际和学生接受能力,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的基础 知识, 让学生了解自身主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等。

提高学生自我认识、 自我调控的能力; 设立心理咨询室,通过个别咨询、书信咨询、心理信箱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 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惑;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聘请心理学 专家做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认识。

如在青春期性教育方面,可邀请心理学专家,开设专题讲 座,进行生理知识,性知识辅导,培养良好的性道德,让同学们感到“性”不再神秘,也不必“谈 性色变”。

(四)重视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面对当今社会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等职业学校 要积极开展就业指导。

引导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在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专业、特长、能 力的基础上,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引导学 生利用各种实践活动, 熟悉社会、 体验社会、 体验职业,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职业观、 创业观,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增强迎接职业挑战的信心,提高适 应社会的能力,学会应对压力与挫折,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