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区域
经济全球化
总结:区域三大特征的关系: 整体性是区域的基本属性,没有整体性也就没有 差异性,没有差异性就无所谓开放性。区域的整体 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不仅各个区域间普 遍存在着差异性,而且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这 种差异性是进一步进行区域划分的基础,也是开放 性形成的基础。
其联系可用下图表示:
D)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解析 甲国大部分处于60°W~70°W、0°~10°N,说明该 国位于南美洲北部。
读图,完成2~4题。 2.甲、乙两地所在国家的农业区分别是( D ) A.两河流域 恒河沿岸及三角洲 B.印度河平原 顿河流域 C.密西西比平原 亚马孙平原 D.尼罗河沿岸 墨累—达令盆地
一、区域的含义
1、定义: 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 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 分出来的。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如地形差 异、气温与降水差异) 人文地理环境差异(如语言、 宗教、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
干湿区
一定的指标(要素)
区域
1、区域的划分指标
(1)单一指标: 热量带、干湿区 综合指标: 东亚文化区 欧美文化区 东部季风区、西北 (2)自然要素: 中国三大自然区 藏高寒区 人文要素: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D.都是发达国家
题组二
区域特征分析
5.(2012· 福建文综)右图示意中国东部某
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 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 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
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
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 用效率。
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区
4、划分区域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的对区域 加以开发利用。
复习指导二: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3—5,思考下列问题:
区域的类型有哪几种?概念分别是什么?按照什
么划分的?举例说明 2分钟后检测,看谁的学习效果好!
二、区域的类型
区域类型 均质区 概 念 指那些要素 具有相似性 或相对一致 性 划 分 以某一自然 要素或人文 要素的相似 性划分 举 例
干旱半干旱区、青
2、区域的空间尺度
区域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宏观; 反之,尺度越小描述得就越具体,越详细。
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3、区域的特点
(1) 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3)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 致,区域与区域之间有明显 的差异性。
有的区域边界明确:如行政 区
3.下列区域属于功能区的是
( C
) A.方言区 B.旱作农业区 C.城市经济区 D.东亚文化区 D 4.下列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是 ( ) A.城市经济区 B.浦东新区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方言 区
品尝高考 区域图的定位 1.(2014· 新课标全国卷Ⅱ) 总部位于江苏徐 州 ( 约 34°N,117°E) 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 ( 右图 ) 价值 7.446 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 读图,甲国位于(
2、差异性
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 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3、开放性
(经济全球化)
自然要素之间、社会经济要素之间,自然与人 文要素之间都具有联系。
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
如我国东部地带与中西部地带之间的联系
1、含义 2、结果 : 使整个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影响因素: 科学技术(推进器) 国际贸易(表现) 跨国公司(主力和载体) 国家政策(保障)
均质自然区:地 形区、干湿区、 温度带、 均质人文区: 方言区 农业 区、人口密度区
功能区
由区域的 指那些功能 上紧密相连, 中心与它 所吸引或 具有某些方 城市经济 辐射的范 面的相关性 区 围组成 或内在联系 判决以下区域是属于均质区还是功能区 的区域
中国主要的工业基地
辽中南 京津唐 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
2、差异性
(农业的差异、传统民居的差异)
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 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区域内部
求大同存小异
任何区域 内部都具 有相对一 致性,是 否内部就 没有差异 性?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农业差异、民居差异)
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5.(2012· 福建文综)右图示意中国东部
(3)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 原因。
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
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 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 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 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 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解析
审题时特别注意是“新兴服务业”,服务
业属于第三产业,具有耗费资源、能源少的特点, 需要通达程度高的信息网络、先进的科技水平和 广阔的市场做保障。从新兴服务业的区位需求出 发,结合长江三角洲的具体情况作出回答。 答案 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海 陆空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水平高,高校多, 高素质人才多;占用土地等资源少,能耗低,污 染小。
功能区
功能区
功能区
均质区
均质区
复习指导三: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5—8,思考下列问 题: 1、区域的特征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语言叙 述其含义并举例说明? 2、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它是哪一个特征的 表现?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4分钟后检测,看谁的学习效果好!
一、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答案
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
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
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2)据表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 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
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 不利影响: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物
各类用地比重减小。
5、①方言区是单一指标还是综合指标?是按 自然要素还是人文要素划分的? 单一指标、人文要素 ②方言区有无明确的区位特征?方言区界线明 确吗?
有明确的区位特征、无明确的界线 ③方言区是均质区还是功能区? 均质区
重点背诵
1、区域的含义?区域的划分指标并举例?
2、区域空间尺度有大有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认识区域
复习目标:
1.结合实例,掌握区域的概念。 2.了解不同类型的区域及其划分依据。 3.结合实例,理解区域具有的一般特征 并会举例。
复习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2-5,思考下列问题:
1、区域的含义?区域的划分指标并举例? 2、区域空间尺度有大有小,那么区域的空间尺度对区域特 点描述的影响? 3、区域的特点?区域是否有明确的界线?划分的目的? 3分钟后,比一比看哪个组的同学学习效率高,自学能力 强。
3. 甲、乙两地所在国家,在自然地理特征
方面相似的是(
C
)
A.都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B.都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
航运要道上
C.境内热带荒漠面积都比较大
D.边境都有一条纵贯南北、流量
丰富的大河
4.关于甲、乙两地所在国家经济特征
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都有矿产资源
B.旅游业都发达
C.本国最长河沿岸都有主要农业区
课堂小结
一、区域的含义 二、区域的类型 三、区域的特征 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
基础检测
1.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A ) ①热量带 ②干湿区 ③我国三大自然区 ④文化区 A.① ② B.② ③ C.② ④ D.③ ④ C 2.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C.区域没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 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青藏高原)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不利交通
多高山
多冰川
多大河源 头 太阳辐射强、日 照长、日温差大
气温低、无霜期短
“高”“寒”
高寒草原耐寒牲畜
适宜温凉作物生 长、产量高 河谷低地农业区、 居民区
高寒牧业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表 1991年和2008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解析 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一般把握地形
类型及分布、地势特征和海岸线三个方面。
地形类型及分布和地势特征根据图中的等高 线特征可以直接读出,而对海岸线特征的描 述属于本题的特殊之处,从图中看出,南北 海岸线的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间尺度对区域特点描述的影响? 3、区域的特点?区域是否有明确的界线? 4、区域的类型有哪几种?概念分别是什么? 按照什么划分的?举例说明
5、区域的特征有哪些?其含义是什么?举例说 明
作业
1、区域的特点?
2、区域的特征有哪些?举例说明
课后反思
1、本节课还是讲的太多,不敢放手给学生,总是 怕学生不理解不会,还要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课 堂上尽可能多的给学生留有时间进行知识的巩固和 落实。 2、本节课没有利用小组,不能调动小组之间的竞 争和合作,今后要利用好小组。 3、课件中区域的划分目的序号排错,调整过来。 4、课堂上,还要注意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