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鱼礁概述PPT课件
科学的管理,使资源量增大,有计划且高效率地进行渔获。
海洋牧场模 式图
16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海洋牧场结构图
17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海洋牧场实例图
18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海洋牧场效果图
19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20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21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⑥ 嗅觉、味觉效果
付着生物分泌的有机物 饵料生物分泌的有机物 同种及近缘种鱼类产生的有机物
9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产卵保护 人工生息场 海洋牧场
10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枪乌贼产卵保护礁
11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人工生息场
12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人工生息场
13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人工生息场
34
人工鱼礁的设置条件
④ 其他条件
保全性(国土、海洋、水产资源、生态系、景观、历史) 安全性(天灾、人为、人命、设施、生物) 观念性(超长期) 持续性(鱼礁设施、渔场环境) 地域性(地域产业) 经济性(投资额、耐用年限) 机能性(渔场设施、生态系保全设施) 公益性(渔业者、地域居民) 发展性(鱼礁事业) 可行性(技术、资金、制度、材料、施工等) 简易性(较简单、不过于复杂) 泛用性(作为海洋构造物多用的目的)
(2)洄游在鱼礁周围的鱼类与鱼礁形状、大小的关系
对于栖息在鱼礁内的鱼类,鱼礁的形状对其无大影响,但单体 礁和群体礁的空间大小对其有影响; 单体礁的空间不宜过大,中间结构越复杂集鱼效果越好; 鱼礁高度不宜过高,3m左右为宜。从集鱼效果来看,增大鱼 礁的高度不如增大鱼礁的面积。பைடு நூலகம்
7
人工鱼礁的集鱼功能
3 鱼礁的集鱼理论
(1)鱼的本能
鱼礁是鱼类隐蔽的场所、休息的场所、逃避敌害的场 所。
(2)诱引刺激
① 饵料效果 ② 阴影效果 ③ 涡流效果 ④ 视觉刺激效果
8
人工鱼礁的集鱼功能
3 鱼礁的集鱼理论
(2)诱引刺激
⑤ 音响效果 由潮流引起的震动音 由涡流引起的水分子变动 付着生物发出的声音 鱼贝类(饵料)发出的声音 同种及近缘种在鱼礁附近的摄饵、捕食音
35
人工鱼礁的设置条件 1 设置海域环境要求
(2)地形和水深 ① 地形条件
海底接近平坦的地形; 以增殖渔获为目的较宽广的地形 尽量远离天然礁渔场(凸地形), 接近近海深沟凹地形,生物密度较 小且未形成渔场的水域; 等深线流畅的地形; 等深线虽有隆起,但水团或地貌被 分为2个的地形; 海底坡度平缓的地形; 投放鱼礁后地形变化相对较大的地 形。
33
人工鱼礁的设置条件
③ 社会条件
要求得到该海域关系者的同意; 能够理顺与渔业除外的权力、法律、制度的关系; 能够理顺渔业内部的各种关系,特别是具有直接或 间接利害关系之间; 投放鱼礁的社会效益,明确受益范围或增大资源或 改善水域环境; 不仅要明确行政区域,还要明确管理的内容和范围; 要考虑扩大其渔场时的一些限制条件。
3
人工鱼礁的种类
1 按照材料分类
(1)石头鱼礁
(6)旧车体鱼礁
(2)钢筋混凝土鱼礁(7)木竹制鱼礁
(3)钢制鱼礁
(8)工程塑料、
(4)旧轮胎鱼礁 礁
玻璃钢鱼
(5)沉船鱼礁
(9)陶管鱼礁
4
人工鱼礁的种类
2 按照功能分类
(1)产卵保护礁 (3)集鱼礁 (2)幼鱼保护礁 (4)渔获管理礁
3 按照设置水层分类
Ⅲ型鱼类:洄游于中上层水域或 大洋水域,中上层及大洋性 鱼类。如竹夹鱼、鲐鱼、鰤 鱼、金枪鱼、鲣鱼等。
6
人工鱼礁的集鱼功能 2 鱼礁的形状、结构、规格和鱼种的关系
(1)中上层鱼类与鱼礁形状、大小的关系
人工鱼礁与天然礁集鱼效果不同,人工鱼礁越高越好,而天然 礁越宽越好; 单体礁和群体礁越大集鱼效果越好; 鱼礁的形状对中上层鱼类的集鱼效果并不重要; 鱼礁的设置水深在40m以上,鱼礁越高诱集效果越好,40m以 下时,鱼礁的高度为1-2m和3-4m的诱集效果没有显著的差别。
人工鱼礁概述
1
人工鱼礁
定义:人工长时间设置在某一固定 水域的、使鱼类聚集或洄游于该 水域的一种设施。
功能:集鱼、改善水域环境、保护 水产资源、渔获管理
2
人工鱼礁
一、人工鱼礁的种类 二、人工鱼礁的集鱼功能 三、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四、人工鱼礁的设置条件 五、人工鱼礁的材料、构造、设计与施工
32
人工鱼礁的设置条件
1 设置海域环境要求
(1)一般条件 ① 水域环境条件
选择适应对象生物各生长阶段的水域环境。
② 生产条件(具备能够进行安全生产且高效率渔获的生产环境条件)
有利于渔业者在鱼礁渔场进行生产; 距离渔港较近; 容易找到渔场; 与其他渔场(天然礁、人工鱼礁)密切相关,可进行计划作业; 具有一定的规模,能容纳一定的生产船只及一定规模的渔具; 易于使用各种渔具生产; 风、波、潮流较小,能进行安全生产,渔获时间长; 往返航路安全; 易于锚泊; 通讯无干扰。
22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23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24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25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26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27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28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29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30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31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下沉式鱼礁(底鱼礁)、浮鱼礁
4 按照构造分类
正六面体、四面体、圆筒、角形、 台形、组合形
5
人工鱼礁的集鱼功能
1 鱼礁和鱼类的位置关系
Ⅰ型鱼类:使身体的大部分或一 部分接触鱼礁,一般具有较 强的趋触性。如鳗鱼、鲆鲽、 六线鱼、鲉科鱼类等。
Ⅱ型鱼类:身体不接触鱼礁,但 栖息或洄游在设置鱼礁水域, 多属岩礁性鱼类。如石鲷、 马面鲀、七斑石斑鱼等。
14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人工生息场
15
人工鱼礁作为增殖手段的应用
海洋牧场:是一种增养殖渔业系统。在某一海域内,建设适应水产 资源生物的人工生息场,采用增殖放流和移植放流的方法将生物种 苗经过中间育成或人工驯化后放流入海,利用海洋自然生产力和微 量投饵育成,并采用先进的鱼群控制技术和环境监控技术对其进行
36
人工鱼礁的设置条件
1 设置海域环境要求
(2)地形和水深 ② 水深条件
增殖型鱼礁的配置水深30m以内较适宜; 渔获型鱼礁的配置水深130m以内较适宜,大部分设置水深 20-40m。 水深的选择要考虑鱼种、渔具渔法、鱼礁施工与管理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